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印作文800字九篇
人生之行悠遠,人生之路漫漫。回首人生路上,每一個不會磨滅的深深腳印都記錄著你的風風雨雨,每一個不能忘卻的足跡都銘刻著你的深深記憶,每一個不可抹去的腳步都鐫錄著你的種種情感……下面是關于腳印作文800字九篇的內容,歡迎閱讀!
【篇一:成長的腳印】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淪海”。成長的旅途何嘗不是如此?成功時的喜悅,遭遇挫折時心境的起伏與復雜,常常以深刻的教導影響自己的一生。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讓我體會到了生活的樂趣。
足跡是靠自己走出來的,即使遇到無數次的跌倒,也要艱難地爬起來,不能臨陣退縮。一次臨時的測試,我只得了個78分,雖然非常傷心,但是從中得到最大的收獲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只有平時多用心,才會有長進。用真心去體會,憑靈感去領悟,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領悟失敗的原因,吸取教訓,重新面對。
當我以優異的成績超越別人時,我無比自豪;當我落選班干部時,也會無聲地流淚;當我有能力帶領全班同學好好學習,積極向上,身感榮幸。各種處境使自己不斷地磨礪,鍛煉著自己的意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經歷了像“嚴冬”一樣的考驗,最后才能體現出苦盡甘來的品格。
記得我小的時候,和伙伴們去渠道里捉小魚小蝦,晚霞時我們都滿載而歸,這一點點“戰績”卻受到家人的稱贊。然而,一旦踏上成長的道路就必須學會懂事;再一次去嘗試,卻要受到嚴厲的斥責。原來自己已是個大孩子了,那幼稚的興趣似乎在大人的眼里是一種可愛的玩笑。成長的路途漫長又充滿挫折,若想順其自然地走下去那是不可能的。
一步一個腳印,留下了太多遐想:童年小調、校園趣事、家庭小曲、自然之林。濃濃的回憶心潮難抑,充滿神奇畫面的景物讓人浮想聯翩,刻肌刻骨的教導銘記心間。這難道不是成長的足跡嗎?雖然千難萬險,崎嶇難走,但也有著幾分絢麗的色彩,有滋有味。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體驗酸甜苦辣,直至長大成人。
時光的流逝,成長的感受更加清晰可見,而那調皮的身影卻鉆進了朦朧的霧紗。成長——獨立的自由生活,自食其力,一切都隨緣,讓我們鋪就擁有陽光與希望的成長之路……
【篇二:成長的腳印】
曾經有過的歡樂,有過的憂傷,有過的喜怒哀樂。一時之間涌上心頭。坐在月亮姐姐身邊的我,顯得那樣無憂無慮,望著那一顆顆閃亮刺眼的“星星”,伴我走入了夢鄉。
小時候,我很不愛上學,爸爸在南京XX公司上班,媽媽帶我上學。那天,碰巧下起了大雨,該上學校了,媽媽叫我起床,我極不情愿的爬出了被窩,睜眼望了望,然后又縮了回去。媽媽已經煮完飯了,見我遲遲不去吃飯,便又來看我,見我還在被窩里,大叫了一聲:“我的天哪,小祖宗,你還睡哪!”說完,便掀了我的被子。”我不起來,就不起來。“當時不知我哪來的這么大的勇氣和媽媽反犟。媽媽氣極了,隨手操起雞毛撣子,打了我幾下。外面的雨聲與我的抽泣聲混合在一起,那聲音格外刺耳……
我哭著跑進書房,關上門,打電話給爸爸,我在這頭大聲地向爸爸訴著苦,爸爸在那頭沒完沒了的哄著我,而媽媽在門口沒完沒了的敲門,眼看門就要被推開了,我哭的聲音越來越大,大聲向爸爸“求救”。爸爸告訴我,讓我把門打開,讓她接電話。
爸爸在那頭聽著媽媽講述事情的來龍去脈,媽媽說完后,媽媽把手機給我,爸爸說:“好孩子,聽媽媽的話,你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應該懂事了,媽媽這么做還不都是為了你好啊,聽話。”我點了點頭。吃完飯后,媽媽頂著風雨將我送上學。
中午放學后,我久久看不見媽媽的身影,一會兒,我心里嘀咕著說媽媽不好。大約過了二十分鐘左右吧,我坐立不安了。剛站起來,就在人群中發現了一張熟悉的面孔。我本想上前“責問”他的,可在我走上前的時候,幾行血液映入我的眼簾,原來是媽媽在來接我的路上,太急了,跌著了。我心軟了,哭著跑上前去,叫著:“媽媽”!
