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上海作文七篇
篇一:我眼中的上海
驅車上了高速公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讓我目不暇接。
車子穿過隧道,飛馳在浦東的濱江大道上,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金茂大廈。它的高度有340。1米,面積達到1520平方米,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觀光大廳,全國首批4A旅游景點之一。乘電梯只用45秒鐘就登上了觀光廳。
與金茂大廈比鄰而居的是上海的標志性建筑——東方明珠電視塔。整座電視塔從上到下共有三個球體,中間用銀色鋼結構連接,就像一串美麗的珍珠項鏈。而它的燈光也很有特色,三個球體燈光閃亮,就連連接球體的電梯也是燈光閃爍,整座電視塔還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變幻出五顏六色不同的燈光色彩,令人驚嘆不已。
夜幕降臨,整個上海又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幕與白天大不一樣的景觀。上海所有高層建筑上的霓虹燈同時閃亮,讓人仿佛置身在星星的海洋中。浦東沿岸的許多現代化高樓大廈的外墻燈光非常有特色:它能根據不同的需要,打出不同色彩的圖案,甚至是各種文字標語,讓人嘆為觀止。黃浦江上各種游船來來往往,穿梭在兩岸燈光的海洋中,與兩岸的景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這就是我眼中的上海。
篇二:我眼中的上海外灘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許多城市和鄉村都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更是煥然一新,外灘便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和爸爸去外灘游覽。雖然是炎炎夏日,但到外灘來游覽的人還是絡繹不絕。來到這兒,兩岸雄偉的建筑物首先呈現在了我的眼前。站在外灘的沿岸向浦東望去,兩座高聳入云的建筑矗立在群樓之中,即東方明珠和金茂大廈。東方明珠電視塔建于1991年,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它有三個大型球體和一個小型的球體組成。兩個大球之間相距近百米,由三根粗大的鋼柱支撐。登上東方明珠,浦江兩岸的景色盡收眼底。建設者們為了建造這座塔,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在東方明珠電視塔的西邊,聳立著上海經濟與文化中心的一座高大建筑――金茂大廈,它的高度略低于東方明珠塔,總高度為481米。是上海作為國際型商業港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改革開放給浦東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歷經百年風雨的浦西。由于外灘在清朝末年是聯合租界,所以建筑物都是歐美風格的。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上海海關大樓了,當年解放上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就是從這里升起的。那整座建筑都用大理石砌成,無數根石柱支撐著頂部,每根石柱上都雕刻著栩栩如生的石像。寬闊的草坪和美麗的花壇襯托著大樓,使大樓顯得格外壯觀。海關大樓旁的鐘樓里傳來了一陣陣雄渾的鐘聲,似乎正默默地述說著昔日的上海外灘。
寬闊的黃浦江,江水滔滔,奔向大海。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偉大的事業猶如江河潮水,奔向美好的明天,實現中華復興。
篇三:我眼中的上海
上海是我的家鄉,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我國的金融貿易中心。你想了解上海嗎?請跟我來!
上海有許許多多標志性的東西。浦東、浦西、南京路、城隍廟,這都是上海的標志。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它們吧!
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把城市分成了浦東和浦西,通過輪渡、隧道、大橋把浦東和浦西融合在了一起。浦東的陸家嘴主要是高樓大廈,有金茂大廈,有中國銀行大廈、有平安保險公司、有環球金融中心……浦西的外灘是萬國建筑博覽會,有中國工商銀行、友邦保險公司、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還有上海海關……它們共同構成了上海的金融和貿易中心。
夜晚,漫步在南京路上,燈火通明,那里的商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沒有你買不到的。衣、食、住、行,樣樣都有。衣,有傳統的上海時裝公司,也有現代派的美特斯邦威服裝店;食,有百年老店沈大成、邵萬生,也有新時代的肯德基、麥當勞;住,有大賓館海侖賓館,也有經濟型酒店如家酒店;行,有觀光大巴士,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最后,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城隍廟。城隍廟里最吸引人的是豫園。豫園是著名的江南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明代,園內亭臺樓閣,雕梁畫棟,美不勝收。城隍廟里最有名的是上海小吃,有糍飯糕,有南翔小籠包,有豆腐花,有八寶粥,還有田螺等等數不勝數,這些美味可口的小吃讓外國友人流連往返。
這就是美麗的上海,充滿魅力的上海。我喜歡上海!
篇四:我眼中的上海
你們想知道上海是怎樣的嗎?那就到我的作文中去找吧!
