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與得800字作文
篇一:舍與得
人似乎有這么一種本性:樂于獲得而不愿舍棄。殊不知,舍與得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有舍有得的人生才能開出絢麗的花朵。
翻開歷史厚重的書頁,我輕輕屏住呼吸:舍與得的抉擇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他,曾貴為一國之君,戰敗后卻淪為奴隸。他沒有抱怨命運的不濟,忍辱偷生服侍了吳王三年,歸國后臥薪嘗膽,發憤強國,終于一雪前恥。勾踐舍去了尊貴的身份,獲得了超人的意志和國家的復興。而在物欲橫流的社會,多少官員被權勢財富蒙住了雙眼,難舍錦衣玉食,最終走向了腐敗墮落。
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音樂家之一,卻在青年時期喪失了聽覺。但這反而促使他的驚人才華涌現,創作出一曲曲不朽名作:鏗鏘的《命運》、浪漫的《月光》……貝多芬舍去了寶貴的聽覺,獲得了澎湃的創作激情。反觀當今,多少難舍順境的人在厄運和困難面前不堪一擊,有的頹喪度日,有的糊涂輕生。
當發現醫術只能拯救國人的生命而拯救不了國人的靈魂,魯迅毅然選擇了棄醫從文。他以文字為匕首,將矛頭指向罪惡的社會現實。“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的精神發揚滋長,深入人心。魯迅舍去了從醫的愿望,獲得了拯救國人靈魂的堅定信念。
當“5.12特大地震”的噩耗傳遍大江南北,全國人民悲痛萬分之際,積極支援救災:有人慷慨解囊,有人趕赴災區……萬眾一心抗災的行動體現了人性的光輝和民族的凝聚力,每個人心中增添了一份責任感、一份愛國情,“中國精神”在肆虐的地震夢魘面前筑起了一道銅墻鐵壁。人們舍去了個人的利益,他人獲得了生的希望。而有人難舍錙銖之利,斤斤計較。他們也難得一份生活的從容。
人們常說欲望可以毀掉人的一切,也可以成就一個偉人。我想,能在舍與得之間做出正確抉擇的人才能走上一條光明大道。身處凡塵鬧世,我們難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所以心中應有一桿權衡利弊的天平。可惜的是,人們往往在該舍的一端加多了砝碼,在難以取舍之際放任了機遇的流逝。
得,得到知識的光芒,得到幸福的憧憬,得到親情的浸潤,得到人性的思考,使人生更加豐盈充實。舍,舍去多余的物質,舍去奢侈的欲望,舍去心靈的負擔,舍去環境的紛擾,使人生更加輕松自由。
得是一種成長,舍是一種成熟。在舍與得之間做出正確抉擇,生命之樹才能長青。
篇二:舍與得
舍得!舍得!有了舍才有得,可剛剛我在自己所選出的對自己是最重要的五樣東西,然后再一一舍去,最后只留一個時,我卻不知為什么內心會如此平靜。
我選的五樣東西是父母、朋友、姐姐、快樂、悲傷。在第一次選擇舍與得時,我劃去了悲傷,因為我選它是不想讓我的人生太過于單調,而舍它,是不想讓自己的人生充滿哀怨,可舍去它后,我又非常糾結,有快樂無悲傷,人生照樣是單調無趣。可轉念一想,快樂能調動人的積極性,使人奮進;而悲傷只能使人沮喪,心灰意冷,使人退步。所以我還是舍去了悲傷,我想得到的只有快樂,可如此選擇真的好嗎?
第二次選擇我舍了快樂。快樂是因為有了悲傷的襯托,才顯得精神百倍,如今悲傷已不在,快樂自然也就隨之飄去,不復存在。沒有悲傷,沒有快樂,也許我的人生會變得暗淡無光,但我不在乎。因為我知道,即使它們不在,而我身邊的父母、朋友和姐姐不會離開我,我的人生還是會光芒四射的。
在第三次,我舍了朋友,得到的也許只是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切事物變得了無生趣,而我自己也只會成為孤家寡人而已。但我不后悔,朋友雖是人生道路上最美麗的風景線,相對于父母和姐姐,它更是多次多彩,五彩繽紛,可我卻舍不下心中最天然的親情。
在第四次時,我知道,二者只能選一。迫于現狀,我想舍了父母,但父母對我的恩情卻紛涌而出,涌上我心頭;想舍姐姐,但這么多年來,姐姐給予我的保護與關心更多于父母。我失控了,不知該怎么辦,淚水也要奪眶而出時,我舍了父母。很奇怪,舍去他們后,淚水自然地退了,心中的糾結也隨之消失了,仿佛從未出現過。我不明白為什么,只知道這是我從小到大心情最平靜的一次。可是舍了父母,我卻什么也得不到,也許這是代價吧!