直到上了初中,我才懂得,我長大了,我應該為爸媽分憂了。在此,我想說:“爸媽,我愛你們!”
放掉過去的不快,現在的我已經成為一個初二的學生了。歲月不斷流失,成長的腳印留下。曾經有快樂,有悲傷,但我更喜歡童真的回憶,與那快樂的成長的腳印。
【篇三:成長的腳印作文】
在成長道路上, 我曾留下個個堅實腳印,它記錄成長的語言。回首望去,忍俊不禁,終于發現成長就是這樣悄然而至的。
幼時的我,在農村長大,因此我對農村生活的印象很深。那時祖父有一個碩大無比的花園,我常和他去那,他種地,我玩耍。這里便是我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花園里鮮花滿植,五顏六色的玫瑰競相開放,花團錦簇,令人流連忘返。
沿著小徑漫步,兩旁的奇花異草都是祖父精心培育的,枝條交疏,綠葉圓潤,每一條紋理都細致美麗,她們自信地展現自己的絕代風華。因此總是初春鮮花盛開,盛夏綠樹成陰,深秋瓜果飄香,凜冬雪白一片。每每在那,都飽了眼,填了肚。還常和祖父說以后要常帶我來。祖父也經常笑著應答著,臉上總涌現出慈祥的笑容。
一年四季,那兒的泥土上都有我自在,滿足的腳印。還有祖父粗糙的腳印,一大一小,一老一少,也著實成了花園一景。
寒冬,是最令我陶醉的季節,每逢下雪,總有玩伴來找。我們一起觀雪,那猶如春絮般的雪,宛若蘆花般的雪,更恰似蒲公英般的雪,在隨風飛,在隨風舞,在隨風笑。我們笑著,樂著,跑著,忘記了嚴寒, 那松軟的雪地上,印著的是一個個歡樂,自在的腳印。
七歲時,我第一次看大海,不禁被大海的雄壯魅力所折服,用稚嫩的眼光打量眼前——寬闊無垠的遠海上,海風勁健地走過,海濤陣陣,波濤洶涌,宛如大海奏起的深沉,雄渾的樂章。海岸邊朵朵浪花輕快優美的舞姿,好似大海開心展露出來的歡樂笑顏。我笑著,跳著,脫開父母的手,開始在柔軟的細沙上肆意奔跑。
在沙灘上,海水中我留下了無憂無慮的腳印。
回首觀望,石橋下,河道邊,沃野上……無不有我的一只只腳印, 如今回村子,仿佛還可以追溯到那些曾經的腳印。
丹麥作家列伏·尼約斯曾說:“不能緊盯過去,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做好自己,才能使未來的人生更加出彩。”我也將在這條路上,踏滿屬于我的腳印!
總想要光著腳丫,在這路上踏滿堅實的腳印。
【篇四:成長的腳印】
成長,是一個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轟轟烈烈也可以無聲無息。每一次的成長都會在你心里留下一個珍貴的腳印,把它藏在心里成為一個永不磨滅的回憶。
將時光的沙漏反轉,時間回到三年前。我忐忑不安的去考級地點考級,媽媽在我臨出門前囑咐了好久,告訴我不要緊張,彈錯音了不要緊繼續彈……
“2號,可以來考了。”考官在考場里叫著某個考生,我是第3個考,心里自然緊張。隨著悠揚的琴聲,2號考完了,我不安的坐著,等著考官叫到我。“三號,快點來。”我猛的站起來,匆匆走進考場,連休息時坐的椅子翻了都毫不知情。進了考場,坐下來,開始彈奏。不知道為什么那些本來彈得滾瓜爛熟的曲子一下子忘了一干二凈,那一刻我不知道為什么什么都記不起來了,是因為緊張還是沒有掌握。從鋼琴的反光上,我似乎看到了考官有點皺著眉頭。我明白,我失敗了。幾分鐘后,考官揮揮手和我說:“可以了,下去吧。”然后接著聽下一個考生的曲子。
我邁著僵硬的步伐走出考場,拼命忍住到了眼眶里的淚水,眼睛瞬間成了一條深邃的湖泊,仿佛馬上就要溢出。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眼淚終于落下,踢著路旁的樹,那是秋天,樹葉凋落的只剩幾片了,沙沙的聲音在我聽起來就像在嘲笑我,是那么的令人厭惡。
走著走著,回到了家,我無顏面對母親,面對那對我充滿期望的母親。但我還是硬著頭皮走上了樓梯,正要開門,發現母親就站在門口,看到垂頭喪氣的我心里便有了數。我好不容易抑制住的眼淚又如泉水般的涌出。哭著抱住母親,說著:“對不起,我讓你失望了。”母親撫摸著我的頭,溫柔的說:“沒關系。還有下次。”我突然大聲說:“嗯,我下次一定好好彈。”說著掙脫開母親安慰的懷抱,跑去練琴了。母親在遠處笑著說:“你成長了。”
