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慈善伴我成長征文「精選3篇」
【慈善伴我成長征文1】
我今年八歲了,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促使著我快樂健康地成長,這種無形的力量,就是愛!它時刻存在于我的生活中。
兒時,媽媽帶我乘八路車去陽光花園學英語。公交車上人很多、很擁擠,媽媽站著,我坐在位子上,到火車站時,又上來許多人,這時,一位老人手里拎著東西,疲憊地在人群里站著,媽媽連忙把老人攙扶過來,笑著對我說:“孩子,給老奶奶讓個座兒,站著還能長高個兒呢!”媽媽風趣地說。我就起身牽住媽媽的手,擠在人群里,老奶奶臉上綻放著笑容對我說:“真是個好孩子啊!”我心里熱乎乎的。從那以后,我每次坐公交車,都習慣地給老人和比我小的孩子讓座兒,許多人都給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我快樂極了―――原來幫助別人、奉獻愛心,能讓許多人快樂!
就這樣,愛一貫穿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伴我進入人生第一課堂的范老師,她從一年級就是我們的班主任,記得剛入學的第一天,她就微笑著,手把手地教我們學習…….三年來,她一直用她的全部愛心澆灌著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小“花朵”。
有一次,我沒考好,心里打著鼓,害怕老師批評我,到課外活動時,范老師微笑著給我講解了每一道錯題,我終于把懸著的心放下來,認真地把錯題改過來。我感覺那微笑就是老師對我們深深地關愛。這種無微不至地關愛一直伴隨著我走過了三個年頭。
正是因為有了愛,世界才變得更美好!5.12四川大地震,奪去了許多人寶貴的生命。但愛的光環一直關注著我們的受難同胞。全國上下、全國各地都紛紛捐款、捐物,掀起愛心飛越的熱潮,為四川送去溫暖和愛心,愛心傳遞祖國山川,飛向災區。愿我們的愛心能給我們差不多大的孩子送去溫暖和愛心,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在大家的“愛心”下快樂成長!
從一出生,愛就在們我們周圍相伴,一直環繞著在生活里。無論是父母的愛,還是老師的愛.......處處都愛的源泉。在成長中,學會幫助幫助別人、奉獻愛;學會好好學習、回報老師的關愛;學會愛祖國大家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愛心”的沐浴下,我和愛一同快樂成長!
【慈善伴我成長征文2】
爸爸媽媽的愛是最偉大的,時時刻刻都在給我們傳送著溫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為我們遮風擋雨,他們的愛就像分子一樣,無法看見,卻可以用心靈來感覺。
父母的愛有時就像細細的柳枝,那樣的柔軟,記得有一次,要帶蚯蚓,但是我到處都挖不到,于是,天剛蒙蒙亮,我便去外面捉蚯蚓,突然,我聽到后面有腳步聲,回頭一看,竟然是媽媽!媽媽牽著我,幫我到菜地去尋找蚯蚓,中途,都是她踩著黃泥巴,一步一步地走向菜地,用一根木棍把土弄松,再用手把土刨開,每次我想幫忙都被她阻止,就這樣挖了一刻鐘,最后搞得我媽媽的手上、鞋子上全都是泥巴,但始終沒有挖到一條蚯蚓。回家的途中,我眼前出現了一副畫面:一次,科學課要用小燈泡,可是小區的商店都只賣四個或是三個連接在一起的,怎么辦呢?沒辦法,只能到外面去買了,可是,媽媽又怕回來得太晚,耽誤了我的睡眠時間,就要我呆在家里,一個人跑出去,但是,我們所需要的小燈泡等級實在太低了,很難買到,她去了新一佳、新朝、華銀旺和都沒買到,這時,她怕我操心,睡不著,于是打電話跟我說買到了,然后她又跑遍了沃爾瑪、興萬家、星際,終于,在千惠買到了,這時已是十一點了,她回到家,把燈泡放在了我的桌上,這才睡覺。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就像花朵的清香集中在一起,縈繞在我的身旁,永不飄散。
【慈善伴我成長征文3】
我叫唐帥舟,是六(3)班的一名普通同學,我從小就很有愛心。
每次走在路上,看到在街邊乞討的老人、殘疾人我都會主動伸出熱情的雙手幫助他們。如果和爸爸媽媽同路,就會請求家長幫助;有時是自己獨自一人,就會省下一部分早餐錢或零用錢捐給他們。我常常對爸爸媽媽說,要盡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回家時需要坐電梯,只要看到單元門外有人正在按密碼開門,我總會按著電梯的開門鍵等待,直到他進電梯為止。那些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常常摸著我的腦袋,夸我是熱情、有愛心的好孩子。
我把自己穿小了但還很好的衣服、還有一些文具、玩具都積攢起來,在我下鄉的時候帶到鄉下捐給那些貧困的孩子。
我還和媽媽一起積攢廢報紙、舊本子、礦泉水瓶等,等到湊夠一定的數量就賣給收廢品的人,換一些錢然后存起來。爸爸媽媽給我的零花錢我也會節約出一部分存起來。這次學校開展“至愛藍天下,慈善校園行”活動,號召同學們積極行動起來獻出自己的愛心,我一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對媽媽說:“媽媽,我決定把我平時積攢的200元全部捐出來。”媽媽笑著答應了。
當我把這200元投進募捐箱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貧困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每當耳邊響起這熟悉的旋律,我就在想:同學們,只要大家都行動起來,奉獻愛心,這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會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