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最美逆行者作文范文3篇
鼠年的鐘聲敲響,一場無硝煙的戰爭開始了,人們大都沉醉于快樂的新年中,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打破了在外游子回家團聚的愿望,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疫情最美逆行者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疫情最美逆行者作文1
20xx年,才剛開始一個月,仿佛過了一年,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最近這幾天,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峰期,帶著病毒的武漢市民,一傳十,十傳百,傳染到了全國各地及全世界,疫情威脅到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政府加大力度管控,沒有人再邁出家門,做到了不給政府添麻煩,不給病毒任何空子可以鉆。
但是,有那么一群人,他們為了抗擊新冠病毒,不畏生命危險,走在危險最前端,夜以繼日地在工作,他們就是“火神山醫院”的建筑工人,偉大的一線工作者,他們深知自己擔子上的任務有多么的重!
他們要在八天內完成極大的挑戰,要在八天內實現不敢想的壯舉,這是多么艱難的任務!工人們不氣餒,反而有了更大的信息和士氣,他們知道這是唯一的希望。他們首日開建,一些工人開著挖掘機,從早到晚不間斷地工作。他們站在泥土上,和自己的隊員們低聲敘述著,像是討論工程的難度,又像是計算著具體的尺寸,一會兒這邊,一會兒那邊,來回奔波著。他們爭分奪秒,期待著早日完成這項全國人民都關注的工程,讓沒有病床的感染者住進來,早日康復。
僅僅過去了十六個小時,工人們齊心協力,建好了一幢大樓,而電信工人開始忙碌起來。他們有的人手提一個諾大的工具箱,有的拿著文件和厚厚的一疊設計圖紙,等到夕陽西下,便手疾眼快地開始安裝網絡,“醫院”漸漸地有了雛形,他們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晚上大樓里的燈光稀稀疏疏,能看見工人們上樓頂,彎著腰裝纜線,馬不停蹄地奮斗者。他們是最偉大的一線工作者,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為中國武漢加油!
火神山醫院完工了!醫院如此嶄新,象征著一個全新的開始!建筑工人們的功績永遠不會被大家遺忘,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要像他們致敬。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為祖國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我相信疫情會很快結束,我們將會迎來春暖花開的那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疫情最美逆行者作文2
這個特殊的春節,注定意義非凡,對于每個孩子來說亦是如此。
疫情面前,如何陪伴好孩子,是“宅在家”的每一位父母繞不開的話題。有父母自創形式百樣的趣味休閑活動,與孩子一起度過親子時光;有父母趁此為孩子講一講敬畏自然的重要性……其實,父母做好防范,自覺遵守防控各項要求,就無形中為孩子樹立起榜樣。平日里許多父母希望能夠找到培養孩子社會責任感的“靈丹妙藥”,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在這段特殊的時光里,告訴孩子在家里做些什么可以來支持疫情防控,向身邊堅守崗位的叔叔阿姨表達祝福和敬意,就是對感恩與擔當意識的一種喚醒。
對于沖鋒在一線,需要堅守崗位的父母來說,孩子是最堅實的“鎧甲”。有多少奮戰在防控一線的“逆行者”,內心同樣有猶豫與畏懼,但他們更想成為那個“孩子們心中最勇敢的爸爸/媽媽”。“想到女兒,我們就充滿了力量”“保護好居民群眾不受病毒的侵害,就是保護了我的女兒”……簡簡單單的樸素話語,道出無數為人父母者的心聲,流露出“逆行者”的俠骨柔情。SARS肆虐的時候,許多孩子懵懵懂懂,被全社會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如今,眾多“90后”“95后”挺進防控一線,反過來兢兢業業地守護家人和世界。當年的被守護者,成為今天的“逆行者”,這樣一種身份的轉變,這樣一種愛與責任的傳遞,讓人對“保護好孩子,就是呵護希望和未來”有著更為深入和動情的認知。
珍惜健康、做好公民、敬畏自然、懂得擔當,是我們抗擊疫情的“良方”,也是人生路上至為珍貴的財富。此時此刻,每一位父母都可以通過以身作則、循循善誘,來將這些美好品質傳遞給孩子。在這個意義上,每一位父母,都可以是孩子眼中驅除疫情的“英雄”。
應對疫情,信心比黃金還珍貴,從孩子們的眼中,我們常常能感知這熠熠閃光的希望。抗擊疫情,驅逐寒冬,守護春天。等疫情消除,春暖花開的時候,自信、無畏、感恩等充滿溫情與責任的氣息,將流淌入孩子的心間。我們對此深信不疑,且充滿期待。
疫情最美逆行者作文3
20xx年的春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里,注定是一個永生難忘的記憶。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辭舊迎新的鐘聲更加沉重,人們臉上的那一個個口罩,讓這個春節倍感冷清。
這個冬天,梅花依然寧靜地開放;這個冬天,藍天依舊明凈如洗;這個冬天的武漢卻非常艱難,全國人民卻非常艱難。在這特殊的日子里,我們謹遵醫囑,靜靜地待在家中。我們為武漢憂心忡忡,我們為治愈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興,為武漢的人們牽腸掛肚。
與此同時,有一群人,他們正沖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后的億萬中國人筑起防護的堡壘,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眠不休,戰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最前沿。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先鋒人物,他們是可親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這群人當中,有一位84歲的老院士,叫鐘南山,17年前,這位老院士奮斗在抗非的最前線上,為抗擊非典立下了汗馬功勞。17年后的今天他臨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漢的高鐵,再次前往抗擊疫情的前線;86歲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輪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個病人,他說:“我這輩子,就是為了救人”;73歲的李蘭娟教授,知道國家有難,她毫不猶豫前往武漢,堅定地說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長期待在武漢,與那邊的醫護人員一起奮斗!”
這世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為人們需要,才有人愿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明白他們是為了誰。他們也許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貧窮;他們也許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們也許并不光鮮,甚至有點卑微,他們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樣模糊,但他們的精神在我心中卻是那樣鮮明;不計生死,不求回報,默默堅守的他們,守護著健康,保衛著生命。
普通的我們無法到達正面戰場與病毒作戰,我們只能做好我們的后勤工作,不出門,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這是為了不給他們添麻煩,祝愿他們平安早日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