其實我什么也沒有,根本就沒有舍與得。我的生命是父母賦予的,不是我選擇的;我的姐姐是因為我們是一母同胞,她比我先出生而已;我的朋友只是我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風景,要與不要關系根本不大;我的快樂,它也只是人生的一種顏色,有與無毫無區別;我的悲傷,只不過是自己徒增煩惱而增加的,它只不過是快樂的陪襯品罷了。
我什么都沒有,一切的一切,只是自己添加的,又怎能算得上自己的呢?既然什么都沒有,又怎么會有舍與得呢?
篇三:舍與得
蓮花因舍棄牡丹的雍容而變得高潔,彩虹因舍棄磐石的永恒而變得美麗動人,古木因舍棄盡日的繁葉而得以常青,高山因舍棄水的靈動而巍峨沉穩。大自然以它的博大昭示著人類:只有舍,才有得。
青青蓮花,錚錚傲骨你嘆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邁,你放情山水,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想像。也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zūn)空對月的向往。你舍下了物欲橫流的官場,換來了青山綠水的淡雅,換來了明鏡澄澈的湖水,換來了雄壯巍峨的高山,你的舍魚的堂我學會了釋然,學會了放開。
天有獨偶,放射性元素鐳的發現者居里夫婦為了省下更多時間在實驗室里做研究,將客廳里的沙發移走,防止客人閑聊占用他們寶貴的時間。他們舍棄了與友人聊天的歡樂,得到了幾毫克的純鐳;他們舍棄了健康,卻換來了更多癌癥病人痛苦的減輕。人生在世,拋開瑣碎的小事,經得住一時片刻的誘惑,才會心無雜念,做成大事。
而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也有一些人失策,家族涉及龍潭,洗錢,機要費,秘密外交,入殮公投,在被查出后,與妻子兒女反目,互相推卸則惡人,失去了家庭的和睦,拿了任命的前,失去了人民的信任,而現在,再多再多的錢也不能換回什么,他不能回家過年,不能用有自由,不能被人信任,甚至還會被人吐口水。
他射了太多太多的東西,得到的只有錢財,那一隊伍喲陪你過,偉人們尚不能面面俱到,更何況我等平庸之輩?靜下來想想,我們是否背包袱所累,放慢了前進的腳步?那么,別再猶豫,丟掉附庸累贅,輕裝上陣吧!擱淺的船只又丟掉船上的物品才能重新啟航,行進的隊伍只有丟掉部分行李才能全速重逢,升空的火箭只有丟掉沉重的身殼才能直上云霄。
讓我們也做個聰明的旅行家吧!將背包打點條理,以更多的空間來獲得旅途的種種體味,以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其中的精要,一路歌唱,走過一站有一站。
篇四:舍與得
古人常說: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今細細品味,才發現話語之中另有一番道理。 回首往事,十幾年的風雨春秋已成為記憶,翻開時間的舊賬,仔細查看才發現,每次舍棄之后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句熟語說得容易,又有誰能真正做得到?
又有幾人在舍與得之間作出理性的抉擇?然而多數人只在乎眼前的利益,對于即將面臨的危險視若無睹,更將他人的勸告制止不理,最后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還要賠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史玉柱,一個商業界的奇才,一位從“巨人大廈”的廢墟中走出來的巨人,重新締造了不朽的神話。當年,巨人大廈因資金周轉問題被迫停工,負債2億多的他一下子從一個身價數億的“巨富”變成了“巨負”。當他站在未完工的大廈上自殺時,卻又放棄了死的念頭,因為他知道,只要他還活著,一切都可以從頭開始。
從此他四處奔波,從腦黃金到腦白金,從公司的創立到涉足網絡游戲,一個個神話在他手中創造。在還清債務之后,又回到了商業的頂峰。 試問,如果當初一死了之,我們現在還記得這個人嗎?正是他當時的果斷,放棄了自殺,在種種壓力之下,白手起家,讓中國人從此記得了這個奇才。 在舍得之間成就一番偉業的人還有很多。比爾。蓋茨,一個帝國神話的創造者,果斷的放棄了哈佛大學的深造,而改行從商,白手起家至世界頂級富翁,他從來都不為當初的舍棄而后悔。當年紅軍在的圍追堵截中,依據毛澤東的建議,果斷地放棄大城市,轉道北上,不僅保存了紅軍骨干力量,還用二萬五千里長征創造了世界行軍史上的奇跡。如果不是當初紅軍果斷地舍棄,又怎會有后來的勝利。
然而卻總有人在舍得之間盲目地選擇。那12名登山隊員不知道只要能活下來,一切都還有機會,遺憾的是,沖動戰勝了理智,結果葬身于暴風雪中。而克洛普卻明白這個道理,不為眼前的一是成功而動心,毅然舍棄了登頂的機會,轉身下山。因為他知道,只要活著,一切可以重來。 舍與得,一個通俗卻又很難的道理,用好它,我相信,成功與幸福遲早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