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三篇
篇一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大家早早的起了床,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臉蛋紅紅的,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就是紅色的,真就是一片春機盎然的景致啊!
不一會兒,大家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臺階一級一級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就是一片屬于先烈的寶地。這里可真壯美啊!圖案上,有雄鷹在展翅飛翔,有猛虎在林間咆哮,還有白鯨在海中穿梭。這些王中王,不正就是這些先烈的化身嗎?都說現在的人最喜歡破壞公物,可我卻沒有看到人為的跡象,這不正說明大家熱愛祖國,崇敬烈士嗎?如果沒有這些先烈的犧牲,哪能得到今天這安穩的日子?哪能守衛得住大家的國土?在這兒,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這兒凝視,拔草擦去眼中的淚花。就是啊,他們畢竟就是經歷過流浪不平的日子,畢竟對烈士,對祖國的感情,絲毫不亞于在溫室里長大的大家……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的速度走向富強。
篇二
雨紛紛清明已經過去,未見幾許斷腸人,倒就是借問酒家何所有的不在少數。麻醉著神經,損傷著肝腎。嘉陵江邊,游船幾許燈光燦爛。燈下那一杯杯冒著熱氣的綠玉,不時幾個星子閃進去。茶溶在水里邊,唾液溶在茶里。縱然茶葉再名貴,也不過就是茶與唾液的混和物。自然沒什么味道。
江對岸,紅軍紀念館燈火輝煌。再襯上“閬苑仙境“四個大字,確有一番韻味。但清明節仍無幾人上去緬懷先烈,似乎他們的鮮血造就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抑或只就是裝飾了那一雙雙早已飽受光污染的眼。
古城里,衣著暴露的女人到處留下倩影,全然不顧自己那水桶腰或羅圈腿。不用問,那就是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閬中不就是小氣的麗江或周莊,道寬樓高倒使她們顯的嬌小了幾分。
這街愈走愈黑,到了漢桓侯祠燈也學會了戛然而止。本來就就是古墓。門前又新挖一口“古井“就怕嚇不死人。唉,真為閬中中學的美女們擔心。
夜深了,閬中中學還傳來許許書聲。原來校方又在和全國人民作對,可憐的同學們,你們什么時候才能體會到中國早已解放?這樣補課,腦細胞死傷無數,本可以考北大的也只有考個渣渣了。
城里到處都就是祭奠后的灰燼。低頭看看冥鈔面值,多以百萬計數。若先人地下有收,一日收獲無數億,這冥間貨幣恐怕也要貶值。不過看著這一個個“孝男孝女“,我倒想起一句老話“活著不孝死了孝,瞎鬧!“就是啊,與其這樣“孝順“,生前何必惡語相加,置于死地而后快?這般孝順也不過就是不就是“哄死人“,。也許有些人才自知罪孽深重或他(她)也成了父母。早知如此,何必當處?
篇三
清明節似乎總就是與雨分不開的。這個清明節便就是一個不下雨的雨天。
那就是周二的上午,陽光明媚的清晨絲絲柔和的光照在我迷茫的臉上美妙極了。
遠足一直走到陳輝陵園。咦?我這個長跑歷來不及格.體力超差的人怎么一點也不累?據說人沉思時不會累。那我呢?總在沉思陳輝吧?
天空中艷陽高照,可我的心卻愈來愈低沉。靜立在碑前,心想“為什么這革命烈士如此好的人,卻沒得好報呢?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臺上的那位老師還在說著,不過語速越來越慢。我想那不僅僅就是身體上的影響,而就是更深層的心理上的創傷。
回去的路上,陽光燦爛地直射我的眼,刺地我會不過神來。
驀地回頭,依稀還記得我身旁的陽光強烈而遠處那痕痕絲線般的光線卻輕輕撫摸著身旁的柳枝。柳枝剛剛長出嫩葉,但已頗為可愛。
猛然想起,“不就是不報,時機未到”。陳輝烈士的好報也許還未開始?興許報效祖國使祖國便就是他的追求.他所期望的包袋?
天空依舊萬里無云,但我心中的甘雨卻已在浸潤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