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湯圓作文八篇500字
【篇一:煮湯圓】
“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湯圓……”每當讀起這首詩,我就想起去年的冬至,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吃湯圓。
那年,我和爸媽去婆婆家,能和兄弟姐妹團圓,我不禁開心極了!婆婆領我們幾個兄妹們來到廚房,看見電飯鍋里的水在冒泡泡。婆婆端起一個盤子,里面裝滿了又大又圓的湯圓,一個一個地往鍋里放,只聽“撲通撲通”幾個湯圓像小娃娃似的跳了下去,慢慢悠悠地沉入鍋底。婆婆蓋上鍋蓋,讓我們等二十幾分鐘。還不到五分鐘呢,“急性子”表弟高聲喊道:“怎么還沒熟呀!再不熟,我就一大口把它們全吃了。”我們在一旁哈哈大笑。
婆婆見我們垂涎三尺的樣子,和藹地說:“別急,我們各講幾個笑話吧。”
我們怎么有心思聽笑話呢,都注視著電飯鍋,看湯圓有沒有熟。
鍋蓋的小眼冒出了一陣陣熱氣,我們以為熟了,可婆婆卻搖搖頭,掀起鍋蓋,用筷子翻了翻湯圓,然后又蓋上鍋蓋。我們笑呵呵地聽著表弟那童真童趣的聲音。只聽表姐喊:“熟了,湯圓熟了!”我們歡呼一聲,跑到婆婆面前。只見湯圓浮在水面上,大大的,白白的,恨不得上去咬一口。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桌子旁,當婆婆將又白又大的湯圓端上桌時,我們個個你爭我搶,似乎像吃不到似的。這也怪不得我們,因為那是我們千等萬等盼來的嘛!“哎喲!”誰在叫啊!原來表妹太急,隔到牙了,我們一家人又是一陣暖和和地笑……今天,我們不僅為能和家人團圓感到高興,也為我明白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而開心。
【篇二:煮湯圓】
上個學期的一個星期上午第三節課,我們來到操場上準備上體育課,可是我們一個個拿著袋子,有許多老師都投來了疑惑的眼神,最有趣的就是體育老師了,他們知道我們這是去煮湯圓,便叫我們煮好湯圓給他們,一個人至少要十個呢!
在第四節課時,施老師把我們帶到了科學館,大家都把東西都放在了桌子上,每一組一部分人在那里負責煮湯圓,一部分人把材料準備好,等待著湯圓的來到,同學們手忙腳亂的,有的水沸騰了,可湯圓不見了;有的湯圓煮好了,有急忙找碗,施老師也沒閑著,有的要讓施老師看熟了沒,有的要老師來煮,科學教室里沒有一秒是安靜下來的。我們這組可成功了,我們的水一沸騰,我們就放入兩包湯圓,我們的湯圓可多了,我們不但湯圓多,還是最快吃到湯圓的,別的組都很羨慕我們這么快就吃到湯圓了。
最好笑的就是,我們只顧著品味好吃的湯圓,卻忘了正在煮的湯圓,我吃著吃著,一轉頭就看見,有許多泡泡往外沖,我忙叫王碩,大家都圍著鍋不敢拿起來,最后王碩把鍋蓋那了起來,許多煙像小鳥一樣到處飛,我們忙叫施老師,施老師叫我們多加點水就可以了,我們放入水,終于“小鳥”們安頓下來了,我們坐回位子有開心的吃起來。
吃飽了,就走吧!等一下,你們好象忘了什么事,那就是整理。不要認為整理很無聊,我們這組分工明確,洗地洗,擦地擦,理地理,這樣一下子就整理好了。同學們也一樣,跑來跑去。
那一節課,科學教室都是我們的笑聲!
【篇三:美食溜溜球——煮湯圓作文】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又到元宵節了。今天,我親手做了一回煮湯圓,可好吃了!