那天,我留下了成長的腳印。將這枚腳印珍藏在心里最柔軟的角落,時而取出來品嘗,那味道似紅酒般香醇甘甜,那是成長中的一點艱辛……
【篇五:成長的腳印】
童年是充滿稚趣的,童年是充滿陽光的,童年也是充滿歡聲笑語的,我的童年也是如此。在我五彩繽紛的童年中有許多小故事,現在想起來,都會忍俊不禁,不妨與大家“共勉”一下。
大概五、六歲時,我看到媽媽洗衣服時,要從一個盒子倒出些什么,覺得很好奇,于是在媽媽下次洗衣服時特別留意觀察了一下。原來盒子里倒出來的東西叫“洗衣粉”。我當時就想,洗衣粉能把臟衣服變干凈,如果我把它做成洗手的肥皂就可以洗手了!我趁媽媽不在家時,就開始動手做“肥皂”了。我找了個小盒子,倒上洗衣粉,再擠上膠水,加點自來水,然后用一根筷子攪拌,調成漿一樣,再把它捏成方塊狀,開始當“肥皂”用了。這樣的“肥皂”當然經不起用,還粘手、粘臟東西,反正什么它都粘,“肥皂”成了“粘皂”。
這只是一件,還有“做面條”的事兒也很有趣。我七歲的時候,對吃也是很感興趣的。有一段時間我愛上了吃面條,因為媽媽的炒面條做得很有味道,我喜歡上了吃面條,并且幻想著哪一天自己搞個面條吃吃。
有一天,從外婆家帶來的米面吃完了,一時媽媽也沒出去買,我就想嘗試著自己動手“加工”面條。做面條要用面粉,剛好家里還有媽媽早餐做雞蛋面餅剩下的一點面粉,給我找了出來,我便大擺陣式開始“生產面條”啦!面粉里放上水,開始學著媽媽平時的樣子使勁地搓!捏!終于搓成一根面條了,雖然有點粗,但也算成功了一半!繼續搓了好幾分鐘,一根比較象樣的面條終于“生產”出來了!就是速度太慢,心焦極了!想起我的動手做組合玩具中有一個篩子,我想:要是把面團放在上面一壓,不就往下擠出來了嗎?我不禁為自己這一“聰明”創新而驕傲。說干就干,我找來篩子,拿起面團往下按,還真的,一次成型的面條還真給擠出來了,短是短了點,但樣子蠻好的。我找來個小盒子蓋,把擠出來的面條一根根放齊,準備等媽媽回來“獻寶”。
媽媽還真夸我有辦法,嘿!總是自生的孩嗎!媽媽還特地把這幾根做成炒面條給我吃,就是味道不咋樣,硬硬的。如今,那個淘氣的孩子已經是一個愛好奧數的五年級小學生了,也不再想著做那些“有趣的事”了。成長的腳步會在歲月的增長中變得越來越穩,肯定還會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
【篇六:成長的腳印】
漫步于金色的沙灘,驀然回首,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金色的腳印,也是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題記
打開記憶的閘門,又回到了那略帶灰色的童年。從小父母關系不合,經常打架。因此我只能在姥姥家悄然成長,在同伴異樣的眼神中,我收起的淚水。學會了堅強。我是姥姥,老姥的心肝寶貝。在學校,我是老師眼中的差學生,學什么都不會。在同學眼中,我不僅是個壞孩子,而且還像一個沒有父母的孩子!在第一次放學的時候,其它同學的父母都來接自己,唯獨我卻是由年過半百的姥姥,姥爺,來接的。那使我留下了第一次冰涼的淚水。
在小學的最后一次期末考試中,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因此父母的關系也越來越好,經過努力,我終于為自己這只丑小鴨編織出第一縷潔白的羽毛。
