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見聞小學生作文
清明節見聞小學生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個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沉浸在悲傷之中。雖都是叫清明節,但意義卻不相同。今天不光為自己的親人而悲傷,還為革命烈士們、風雪戰士們,為3.14那些無辜的老百姓。
在我還沒出生時,死神便奪去了我奶奶的生命,直到現在,我還不知奶奶的模樣呢!在我九歲那年,我又再一次失去了爺爺。看到別人與爺爺奶奶一起談笑風生時,我是多么羨慕他們呀!可我卻不能了。趁著清明節我們去祭拜了我的爺爺奶奶。
今天,我們那些快樂的生活是怎么來的?中國的和平與繁榮富強又是怎么來的?是革命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以前,媽媽告訴我,紅領巾是戰士們用鮮血染紅的。當時,我并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現在,我知道了,烈士們為了祖國浴血奮戰,我仿佛看到了他們英勇作戰的場面。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去表達我那一片真摯的誠意。
去年,我國南方迎來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吞沒了許多生命。三月份,拉薩有一些搗亂份子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見店就燒。有人走在街上好好的,突然來了暴徒,如閃電般把人殺害了;有人在店里,暴徒扔進了氣油彈,許多人被活活燒死,共計死了十八人。清明節的雨特大,老天爺大概也在同情這些老百姓,憎恨破壞分子吧!
清明節見聞小學生作文
清明節,在我國是流傳幾千年的節日。全國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來過清明節,我的家鄉——新昌也有與眾不同的方式來過節,現在就讓我來講講吧!
清明節前的幾天,大人們就開始忙了起來,準備打清明麻糍,這是新昌特有的食品,是將糯米蒸熟后放在石臼里,用大榔頭打爛,里面包著豆沙餡,做成長長的一條。味道軟軟的,甜甜的,可好吃 了!這可是我們新昌人祭奠祖先的必備品呢。除了這個,通常還會準備一些必備物品:有紙錢、香蠟燭等。
到了清明節那天,大人們很早就忙開了,還上街買祭奠的飯菜,這幾樣是我們新昌少不了的:有酒、肉、魚、綠豆芽、豆腐、豆腐干……然后把它燒好放進碗里。
出發了,我們把必備的東西放入籃子里。拿著籃子向祖墳走去,到了墳地,我們有的拿著刀在割雜草;有的在打掃地面;我們小孩則在一邊快樂的玩。最后,放好飯菜,點燃香,我們開始祭奠自己 的祖先了,大人們擺好準備的祭奠飯菜,開始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們新昌的祭奠程序是:先拜山神后拜自己的祖先。祭拜完后,我們等一會兒后,就要燒紙錢。燒完后,我們把飯菜放入籃子里回家了。 臨走前,都要放鞭炮,所以清明節天天能聽到鞭炮的響聲。放完后,我們就打道回府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是我們新昌人重要的一個節日。更是我們懷念親人、增進親情、踏青郊游的好日子。
清明節見聞小學生作文
今天是清明節,幸好沒有下雨,我們一家人去竹溪掃墓。竹溪在嵊州的西北部,與諸暨市毗鄰。竹溪是奶奶的娘家,我們為曾外祖父、曾外祖母去掃墓。
一路上,只見車來人往,比往常熱鬧,大多是到鄉下去掃墓的。
車到浦橋,只見公路兩邊的山坡上到處都是桃花紅,李花白,紅白相蚋,風景這邊獨好。浦橋盛產各種水果,是嵊州的“水果之鄉”,看來今年浦橋水果又是豐收年。
車到崇仁,田野上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大地像鋪上了一層綠地毯。青春的麥苗正在拔節;那金黃的油菜花,銀白的蘿卜花,紫紅的草子花,把田野畫成一幅絢麗多彩的水彩畫。蝴蝶在花間翩翩飛舞,蜜蜂為采蜜而忙忙碌碌。
車到竹溪,山村被群山環抱,空氣格外清新甜潤,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山巒連綿起伏,滿山青松翠竹,郁郁蔥蔥。山上許多竹筍破土而出,村民們肩扛鋤頭,背著竹籃,興高采烈地在掘筍。
從浦橋到竹溪,公路兩邊的村莊都建起了一座座三、四層高新房子,不亞于城里的別墅,呈現一番新農村的新景象。爺爺說:“這幾年,改革開放使農民富起來了,新房子越建越多,越來越漂亮,農村和城市沒有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