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信仰作文800字
信仰是精神的勞動;動物是沒有信仰的,野蠻人和原始人有的只是恐怖和疑惑。只有高尚的組織體,才能達到信仰,為大家分享了關于信仰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信仰作文1
信仰,對于人類來說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的東西。它像是精神糧食,像是黑暗中的指明燈,引導著迷惘的我們走向目標。人們的信仰都各有不同。有的人的信仰是那些可以寫出令他欣賞的文學家﹔有的人的信仰是對于這個世界來說是毫不起眼的人,但對于他來說基本可以算是他的全部的人﹔還有的人的信仰是一種植物,一處風景,一個物品……甚至是不存在的虛構的人物。而我的信仰,就是那最后一類,一個作家筆下的一個虛構的人物。
我的信仰,他既不偉大,也不渺小。既有很多的人認識并且很喜歡他,也有很多的人連聽都沒有聽說過讓他。他是一本小說中的一個角色︰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中的小哥張起靈。張起靈他只是一個名氣不算很大的作家筆下的一個虛構的人物,怎么看我都沒有什么理由將他認為是我的信仰。或許是在小說中看到他為了朋友不惜生命的挺身而出﹔或許是看到他承擔著天大的責任和光陰的洪流,卻毫無抱怨之言,依舊默默地付出﹔還是看到他為摯友入青銅門整整十年的黑暗獨自一人闖。我不知道是為什么,或許都有一些原因,但是,現在我明白的是,張起靈就是我的信仰。
我的信仰,是盜墓筆記中張家最后一個起靈。是盜墓筆記中的靈魂人物。他有失憶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遺忘之前的記憶,為此他一直穿梭于各大古墓之中尋找著被自己遺忘的記憶,永不停歇的這樣輪回著。應該是命中注定,他遇到了改變了他命運的摯友—吳邪和王胖子。他可以為了他們而去做那些極具危險的事情,甚至不惜犧牲生命。正也是這種為朋友可以付出一切的精神打動了我,他成了我唯一的信仰。
我的信仰,他很強大,知識也很淵博。可他雖強大,卻很容易讓人感到心疼。他沒有家,也沒有家人,確切的說,張家只剩他一個人了。他獨自一人在時光的洪流中苦苦掙扎,努力的尋找著過去。他從沒抱怨過生活,沉默寡言的他時常望著天空發呆,不知是在想他逝去的家人還是在拼命回憶著過去。
我還想說很多很多,但是千言萬語也終歸不過一句話︰“你是心臟,也是信仰。”
關于信仰作文2
信仰是指人們心中最崇高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那里長滿青青的小草,綻放著的花朵不時招來拼命拍動翅膀的蜜蜂。那里生長著我們的靈魂。那里是我們不可剝奪的凈土。
信仰如同浩渺星空中的北極星,眾星圍繞,是我們生命的方向;信仰是熊熊燃燒的烈火,不論何時,都給予我們戰勝一切的力量;信仰是清泉,不論我們如何狼狽不堪,他總能將我們的心靈凈化。
鐵蹄踏遍歐洲的,擁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但更讓人敬畏的確實他麾下那一名名驍勇的士兵。一句“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道出了他們的信仰,信仰著在某一天,元帥的權杖會出現在自己的背包里,在沙場之上點兵撥將,奮勇抗敵。這是他們的信仰,使他們英勇無畏的源泉,是他們勢不可擋的法寶。恐懼絲毫不敢侵襲他們,自然也不肯離開這些英勇的將士們。沙場之上,他們所向披靡,傲視全球。
信仰,是人們生命的支撐,是人們前進時擁有的堅強后盾,他不能像利劍那樣刺入敵人的胸膛,卻可以讓你有力量去劃破前方的一層層的圍墻。擁有信仰,便如同點燃生命之火,活力不枯,勇氣無竭。
,這位黑人的英雄,全人類的領袖,引導我們來到和平平等的世界,引導我們去采摘和平的花朵去送給不同膚色不同民族卻擁有共同信仰的同胞們信仰成為黑人戰勝,戰勝一切不公的力量,不可遭到抑制,更不可被毀滅。正是憑著對信仰的執著,他們感染了更多人,號召了更多人加入了他們的隊伍。闡釋了他們的信仰,更強壯了他們的信仰,相信平等會來臨,相信信仰不會只駐留在精神中。
正是這股信仰,讓我們感受到在那黝黑的皮膚下面,炙熱的心包著神圣的信仰,皮囊可丟棄,信仰卻不能容忍任何一點褻瀆,如今,這股信仰也成為我們信仰的一部分,我們愿將他們作為我們最真誠的朋友,成為我們攜手共同追求信仰的伙伴。
“,匹夫不可奪志也,”人們可以在努力中失敗,在黑暗中掙扎,但決不可讓信仰的光芒受到抑制。