今天早上,我覺得沒事做,便開始煮起湯圓來。
我先打開冰箱,從里面拿出了一包“五豐寧波湯圓”放在碗里,那湯圓十分硬,如果咬上一口,你的門牙就會自動從牙根里“跳”出來的。打開煤氣灶,在鍋子里倒入兩大碗水,蓋上鍋蓋,再耐心地等上幾分鐘,忽然,鍋子里傳來了“咕嚕咕嚕”的聲音,后來聲音慢慢地變成了“吱吱吱……”的聲音。我三步并作兩步地跑過去一看,哦!原來是水開了,我把湯圓一個一個沿著鍋邊往下滾。放下湯圓后,水面立刻恢復了平靜,我又耐心地等待著,過了一會兒,我又打開鍋蓋一看,有的湯圓直挺挺地浮在水面上,好像浮在水上的人一樣;有的沉在水底不肯上來,像幾個潛水員在水底找寶藏呢!還有的跳上跳下,好像在表演“水中芭蕾”。
我記得媽媽說過,湯圓全部都浮起來才算熟,于是我再次蓋上鍋蓋,耐心地等待著,第三次水開了,湯圓全部都生活在水面上,沒有一個沉在水底。
我見了,迫不及待地把湯圓盛入碗里,咬上一口,皮又嫩又滑,餡又香又甜,我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不由地想到老舍的話:“勞動最有滋味”。
【篇四:煮元宵】
今天早晨,媽媽有些不舒服,爸爸又在睡懶覺,我只好做早飯了。
我先把“游泳池”里的水放好,放在電子爐上開始燒水。一會兒,“泳池池”里的水發出了“咕嚕”“咕嚕”的聲音,水沸騰了!該把“游泳員”放入“游泳池”了。“游泳員”們個個好象剛從北極回來,一個個都渾身冰涼冰涼的,一見到熱水,他們就爭先恐后的跳進去,好象想痛快的洗個熱水澡。一會兒熱水就迷住了我的眼睛,我看不到他們了。我急忙用筷子攪了攪,原來躲藏在水底的“游泳員”,以為是漩渦來了,便紛紛東躲西藏。淘氣的他們還故意往外潑水,濺了我一身,“好燙!”我大聲喊道。中火五分鐘后,我耐心的等待著“游泳員”浮上來上鉤。慢慢的它們一個個跳躍起來,全都浮在了水面上,黑胖胖的臉也露了出來,你看!一個個肚子鼓鼓的,好象因為水性不佳,喝了很多水一樣。我連忙用“網”把它們撈了上來,輕輕地放入碗里,聞起來香噴噴的,真想一口吃完呢!我用勺子輕輕的舀起一個,吹了吹,咬了一口,甜滋滋的,味道好極了!
我叫爸爸媽媽來吃元宵。他們嘗了一口,直說:“真好吃呀,真好吃呀,你看我們的寶貝女兒也會做飯了!”我聽了后,開心的笑了。
原來勞動真快樂呀!