很久以前的上海,樹木很多,房子很少,空氣挺新鮮的。但是,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量的樹木被砍到,做成了各式各樣精美的家具,樓房也越造越高,越造越多,少量的綠化也被人們自己給破壞了。
記得幾年前,爸爸帶我去上海游玩,剛到那里,我就感覺有點悶悶的,很不舒服,空氣也不太好,還有點熱呢。于是,我不解地問爸爸:“爸爸,為社么這里有點熱呢?”“因為這兒樹木少,氧氣不多,所以溫度就上升了呀!薄芭叮瓉硎沁@樣,我點了點頭!弊呦萝,我看見地上垃圾特別多,隨處都是,在經過一個垃圾桶時,有一群蒼蠅正在周圍覓食,桶中還不時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我和爸爸捏著鼻子趕緊繞開了,我想:這里的環境太差了。爸爸帶著我來到了街上,我看到許多小攤小販不守交通規則,他們在大街中央賣東西,人特別多,來來往往的,整條街道被堵得水泄不通,我和爸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過去的。
過了一段時間,我和爸爸又來到上海,現在的上海可變了一個模樣,這兒的樹木高大挺拔,遠遠望去像一排排士兵站在馬路兩旁,仿佛在歡迎前來上海的人們。一陣微風吹過,枝葉搖擺,“啊,這里的空氣好清新!”我不由發出一陣感嘆。花兒草兒隨處可見,綠化是原來的好幾倍呢?!大街上的小攤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整潔的商店,這時連垃圾也仿佛害羞地躲了起來,整條街干凈地像家一樣!鞍,這兒真美!”我禁不住發出一陣贊揚聲。
要回家了,我竟有一絲地不舍,我真心地祝愿上海能越變越美。
篇五:我眼中的新上海
變化,似乎每時每刻都在改變,變化,是生命永恒的話題,變化,更是人類發展必不可少的動力。雖然,有時這變化是微不足道的,我們可能沒有發現它,但只要大家細心觀察生活中的各個細節,所有的事物每天都有一個樣,明天又會有變化。
我生活的這個城市——上海,也有不少變化呢!以箭一般的速度,向新的領域攀登。說出來恐怕說到口干舌燥也說不完,嘻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是房子,以前我家在鄉下,在我小時候的印象里,鄉下的空氣很清新,但是比較落后,那兒有窄窄的石子路,走在上面,把腳咯得生疼生疼的,破舊的磚瓦房,金燦燦的菜田,人也也稀少。過了許久,我回到了鄉下,發現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樓房代替了原本破舊的磚房,附近也建造了許多廠房,我來到奶奶家,看見家具都換成新的了,看見奶奶身上的衣服更氣派了,到處都閃閃發光,看到這些情景我真是百感交集,為爺爺奶奶高興,為上海自豪。
房子有了,緊接著交通也更加通暢了,從軌道交通1號線到12號線無比體現了上海發展的步步攀高,我小時候聽媽媽說她們那時還沒有地鐵,交通十分不方便,到別的地方去要乘幾個小時的汽車才能到達,既費時間又不舒服,而現在我要去別的地方游玩乘地鐵就能輕松到達,如果遠一點的乘磁懸浮也不過幾分鐘。
交通便捷了,那聯系怎么樣了呢?是不是還重復著飛鴿傳書的傳遞方法呢?哎,那太古老了,也太不保險了,一不小心就會丟失。瞧瞧,現在的聯系方式多么發達有電話、手機,最最方便的要數互聯網了,各種聊天工具接連問世,什么MSN啊、QQ啊……都是很受人親昵的,人們在QQ中聊天,不僅可以純粹聊天,還可以與遠在天邊的親朋好友近在咫尺的視頻聊天。親友碰頭當然有說不完的話嘍。用手打字又慢又費時,新增的語音聊天就可填補這美中不足的地方了,我們不但可以面對面聊天,還可以大家一起聊呦!
說了這么多現代科技,也來我們自己身上找找進步吧,有的人說我似乎已經沒有什么進步了。NO!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如果人本身沒有進步。,那更不可能促使社會進步。所以說人是進步了,我們人類變得更文明了,更善良了,更團結了。從以前人與人之間的視而不見變成互相問好,從以前的隨地亂扔垃圾變成主動撿起放入垃圾箱,從以前的各色各樣的地方口音變成統一的普通話。
啊,上海變了,變得繁榮興盛;大家變了,都變得容光煥發,彬彬有禮了,讓我們每個人以微笑迎接明天的上海!作文
篇六:我眼中的上海
上海是國際性大都市,它也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繁華。
今年暑假,我就和爸爸來到了這里,想來感受一下這兒繁華的氣息……
上海有許多高聳入云的建筑物,它們像一位位將士威武地聳立在那里。它們的外表各不相同,高低參差不齊,這里的金茂大廈還曾經獲得過“上海第一高樓”的美稱呢!著名的“東方明珠”電視塔也在上海,整座塔共有11個球體組成,有大有小,十分均勻!皷|方明珠”的最頂尖直插云霄,想要看到它的最高頂尖,那恐怕仰得脖子都酸了吧?
