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校園
廉潔是指做人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不貪圖公共物品和財產。我們可以從課內外閱讀中知道:古往今來,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兩袖清風、為民辦事的清官和好人,如海瑞、焦裕祿等,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的故事久久傳頌。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廉潔永遠是時代的主題。 我們生活在美麗的校園中,那么,我們校園里的廉潔文化又是什么呢?也許有的同學認為這只是一種社會風氣,與我們小學生并沒什么關系。其實不然,校園的廉潔文化也包括奉公守法、勤儉節約,誠實守信,自省善改,正直知恥、自律自強。簡而言之:我們應營造廉潔、誠信、節儉的好風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我們的健康成長奠定一份結實的基石。
廉潔故事“公儀休拒收禮物”還記憶猶新。校園是一方靜土,但偶爾也因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做出一些違背校規的事情,如;考試抄襲、群打群鬧、弄虛作假……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匆匆……”這是一首歌頌老師的歌,也的確是老師的真實寫照。你看,從校長到班主任及各科任課老師,他們無不是淡泊名利、清正廉潔、樂于奉獻。我們的老師總是那樣的默默無聞,是我們每位學生做人和學生的榜樣。
記得毛主席守信還書”的故事,做為一個仍守時還書,我們更要遵守社會公德,誠信做人。做到講文明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辛勤的耕耘,父母的哺育和國家的培育。
作為一名小學生究竟該如何節儉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不亂花父母給我們的零花錢,不要攀比,不要追求所謂的名牌;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養成艱苦樸素、勤奮上進的優良品質;要充實自我,努力學習。
親愛的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廉潔、誠信、節儉的好風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廉潔文化才會在我們的校園生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