關于信仰作文3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載體,信仰和文化是分不開的。我們國家沒有明顯的宗教信仰,但我們骨子里有著對某種主流文化的依托。如儒家、道教、佛家、法家等,自古以來,這種文化信仰就影響著中國的發展。
到了現當代,我們的文化信仰,我們的主流文化精神也在不斷的更新。這一點,云杉先生在其文中也有類似歸納,經過不斷發展的主流文化大致可以分為三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我們文化和黨領導人民創造的革命文化。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人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其精神生活越來越貧乏了,有些國人漸漸開始不太看重我國的傳統文化,反去追捧西方國家的文化信仰,甚至一味的崇拜西方國家的文化:西方的圣誕節、萬圣節等等節日在現在很多青年人眼中比我國的傳統節日例如春節或是中秋節還要受熱愛正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羅伯特·奧克斯頓·博爾頓說過:“信仰不只是一種受頭腦支配的思想,它也是一種可以支配頭腦的思想。”正是因為我們漸漸失去了我國傳統的文化信仰,所以才會有那么多崇洋媚外的人的出現。
當然,并不是說西方文化就一定不好,我國的傳統文化就一定正確。毫無疑問,傳統文化是不可摒棄的,但其中必定會有不適合現代實際的,我們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到適合現在社會的文化信仰,抓住傳統文化的精髓,保持我們在五千年歷史的沉淀中最精華的部分,如克己復禮的人生態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則和思想原則、義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與己達達人的淑世情懷、四海一家與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這些無疑都是深深刻在我們中國人的骨子里的文化信仰。而對于西方文化,相比很多人的全然接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才是正確之道。
正如魯迅先生說:“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關于信仰作文4
信仰,是一個專有名詞,是有思維有語言的高等動物---人類所特有的。
信仰,是人之所以為人而又超越一般動物的“區分劑”。
清晨,我悠閑地漫步在居民區的小徑。小徑兩旁被黃草覆蓋著的土地上,杏樹高高聳立。瞥視間,一片耀眼的金黃將我吸引住——那是一顆郁璧郁璧的絲瓜藤,自杏樹的梢垂下,宛若綠色的秀發。粗細不一的藤蔓緊緊繾綣,大大小小的綠葉層層疊疊鋪展開去,黃色小花在綠意的映襯之下,光彩奪目。風輕輕吹拂,藤蔓盈盈漾動,自然灑脫,大有君子之風。啊!這是多么旺盛的藤呀。
這里沒有紅葉,沒有秋菊,似乎唯一可以欣賞的就是這絲瓜藤了。每一條藤都在競發向上,在陽光的哺育中茁壯成長。這里時近金秋,沒有蜂圍蝶陣,絲瓜花門前洞若涼亭,顯得卑微了許多。“不打緊!”它仍然默默地孕育著新的生命。它不像菊花那樣開得潑潑灑灑,也不如紫藤蘿花一樣開得張揚無忌,更不同于君子蘭那般鄙視流俗,孤傲清高。它是質樸的,質樸中帶著樂觀,樂觀中顯著堅強,堅強中透著信仰。它來得悄然,去得悄然,之后于這悄然中化作了春泥,留下了可口的絲瓜。
一天,我聽到樓下傳來了“嘩嘩”的聲音,開窗一望,原來是園林工人在刈草。下午,我路過絲瓜藤,——它變了,萎縮的藤蔓上,殘留著幾片干枯的葉子。我難過極了,從此之后,我就再沒有關注過絲瓜藤了,直到有一日,我又路過那兒,欣喜地看見枯藤上抽出了新芽,如剛落地的孩子,向著那溫煦的陽光,恣意地生長,重復往日的容顏。我很高興。
后來,我突然間又發覺,那新芽不見了,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只余下一條憔悴的蔓逶迤在地上,還有幾片老葉在月葉柄的撐托下伶俜搖擺。我一下子對它近乎絕望了,但我還天天去觀察,希望能在這藤上尋得生命的跡象。終有一日,一條鮮活的嫩藤攀附上了杏樹,翹起油綠的新葉,金黃的花朵向天空演奏著生命之歌。隨著時光的流逝,它一天天長大,慢慢地,再現了昔日的風采,甚至比先前長得更茂盛。
絲瓜藤之所以能夠頑強地生長,是因為它對生活有著無限的追求,永不放棄生的希望。它每一次的重生都是帶著生命的信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