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與奉獻的優秀作文
做人就要像雷鋒一樣,不能少了追求的信念,不能少了奉獻的精神。今天小編就來分享追求與奉獻的優秀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鑒。
追求與奉獻的優秀作文(一)
當金色的陽光灑滿大地,當東方的朝霞與紅旗爭輝,嶄新的一天開始了。
如同惡夢漸漸遠去,九八年的洪水已成為歷史,可人們卻不會忘記那一個個已把生命永遠凝固在大堤上的綠色軍魂,其中就有他——抗洪英雄,新時期的好戰士——李向群。
他,一個只有8天黨齡的黨員。他,一個只有20個月軍齡的士兵,他,一個只有20 歲韶華的特區青年。一切都有那么短暫,短暫地讓人惋惜;一切又那么綿長,綿長地足以百世留芳。
李向群的可貴在于,他把遠大的理想融入了腳踏實地,從在入伍半月后的考核中名列新兵連倒數第二,到一年后榮登團里的標兵榜。他在艱苦的磨礪中一步步超越了自己,參軍不到兩年,他記下了5萬多字的讀書筆記,抗洪前夕,西南軍地兩用人才培訓中心給他寄來了法律單科結業證書和優秀學員證書……軍營20個月,他兩次被評為全團訓練尖子,優秀士兵,一次榮立三等功,直至永生在大堤上的他被追授抗洪勇士和追記一等功。他的人生雖短暫,可每一步都那么踏實……
李向群的可貴,在于他把自身的價值融入他人的幸福,是他給自己規定每月購買生活品不超過10元,是他把所得津貼830元和從家里帶的錢全都捐給了團難的戰友和群眾,是他,是熾熱的愛和真誠的心幫助誤入歧途的同學 周道雄戒掉了毒癮,導正了人生坐標,是他,用綠色的脊背為湖南小葉口村的孩子們充當了特殊的渡船軍營內外,他留下的動人事跡,像汩汩的河水,淌不盡,流不完……
英雄都是相似的,李向群的特殊在于:他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他來自特區,家產百萬;他曾經經商,且小有所成,但他毅然選擇了一條艱苦的人生之路——當兵。有人追求實惠,他追求奉獻,有人貪圖安逸,他選擇艱苦,有人滿足于“過得去”,他追求:高、精、尖“從經濟特區——綠色軍營——抗洪前線,從特區青年——優秀士兵——抗洪英雄三座大熔爐,三次大飛躍,李向群以其短暫而輝煌的一生,對于人生價值作出了一個響亮的回答——不斷地奉獻和追求。
是的,奉獻和追求,無私的太陽奉獻給大地光和熱,高傲的雄鷹追求著白云和藍天,真正的人生就應在不斷的奉獻和追求中得到延續和升華!當我們對北約暴行憤怒不已時,不要忘了,正因為我們實力不足與之抗衡,所以敵人才敢公然挑釁。飛速發展的祖國等待著我們去奉獻,浩瀚無邊的科學知識等待著我們去追求。 國旗下的熱血兒女們,把生命融入無限的奉獻和追求中吧,奉獻青春年華,追求科學真理,奉獻滿腔熱血,追求國富民強!
追求與奉獻的優秀作文(二)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
--------雷鋒
每個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都各不相同,但每一個都有一份奉獻與給予的心。奉獻,給我們的不僅只是社會的高度評價而已,它給予我們的更是心靈的充實和精神境界的升華。
金錢―人性的透視
在《歐也妮?葛朗臺》這一本書中,巴爾扎克將主人公葛朗臺的吝嗇描繪的淋漓盡盡致。雖然,葛朗臺確實擁有著萬貫家財,是這金錢的主人,而實則他已經淪為了金錢的奴隸。他每天只想著如何財,如何吝嗇,如何壓迫和剝削貧苦的農民,早已經把人性最初的善與美丟到了九霄云外去了。金錢的利落,不僅使葛朗臺愛錢如命,吝嗇,而且也耽誤了歐也妮一生的幸福,在葛朗臺死后,歐也妮成一班利欲熏心之徒的追逐對象。正確的對待金錢,因為貝多芬說“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錢是有用的,但不是萬能的。
“給”永遠比“得”要快樂的多,假若葛朗臺懂得奉獻,而不是索取的話,那么他也不會成為“商老頭”不會成為守財奴。
奉獻――生命的價值
在閱讀過《歐也妮?葛朗臺》之后,我總結出了個道理,多奉獻少索取,那么你擁用的不只是金錢,還有幸福和快樂。”
奉獻,在生活中點滴的小事,奉獻,也許是一次贈人玫瑰,腕留余香;也許是一次萍水相逢的幫助;或是一次簡單的給老人婦儒讓座……雖然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這是種愛的奉獻,這是是生命的價值所在。
《歐也妮.葛朗臺》給我帶來的不僅是一場閱讀盛宴,更是對我腦中精神思想的一場洗禮。它讓我明白錢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為生活中還存在著比錢更完美的思想,那便是奉獻!
正如雷鋒所說:“為人民服務是最光榮的”。我在為人民,為社會做貢獻!也許我的職務很卑微,也許我的奉獻很渺小,但我盡了我的心和力,那我便是高尚的,又如愛因斯坦所講:“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奉獻了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么。”
奉獻自己的一片心,奉獻自己的一點綿力,那么小河匯大河,大河匯海,世界將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