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吃的一道菜600字作文
范文一
平淡、寡味是一般人眼中的青菜淡湯,而作為我最喜愛的菜,他更是別有一番意味。
青菜淡湯,像水和青菜一支完美的舞蹈,食鹽、味精是其中小小的插曲,“叮叮咚咚”,奏出不一樣的意味。一曲終了,收尾確是鍋鏟的一陣“摻合”,致使到了盆子里,樣子就不怎么優雅了。但綠始終是綠,清始終是清,于是在水晶碗碟中,就又恢復了美麗的姿態了。
沒有辣、酸、咸那樣強烈的味覺,也沒有紅燒魚頭、糖醋排骨那般誘人的姿態,青菜淡湯就是平凡、樸素,但又在水的基礎上加上了屬于自己的鮮美與清新,所以在我的菜譜上,就略勝一籌了。不是嗎?等青菜到燒熟之時加上水,放上味精就可以出爐,不正是現代人所追求的簡約風格嗎?
我們的生活也應和淡湯一樣,“淡薄明智,寧靜致遠”,平平淡淡中擁有自己的滋味,去細細地品嘗,往往能發現其中的寶貴來,簡簡單單、明明白白,何必要做足了五味雜陳,去鬧個轟轟烈烈呢?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追求有可能的,而不是理想太遠大,到頭來還是空空一場,做一碗平淡的湯,做一個平淡的人。
行在當今社會的街上,那里找得到平淡呢?名牌、地位、金錢,真正的美好已被掩飾太多太多,曾經的樸素被稱為現在的老土,曾經的正直被稱之為現在的做作,而平淡,何以尋之?就如那魚翅、鮑魚,說是去尋鮮味,實質是攀比。勾心斗角,你來我往,社會變化了,人們也變化了。追求太多往往也會失去太多,還不如平平淡淡,做高檔的過路人,做時尚的旁觀者,做好自己,做好今天!
青菜淡湯,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滋味。
范文二
“知味聞香,停車觀味”。話說,杭州的名小吃店——知味觀,是從古至今杭州的第一道招牌。凡是到過杭州的人,就一定要嘗嘗知味觀的小吃,不然,就等于白來。而它的招牌,也是名副其實,不管什么時候,知味觀總是人滿為患,顧客上至大老板,下至農民工,人氣只得用一個字形容——旺!
我最愛吃知味觀的小吃了!知味觀小吃種類繁多,面條、粉絲、包子……可是,令我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還只有一個——知味小籠。走遍杭城,也許,只有它的最入味了。
知味小籠一籠十只,樣子美觀,價錢實惠。每一只小籠,長得都“一摸一樣”,仔細數一數,十二折,一折不少,中間還有一個小圓,樣子好看極了。十只小籠擺在具有濃郁水鄉氣息的蒸籠里,平添了幾分雅致。
知味小籠不光樣子精致,口味也真的不賴。用筷子輕輕夾起一只小籠,放入口中,嘴輕輕一咬,一股鮮鮮的汁水便射入你的口中。有些燙燙的,卻讓人還想再吸一口。待第一口湯汁下咽,便夾著肉繼續咬一口,肉肥而不膩,很有筋道,再拌著鮮香的湯汁,更是美味無比。好像肉中有汁,汁中有肉,融為一體了。再加上那薄薄的皮,不會讓小籠太單調——因為,在皮上蘸一點點醋,又是另一番風味。鮮汁中帶著些酸味……嗯,抿一口,真是太棒了!
知味小籠的絕世美味全源自于純手工制造與現蒸現賣。那一旁剛包好的鮮汁小籠,便立刻被送入蒸籠,待到二十分鐘后,濃濃的香味飄然而出,便把人們的食欲勾了出來……
面對著這個流行西餐意面的時代,在我的心中,知味小籠卻是我最喜愛的一道美食。它樸實無華,卻不乏美味。怪不得“知味聞香,停車觀味”,這么多人都迷戀于知味小籠,因為,在我們的心中,這就是一種,最喜歡的美食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