【篇五:第一次煮湯圓】
放假了,媽媽買回了一些湯圓,我見了很想來煮一煮,我便用我那能說會道的小嘴兒說服了媽媽。
開始煮了,我先把開水倒入鍋中,沒過一會兒我就打開鍋蓋,看看水有沒有開,可是等了好久都沒有開,媽媽走進來對我說:“你不要老打開鍋蓋,那樣熱氣都逃掉了,水當然燒不開了。”我聽了說:“哦,原來是這樣。”于是,我就走進房間看書去了,不知過了多久,我打開鍋蓋一看,水都快燒干了,我立刻加了點水進去,因為我怕又燒干,所以我就在旁邊看這。
過了一會兒,水終于燒開了,我接二連三的將湯圓倒了進去,因為我已經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所以我不會經常打開鍋蓋,就在旁邊看著。水又燒開了,我打開鍋蓋一看,發現兩三個湯圓都“裂開”了“肚皮”,就像一鍋黑水,因為我少加了一次冷水。我聽媽媽說應該要用勺子輕輕的把湯圓分開,并且加冷水那樣就不會燒破、不會粘在一起。我用勺子把湯圓一個個分開來。
可是那些不聽話的湯圓還是“肚皮”碰著“肚皮”,就像一對好朋友一樣。又過了一會兒水再次燒開我又倒了一點兒水,就等待大功告成。燒好湯圓以后,我給媽媽嘗了一點兒,媽媽覺得沒什么,但我覺得有一種特殊的意義。經過這一次練習,我發現我的動手能力比較差,常言到“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我會做的更好。
【篇六:煮元宵】
今天我做完作業,媽媽剛好買回了一些元宵,我便爭著要去煮,在我的“三寸不爛之舌”的軟磨之下,媽媽終于答應了。
說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揭開鍋,放好水,合上電閘,等待水燒開,我隔三差五地掀開鍋蓋看,可那水偏和我做對,就是不開,“不要心急,熱氣都被你放掉了,水當然開不了”。媽媽探進頭來提醒我。“哦,原來如此”。我便去看書了。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哎呀,我的水!”,等我沖到廚房,鍋里的水都快燒干了,沒辦法,我只好又加了點水,繼續燒。這回我不敢離開鍋,只好在鍋旁邊耐心地等待。等了好久,水燒開了。我把元宵“嘩”地全部倒下去,才想起書上寫的要輕輕地放下去。我頓時泄氣了。不過,那些元宵倒挺結實的,只破了幾個。“沒辦法,聽天由命吧”。我嘆了口氣,按照書上所說的用勺子輕輕地把元宵推開,可是那些不爭氣的元宵卻一個個“列開”了肚皮。
水開了,我把火調小,又加了些冷水。元宵里的餡全露了出來,成了一鍋黑水。沒辦法,干脆將就著煮吧,待水一開,我便大功告成了。
“媽媽,開飯了”。媽媽看見我的“杰作”,笑得前俯后仰,而我卻覺得它們有獨特的味道。
通過這次煮元宵,我認識到我的動手能力太差,“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只要我繼續努力,就一定能煮出好吃的元宵。
【篇七:煮湯圓】
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嘗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全家一起下樓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劉一凡,我倆一起去放焰火。我拿著一個最大的“金椰子”禮花,用香把禮花點著了,看見一朵朵美麗的“茶花”沖上天空綻放了,我和劉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個超大型的“飛毛腿”,只見那好似流星劃過天際,放射出五彩光芒,飛遠了。接著又放了手搖花、花籃、降落傘……
最后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著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今天我學會了煮湯圓的常識,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樂。我夢想每天都是元宵節那該多好啊!我期盼著明年的元宵節……
【篇八:煮湯圓】
我并不是一個愛睡覺、愛偷懶的孩子,然而要我幫大家煮湯圓,那真是一件比挨二十大板還難受的事,但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其實,那不過是一件容易做的事。那天早上,媽媽叫我煮湯圓,我不高興地說:“我不會煮,我不想煮。”媽媽說:“你為什么不來試試?”我更不高興了,說:“我不試。”媽媽想了想,說:“你煮完湯圓,我給你一元錢,作為你的勞動報酬。”想起了錢,我一下沖進了廚房。
媽媽說:“先把水放在鍋里,再把鍋端到爐子上,打開火,就可以了。”我一步一步的做,終于把媽媽說的話做完了。過了一會兒,我看見鍋蓋邊在冒氣。我跑過去,打開蓋子一看,水在使勁翻滾,我問媽媽:“為什么水在不停地翻滾?”媽媽說:“因為水開了,快把湯圓倒進去。”我把湯圓倒進去后,就耐心地等著,大約過了五分鐘,我揭開鍋蓋一看,湯圓浮起來了,就問媽媽:“湯圓好了嗎?”媽媽說:“是的,可以把湯圓撈起來了。”
我把湯圓撈起來后就開始吃了,媽媽覺得我煮的湯圓很好吃,吃完湯圓,媽媽給了我一元錢,我高興地跳起來說:“我明天還要煮湯圓。”
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從此,我愛上了煮湯圓,也喜歡動手做家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