夢想在此匯集,時間在初中定格,邁入初中的大門。我和別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過去的榮譽與恥辱已成為了歷史,雖然我在第一次考試中就落在了其它同學的后面,當時我的心情十分沉重,十分擔心,有種想放棄的感覺。克制自己不要哭,可是最終眼淚不爭氣地流了出來。但是我并沒有灰心,也并沒有放棄自己。而且老師也沒有放棄我。在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的諄諄教導之下,我決定要追逐,我要再次奮進,決不能被別人甩掉。為此,我放棄了最愛玩的電腦,放棄了最心愛的籃球,收貨了認真和勤奮,收貨了學習生活中奔跑的幸福。在不斷的努力下,我將要和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小。風雨之后,又一縷充滿奮斗的天鵝羽毛插在我的身上,使我羽翼漸豐。
昨天令人懷念,今天應該倍加珍惜,明天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努力爭取,不要總留戀身后的腳印,要努力踏出前方的路。我堅信:只要努力奮斗。丑小鴨一定會變成翱翔與空中的白天鵝!
成長的腳印漸漸的被暴風雨所泯滅。我漸漸長大了,甩掉了原來的稚氣,獲得了如今的堅強,丟棄了原來的自卑,收獲了現在的努力。從今以后跟隨我身后的會是一串串大而穩重的腳印,它會一直陪伴著我成長!
【篇七:成長的腳印】
回頭看一眼校門,是那么的熟悉,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在鳥語花香,鶯歌燕舞的校園里度過了三年。我從初一的小妹妹,也變成了初三的大姐姐。
剛上出一點時候,還有些不適應。尤其是數學,課堂作業,家庭作業總是出錯,遇到了問題也不敢問老師。單元測試成績不好,我卻還蠻不在意。認為只是老師出的題難罷了,期中,期末考試就會好的。就這樣,我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悠哉游哉地過了半學期。直到期中考試數學成績發下來,我看到那個數字“76”癱在桌子上的時候,我才知道我所犯的錯誤已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我想挽回,想改變,卻已經追悔莫及。
想我在小學時的數學成績,最低也得到90分以上啊,可我卻滑到了76分。而在其中考試前的半學期中,我竟然去和那些成績比我差的同學去比,還大言不慚地認為,我這個成績在班里還算可以。
常言道:“吃一塹,長一智”經過這次風雨的洗禮,我決定要努力學習,遇到問題要多問老師,多向同學請教。我變得謙虛,務實。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成功了,考到了90分以上,在班里仍是前10名。
可我卻高興的過了頭,產生了驕傲自滿的情緒。認為自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好成績,對單元測試也絲毫不在意。再加是暑假考上書法十級,我的驕傲情緒與日俱增。這次考試我從班里的前10名退步到了第16名,年級名次也退步了60名。
我落后了,被別人狠狠地甩在了后面。我知道,造成這種后果的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是因為我的驕傲自滿,是因為我的不努力,才讓我自己的學習退步,被別人甩在了后面。
我終于明白了,也真正地體會到了“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句話并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真理,是真真正正的真理。
一次次的失敗與成功,一次次的名次與成績,一次次的歡笑與淚水,都承載著我成長過程中的種種事情,都在海邊的沙灘上留下了那深深地印證著我成長過程的腳印。
我將把成長的腳印收藏在我的心底,等長大后,再把它們拿出來,品味我成長中的像充滿著酸甜苦辣的五味瓶的味道一樣的成長的心路歷程。
【篇八:成長的腳印】
不知不覺,我已踏過15個春秋。15年了,窗外的洋槐也無數次的開花凋零,天空的大雁也無數次的為目的地奔波。轉眼間,我已爬上了人生的半山腰。仰頭望望山頂,云霧繚亂,遙不可及。俯首看看身后,令人感慨萬千。在人生坎坷的路上,留下了我一串串深深的腳印。
