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見聞小學作文
清明節見聞小學作文1
清明節前下了一場大雨,整個世界像洗了個澡。太陽分外明亮,天空分外湛藍,空氣分外清新,樹木分外翠綠,花朵分外鮮艷。
我們來到烈士陵園。那里已經有很多人,有的在敬獻花圈,有的在參觀烈士事跡,表情都非常嚴肅。我們也把采來的鮮花獻在烈士碑下,表示我們對烈士的敬意。爺爺給我說:“荊門有五千多位烈士,其中還有你太太的舅舅(張葆仁)和姨父(葉云)。”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爺爺還給我講了很多有關清明節的典故,可惜我年紀太小有些聽不懂。只記住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祭祀節日,清明節是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我還能背出二十四節氣了。
同學們,你們看我請明節過得怎么樣?有意義吧!
清明節見聞小學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古人的詩句把清明時節人們的心情及氣候寫得入木三分。今年學校就安排我們六年級七個班的學生去慈城祭掃烈士墓。老師讓我們每人都手工做一朵白花,去敬獻給烈士。我回家忙乎了二個多小時也沒做出個樣來,最后只能厚著臉皮請教媽媽,終于把兩條美侖美奐的白花做成了,還帶著兩片綠葉,新鮮的宛若沐浴在春風里帶著露珠的真花。慈城在我印象中只有年糕,雖然知道離市區不遠,但卻從沒去過,只知道媽媽買年糕時總挑慈城的買。究竟那里有什么風景?還有烈士們的感人事跡是怎樣的呢?帶著大大的問號,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迫不及待的我們經過一路的顛簸終于到了慈城。故城的早晨籠罩在陽光下特別耀眼,古樸典雅的象是中國畫……
祭掃烈士墓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烈士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以前我寫祭掃烈士墓活動,都喜歡用一些“懷著沉痛的心情”、“對烈士無比崇敬”等句子,這次我實在不想用這些句子了,因為我看到大家在烈士墓前嘻嘻哈哈;有的同學還不住地埋怨:用了好大的力氣跑到這兒,也沒玩一玩;有的同學還玩起了拍手游戲;更有甚者,在向烈士默哀時,有的同學竟然哈哈大笑……
回到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同學們在烈士墓前的那份沉痛和崇敬到那兒去了呢?我想:我們這些小學生,現在的生活都十分美好,平時吃穿不愁,大部分人是要什么有什么,誰也不會想起那段硝煙彌漫的歷史,誰也不去問這美好的生活的怎么得來的,又是如何的來之不易。加上平時對我們的革命歷史教育也不是太多,我們平時看電視專挑“神奇寶貝”、“奧特曼”等動畫片看,對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了解得很少,對烈士們并沒有情真意切的感情,在烈士墓前怎么會沉痛和崇敬呢?
這就是我今日的一點感受。
清明節見聞小學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又到了,人們為死去的親人燒紙錢,在墳前擺上水果,祭拜親人和革命烈士。通過這樣的活動,寄托對遠去的親人思念。
在北京,祭拜革命烈士的人數不勝數。如不是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我們也不會過上如此安逸的生活。人們買了一束束菊花,放在革命烈士墳前,樹上系滿了黃紙條,那一張張紙條,寫滿人們對另一個世界親人的思念。我們要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做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清明節這日,天陰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