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師報征文1000字
《中國教師報》征文
獻身教育 終生不悔
——讀“徐翠梅:留守少年的守護人”有感 “對孩子的關心永遠不變,為教育獻身的初衷至死不改”這是一位普通的鄉村教師的錚錚誓言。為此,她十年如一日地關心著、愛護著學校里的留守兒童。她就是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紫莊中學留守少年的“代理家長”——徐翠梅老師。
20xx年9月24日,《中國教師報》刊載了徐老師的事跡,也是從那一天起,我認識了這位愛心無垠的老師。11年里她擔任過學校的語文老師,負責過留守兒童的主要工作,兼任了學校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又充當過很多留守少年的“代理家長”,20xx年被評為江蘇“最美鄉村教師”。
她用老師的情、“媽媽”的愛滋養著在家庭教育中“營養不良”的留守兒童,陪伴他們度過了孤獨、叛逆的青春期,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深厚內涵,她是真正的“留守少年守護人”。在她的關愛和教育下,原本桀驁不馴、染上各種不良習氣的小亞考上了技校,成為一個擁有一技之長的陽光男孩;在她的引領下,很多留守兒童看到了農民工炎炎烈日下揮汗如雨的勞動場景,深切體驗到了爸爸媽媽的辛苦;在她的組織下,留守兒童們參加過“集體生日慶祝會”、“‘保護環境,愛
我母校’的義賣”等等多種多樣的活動,豐富了他們的課余生活,美化了他們的心靈。
因為她的默默付出,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曾深度報道了這位優秀的“代理家長”。為此,她曾在大街上遭到很多家長的“圍堵”,希望能得到她的幫助。這些讓徐老師油然而生一種快樂感、自豪感,讓這位“代理家長”更加堅定了做留守兒童的守護人,為他們撐起一片晴空的決心,這是怎樣的一種獻身教育的精神啊!
徐老師還不斷探索關愛留守兒童的方法和途經——她設立了心理咨詢室,舉辦了家長學校,每學期還至少給學生做3場心理講座,并定期召開家長會......在她的帶領下,紫莊中學的很多老師都義務做起了留守少年的“代理家長”。
徐老師“獻身教育,終生不悔”的精神不僅深深地影響了紫莊中學的老師們,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田上,讓我清醒地認識到: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教師,首先要有獻身教育,終生不悔的崇高境界。真正熱愛教育事業的人,必然以教育為快樂。一個人只有從自身所從事的事業中感受到快樂,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才能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產生進步的原動力。教師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我,不斷成長,就得有一種“千錘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的堅定的立場和崇高精神。
其次,要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崇高思想。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
尤其是當我們面對的是一大群遠離父母、孤獨叛逆的留守兒童時,我們的愛心更顯出其巨大的能量。徐翠梅老師也曾經說過“如果家庭親情缺失,再得不到學校教育的彌補,那會耽誤多少孩子的前途啊!” 做為留守兒童的教育者,我們不僅要關心孩子們的學習,更要關注他們的生活。因為只有充分關心孩子,才能讓留守兒童融入到社會的大家庭中,學會生活,學會感恩,學會擔當,真正成人成才。
另外,教育需要堅守。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徐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十年如一日,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實現為人師表、為社會做貢獻的人生目標。面對留守兒童,我們需要更多的堅守,堅守“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堅守“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無私品格,堅守“獻身教育,至死不悔”的錚錚誓言!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說過:“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廣之,我們可以說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優秀的教師。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離不開像徐翠梅這樣甘于奉獻、孜孜不倦的優秀老師們。讓我們也向這位平凡且偉大的徐翠梅老師學習吧,做一個“獻身教育,終生不悔”的優秀教師,為偉大的“中國夢,教育夢”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