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我的空間作文
篇一:屬于我的空間
魚遨大海,鷹擊長空。每個生命都有屬于自己的空間。而我一個活生生的孩子卻被剝奪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動物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間,有自由,為什么作為人類的我卻不能如愿有自己的空間呢?
孩童時的我是那樣的快樂,那樣的自由自在,什么也不用擔心,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安逸生活,每天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全身都弄得臟兮兮的,回到家父母也不說什么。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地長大了,成為一名初中生。進入初中意味著自己的學習負擔更加沉重,我每天必須扎進題海里,每天聽著父母的嘮叨,真是沒有我的空間。
如果放學回家晚了,父母就要追問干什么去了。此時,我很奇怪,為什么他們不能像孩童時讓我自由的成長。曾記得有一次,我突然發現枕頭下的那本小說不見了,我很著急,心想它會不會像歷史故事一樣被“五馬分尸”了,會不會像《水滸傳》一樣“葬身火海”了?爸爸回來訓斥了我一頓,沒好氣的說:“我這么辛苦的掙錢,是想讓你考上重點中學,而你卻用我的血汗錢來買這些閑書,上一次期末考試才考試了第十名,你看看人家考了前五名的,還不趕緊去復習。”我聽后,回房落淚了。哎,其實我也想考好呀,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了,但是還是達不到父母的標準,我多么想要自己的空間啊!
曾記得還有一次,放學后我和同學一起去打籃球,結果回家晚了,父親吼著說:“你再打,我就把籃球給你割爛了,還不快學習去。”我再也受不了了,眼淚奪眶而出,委屈的說:“我難道不能有自由嗎?不能擁有自己的空間嗎?那次我從內心像父母道出了自己的心聲,我有一種被釋放的感覺。父母沉默了,我沒有聽到他們說什么,但我知道他們不準備把自由空間還給我,而是擔心管得緊了,我會有什么過激行為。作為一個中學生的我,難道父母就不能給我一點空間嗎?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很喜歡這句名言,我好想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我好想擁有一點自己的空間。這樣我才能快樂的成長,才能在學習上更有動力,更進一步。”
篇二:屬于我的空間
是的,我相信,有那么一個地方會讓我驕傲地飛翔;是的,我相信,有那么一個地方會讓我自豪地規劃藍圖;是的,我相信,有那么一個地方會讓我盡情地發揮。
那個地方就是屬于自己的空間。
“身殘意不殘!”
我是一位殘疾人,一次不如意奪走我健全的身體,這無疑是結束我生命的助推器,精神上的吞噬體。但人們總說:“身殘意不殘!”這句話對于全體殘疾人來說,是觸手可及的救命稻草,是迷路于被濃霧籠罩的海上的一座指示燈,指引我們殘疾人心靈的歸路。許多殘疾人都不愿意接受自己身體上的缺陷而痛苦死去,但我不相信,我會精彩地活著。現在20xx年的亞殘會是我大展身手的地方,是殘疾人實現價值的地方。在這里沒有正常人與殘疾人之分,這里只有運動員!我將會在這里大鵬展翅,驕傲地飛翔,在這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圖紙上的宏偉
我是一位建筑工程師,許許多多宏偉的建筑都從我的筆下誕生。它們就猶如我的孩子,我一點點地看著它們茁壯成長,與風嬉戲,與雨共舞,與陽光傾吐心聲,與云玩游戲。每天我坐在桌子前,拿起畫筆,在圖紙上勾勒出柔美的線條,一條、兩條、三條……桌上的時鐘也滴答滴答地唱著歌,陪我度過一圈一圈的時光,一圈、兩圈、三圈……我完全沉醉于其中,白與黑的鮮明對比,流露出我對建筑的熱愛,幻化成我那顆熾熱的心。我徹底地醉了,醉在我筆下的宏偉,那一條條柔美的線條組合成唯美的建筑骨架,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像一位英姿颯爽的帥哥,我便在圖紙上得到滿足感。我把這圖紙交給工人開始把虛擬變為現實,當我再次用手摸這現實,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當從遠處觀看時,自豪感再度涌上,當我拿著它的雛形——圖紙與他對照是,就算我立刻死去也值得。之后,我便在白色的圖紙上再次陶醉,醉在黑白的交響樂中,自豪地規劃藍圖,在這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實驗室的驚喜
我是一位科學家,我曾探索過許多東西,也發現不少新的理論,新的物種。在這小小的實驗室里,我可以無憂無慮的進行科學探究,暢游在科學的海洋里,尋找一個個新的物種,同時也收獲一種種不可名狀的驚喜,來充滿我的心腔,作為能量,然后盡情地揮霍在實驗的過程中,再次盡情地發揮,在這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在那片屬于自己的空間,殘疾運動員說:“我驕傲地飛翔!”