我們一看到它,就被它的氣勢給驚呆了,爸爸還由衷地感嘆到:“!東方明珠真不愧是上海的標志性建筑物呀!這非凡的其氣勢可真是無物可比!”
這里的五星級酒店也是“店羅棋布”。以前,浦東一直是一片荒地,政府為了開發浦東,沒收了農民用來耕種的田地。當然,他們也會得到相應的報酬:大多是人都選擇了收下政府所給的8000元錢,也有一小部分人得到了一棟房子?墒怯腥晦r民兄弟的想法卻很與眾不同,政府同意他們有購買一塊土地。后來,他們連湊帶借,擁有了140000元,緊接著,就在浦東開了一家小酒館。人們都說:“你們真傻,難道就沒有聽說‘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棟房!@句話嗎?”可是,他們卻仍舊堅持著自己的想法。現在,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有5億多,這座酒店也保留在原處,并且,已經發展為了一個“由由集團公司”。起名為“由由”的意思是:他們希望,種田人都能有出頭之日,田字出了頭,不就是由字嗎?
浦東和浦西是由黃浦江做界線而被分開的,現在,人們在黃埔江上建了3、4座大橋。其中比較有名的就要數南浦大橋了——鄧小平審視上海時,還親自為南浦大橋提了詞,可是,“浦”字上的一點兒卻寫到了那一橫的下面。有人猜測,那是鄧小平的筆誤;也有人認為,鄧小平是有用意的:他希望浦東能趕上浦西,于是故意寫了錯字,F在,“南浦大橋”這四個字仍舊掛在那里,絲毫未動。
當然,我們還感受了擁有閃電般速度的地鐵,那速度,真叫一個牛!在售票大廳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智能售票機——你只需選擇形成和路線,價錢和張數就會一清二楚的出現在你面前。這時,你就需要朝他那微微張開地“小嘴”里塞錢,他就會自動吐出票和應找的錢,真是方便。坐上地鐵,一眨眼的功夫就已行進一站,真有些令人不可思議!我真盼望我們鄭州的地鐵也能快點兒建好!
上海老街還保留著古香古色這一特點,房子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伤哺挥鞋F代化氣息,可謂是古現代化文化混為一體的城市。這里擁有雄偉的建筑、快速的地鐵,經濟實在是發達呀!
啊,上海真不愧是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呀!
篇七:我眼中的上海
上海,我出生的地方。這里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讓我目不暇接。浦江兩岸的建筑各有特點:浦西這里的建筑群都有幾百年的歷史,至今仍完好無損,而且各幢建筑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浦東則完全是現代化建筑,在那里我看到了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東方明珠電視塔和金茂大廈。
這就是我眼中的金茂大廈,它的高度有340。1米,面積達到1520平方米,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觀光大廳,全國首批4A旅游景點之一。在這里可以輕松觸達外灘,"萬國建筑"群落,世紀大道,飽覽如銀帶般穿梭于城市的高架道路,將浦江兩岸國際化大都市的美麗風光及長江口的壯麗景色都盡收眼底。
與金茂大廈比鄰而居的是上海的標志性建筑——東方明珠電視塔。它比金茂大廈還要高100多米,是中國最高的建筑。整座電視塔從上到下共有三個球體,中間用銀色鋼結構連接,就像一串美麗的珍珠項鏈。而它的燈光也很有特色,三個球體燈光閃亮,就連連接球體的電梯也是燈光閃爍,整座電視塔還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變幻出五顏六色不同的燈光色彩,令人驚嘆不已。
夜幕降臨,整個上海又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幕與白天大不一樣的景觀。每到晚上七點,上海所有高層建筑上的霓虹燈同時閃亮,讓人仿佛置身在星星的海洋中,勾勒出浦江兩岸現代與古老兩種,同時代表上海過去與現代的建筑群落。特別是浦東沿岸的許多現代化高樓大廈的外墻燈光非常有特色:它能根據不同的需要,打出不同色彩的圖案,甚至是各種文字標語,讓人嘆為觀止。黃浦江上各種游船來來往往,穿梭在兩岸燈光的海洋中,與兩岸的景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這就是我眼中的上海,它象征著我國的繁榮與富強;象征著我們偉大祖國的勃勃生機;象征著我們祖國強大的社會主義力量。
我從心底里對你說:"上海,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