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是北宋的范仲淹寫的《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岳陽樓記》之所以成為人們傳誦的千古名篇并非因為其對岳陽樓風景的描述,而是因為范仲淹借此抒發了先憂后樂、憂國憂民、心系天下民生的傳世情懷。
作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的范仲淹,他一生坎坷、屢次遭貶、幾經波折,但都沒有動搖他精忠報國、為民請命的毅然決心。他竭力主張改革,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勇于同那些政治思想腐朽的污佞作斗爭。雖然結果是被貶他鄉、身處異地,但他從來沒有后悔這樣做。因為他心系天下百姓,為民眾犧牲自己也毫無怨言。
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正不阿、心懷天下黎民百姓,為北宋帶來了政通人和、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卻屢次遭奸佞誣陷,被貶他鄉。在那樣黑暗、狡詐的逆境中,他沒有氣餒,敢于奮斗,并寫出了名垂青史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來激勵自己,勉勵自己奮發向上,為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出自這篇《岳陽樓記》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就是他一生最完美的寫照,是對他“先憂后樂”“以民為本”的最好詮釋。
他一生以天下為己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百姓憂而憂,后百姓樂而樂,就算屢次遭貶,堅難險阻、萬水千山也阻擋不住他獻身于國的忠君愛國之心。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無論何時何地,他的心里都以民生、民眾為主。是“進亦憂,退亦憂”。先天下憂前先憂,后天下樂后再樂。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已經熔鑄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已經影響了千千萬萬的民眾,已經在他們心里根深蒂固。他體恤民情、憂國憂民的精神勉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人民,這種以天下為己任、先憂后樂的高尚品質也深深地烙在人們的心中。
如果現在的官員們也像他一樣為政清廉、心懷天下百姓、憂國憂民,那人民的生活就更好了;人民的生活好了,祖國的偉大復興、繁榮倡盛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