在那片屬于自己的空間,建筑工程師說:“我自豪地規劃藍圖!”
在那片屬于自己的空間,科學家說:“我盡情地發揮!”
篇三:我想要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
是的,我生活在一個既優越又豐富的物質環境中,我什么都不缺,除了一個屬于我自己的天地。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使我早已失去了屬于自己的空間和自由。而我的原本應該充滿歡聲笑語的青春卻被一本本沉重的書壓得只剩下一聲嘆息。
如今的我,面對本應屬于自己的“快樂天堂”被剝奪的情況,雖然滿懷無奈,但又能說些什么呢?在外人看來,我理所應當跟別的孩子一樣毫無抱怨地接受灌輸的新知識,因為只有這樣,今后才能在社會上有一席立足之地。可他們卻不知道,為了這些所謂的“知識”,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為了“前途”我必須放棄當下的快樂,收拾起自己不現實的想法,割舍掉妨礙“成功”的個性。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很想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讓生活不再蒼白,讓內心不再空乏!
我想要屬于自己的空間,在那里能一個人靜靜地聆聽音樂欣賞景色,可以什么都不想,只是任音樂輕輕掠過耳畔,讓晚風微微拂過面頰。閑暇無聊時,就獨自在屬于我的“密室”里搗鼓些新奇的小玩意兒,讓發現的喜悅充盈我小小的心。
我想要屬于自己的個性,倔強、善良、天真,永不服輸。雖然大人們都說我太傻、太幼稚、太不聽話,但我就是我,這世上偉大的唯一。一切的不完美成就了原生態的美,就像未經修剪的熱帶雨林,散發著無與倫比的生命活力。既然原汁原味的東西就是那么的純,那么的真,為何要將它改變呢?我要做自己!
篇四:屬于自己的空間
97年爸爸單位分給我們家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我格外高興,因為我終于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了,我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裝飾了這個13平方米的空間,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介紹吧。
一走進我的房間,你就會感到空氣格外清新(這是空氣清新劑的功勞),如果是成年人或老人進到我的房間,一定會皺起眉頭,但要是和我年齡差不多的青年進來,準會眼花繚亂,因為我的墻上貼滿了當代歌壇的赫赫有名的歌星和電腦游戲的宣傳海報比如F4、周杰倫、謝霆鋒、CS、生化危機2、拳皇20xx……海報與海報之間的空隙我便用了許多貼畫填補。一進門右手邊,整齊的陳列去年剛買的29寸彩電,旁邊就是我學習用的電腦與課桌,上面還擺放著兩盆油綠油綠的富貴竹,平時不學習的時候,桌子上特別整齊,讓人看了非常舒服,但我要是學起習來可就不是這樣了,書本兒到處都是,橡皮末、膠條、涂改液,淅瀝嘩啦一大堆,只好等我學完習再一樣一樣的收拾了,左手邊就是我休息、放松、耍賴的床了,一條粉紅相間的床單讓我感覺十分親切,與房門相對的是窗戶,我的學校就在樓下,透過窗戶可以清楚的看到,所以每次上操或上體育課的時候,只要和同學有打鬧顯現,放學回家準沒好果子吃(除非媽媽沒看見)。
好了,這就是我一個人的空間,還算不錯吧,歡迎大家來做客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