又到月圓中秋時的作文
篇一:
又到月圓中秋時,在外奔波的人們紛紛碌碌地奔向自己的家,與家人共賞那一圓圓的月亮。
月亮寄托了許多人世間深眷的情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達了游子思念故鄉的強烈的意愿。月亮牽引著回家的路,使在外奔波的游子不忘遠在家鄉的親人,始終惦念著那份深深的親情。不論是現代還是古代,以月亮來表達自己思念親人的情感已經屢見不鮮。有一句話說得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身在異鄉畢竟不如自己家里來的實在,過得舒坦,就像余光中先生所說“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又到月圓中秋時,在外奔波的人們無論如何都要回家看看,和家人團聚一番,那樸實的情感,使他們不忘初衷,不忘家的味道。即使是因為身處在某些崗位,無法跟親人團聚,他們也不忘打個電話,傾訴一下埋藏在心底的話語。
他們晚上觀賞著灑滿銀輝的月亮,仿佛看到了遠方的家人……奶奶迷信神,當然對嫦娥姐姐也不怠慢,每年的中秋節都要在門前的寬敞地放置一張桌子,桌子上擺上一些水果,包的糖餅,菜餅,的掌餅更是首當其沖地拿來敬奉遠在天邊的嫦娥姐姐。在桌子的中央,放著一個大香爐,上面插上三炷香,祈福禱告一番,然后我們一家子就圍著天上的月亮磕頭,我爸媽他們雖然不怎么信,但也由衷的有些敬畏,所以他們磕頭的時候很虔誠。讓嫦娥姐姐“吃”好“喝”好后,我們就聚在一塊吃開了。我最喜歡的還是奶奶包的韭菜餅,鮮香可口,吃得有滋有味的。而月餅呢,我也喜歡吃,不過吃著就膩味了,感覺很干。爸爸媽媽在盤算著最近的營銷,奶奶在附和幫著出謀劃策,我呢則滿不在乎的看著他們的吃相,看著想笑呢。
終于,憋不住笑了出來,嘴里的全噴到了他們臉上了,他們好吃好喝的勁頭都被我攪合了,多虧我機靈,嬌聲嬌氣的說“誰叫你們不理我的……”爸爸哈哈大笑起來,繼而都笑了!
到現在我才感覺,再文縐縐的文字,再華麗的話語,也代表不了藏于心間,流露于表的親情;親情其實很樸實,很簡單,就像這月亮,潔白無瑕,和和睦睦!
篇二:
今天是中秋節,大清早的就有好多人來到了我的家里,我想到了每年的什么節日姑姑就會帶著表妹表弟來到我家。以前我到了吃飯才回家,其余時間都在和表妹表弟玩,可這個中秋節我覺的自己長大了,不能再玩了,這個中秋節我想幫大人一起做月餅。
我的表弟表妹來到了我家里,他們找我去院子里玩,我對他們說:“我不去了,我要幫奶奶他們坐月餅!如果你們要去玩就去吧。”表妹說:“月餅要則么做啊?”表弟說:”我只吃過月餅,不知道月餅怎么做。“我說:”其實我也沒有做過月餅,如果你們想做的話就跟我一起來!”表弟表妹立刻答應了。
我們來到了廚房,看見奶奶正在制作餡料,我們問奶奶做月餅怎么做,奶奶說:”要先制作餡料,紅豆提前涼水泡發,放入蒸鍋蒸制40分鐘蒸熟爛后取出打碎,打碎的紅豆在加上袋裝的紅豆沙,原料拌勻后使用。低筋面,植物油,糖漿,枧水,老抽,香油,放在一起進行揉面皮。拿面做皮,把面揉成薄薄的圓形餅皮。拿餡料揉成圓球裝,然后再把餅皮包上餡料開始慢慢的捏面皮,讓餅皮最終把餡料全部包住。然后把揉好的圓球月餅放入月餅模具定型,最后擠壓出來成型。把制作成型的月餅放入烤箱烘焙即可。“
我們按照奶奶說的方法去做,當然在途中也出了不少問題,比如,有一些面皮太薄會破,餡沒打碎,有一些烤焦了等。
終于到了我最期待的那個夜晚——中秋之夜。晚上,我們坐在陽臺上,邊看著圓月,邊吃著我自己做的月餅,我感到了今天和平常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