看,那一串漸進模糊而輕巧的腳印。哦,那是我嬰兒時期的步伐。從出生,到蹣跚學步,到啞啞學語,那時的我,也許會安靜的坐在嬰兒床上睡覺,也許會因不順心而大哭一場,但大家都不會責備我,在為我操心的同時,又盼望著我的成長。于是,在山腳下留下了一串尚還稚嫩的腳印。
瞧,那一串時深時淺的腳印。哦,那是我幼兒時期的見證。那時的日子是最快樂的。我不會因學習而困擾,不必擔心沒人和我玩,不用擔心做錯該怎么辦,一切在我眼里都是那樣新奇。眼觀,手摸,鼻聞,嘴啃,我總是忍不住地去研究身邊的每一樣的東西。在伙伴群里,我是人人擁護的"山大王",到阿婆家偷雞蛋,到阿伯家要茶喝,無憂無慮的過著每一天。于是在離山腳不遠處,留下了我一串快樂的回憶。
奧,那一串整齊的腳印,是我上小學時的記憶。剛開始接觸書,書對我的誘惑是那么大,我開始關心自己的學習。我會因學習考試考個"優"而高興一整天,也會因被老師批評一兩句而心情沮喪。一年級一年級的爬升,知識的增加,閱歷的豐富,但同時也給我不少的煩惱。于是,我開始明白成長之路的坎坷與曲折。在山腰上,留下我酸甜苦辣的回味。
還有那一串最深,離我最近的腳印,是我上中學以來的歷程。長大了,所見所聞多了,山路也就更坎坷了。有了對手的存在,使我懂得了奮進;有了壓力的鞭策,使我奮起前行。功課重了,自由沒了。成績好了,快樂少了。我會淺唱"逍遙嘆",會吟"如夢令",一路攀登著陡峭的山路,使我深知成長的艱辛。
看著先行者留下的腳印,似乎在告戒我:前方的路將更坎坷,但這就是人生之路。我將繼續地往上爬,身后留下我一串串成長的腳印……
【篇九:成長的腳印】
心中裝有一個瓶子,瓶子里裝了許多小石子,小石子的顏色都不同,有紅、橙、黃、綠等各種顏色,代表著我成長中的酸、甜、苦、辣,就像記憶芯片,任意取一個芯片插入我的記憶中,往事重新浮現在我眼前……
在懵懂的小時候,我是父母掌上的“小公主”,有什么事他們說,我照做就是了。但是,我那時有個壞習慣,那就是偷聽父母講話。有一次,我聽到爸爸對媽媽說:“我們的孩子也不小了,你總是幫她做事,那她以后還怎么獨立呀!”聽到這話,我當時心里就想:爸爸,我一定會自己做事的。正巧,第二天下雪,媽媽說要送我去學校,我說不用了,讓爸爸陪我去。剛開始自己還在雪地里走得很好,可是后來越來越糟,一直在雪地里摔跤,我都慢慢爬起,可是最后一次,我摔倒了,用求助的眼神看著爸爸,而爸爸卻嚴肅地站在雪地里,用鼓勵的眼神望著我,那眼神仿佛在說,孩子,沒事的,站起來。我明白了,我又想起爸爸對媽媽說的話,我慢慢地爬起,看到爸爸已伸出手,我也把手伸給他,他握著我的手,心里暖暖的。我懂了,爸爸的眼神還告訴我,當我遇到困難時,一定要自己克服困難,堅強爬起。
我漸漸長大了,走進校園,我在我們班上認識了很多同學。記得有一次美術課,我畫畫的時候,同學麗走了過來。她不小心將顏料灑在了我的畫和衣服上,她連忙地我道歉:“對不起,你的衣服臟了,我幫你洗!”我生氣地問她:“那樣的話,就算你幫我畫,我也不要。”說著,也把我的顏料潑到了她的身上。又過了幾天,我們學校體檢,我吐水的時候,感覺好像吐在了什么東西上。我抬頭一看,原來是麗的體檢表上,我渾身直冒冷汗,心想:我上次那么對她,她會拿水吐我嗎?想到這兒,我感覺太恐怖了。沒想到,她卻說:“沒事,體檢表而已,我們還是好朋友!”“好朋友”三個字如鐵錘一樣重重地擊在我心上,我突然發現,原來我是那么的小氣。但是,麗的話語,也使我明白:我們應寬容待人。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一步一步走過,留下了一個個腳印,在這些腳印中,我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成長,使我們從懵懂變得成熟了;成長,使我們從依賴變得獨立了;成長,使我們從小氣變得得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