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作文400字
人到死的時候什么都得放下,生前該干什么,就得干的轟轟烈烈。 沒有舍得與舍不得,有多少人趴倒在奮斗的路途中,卻對死亡一無所知。
如果要知明天要死,那他們的信念就極其崩潰,就像醫生不輕言病人即將死一樣。如果感嘆生命如此之美好:女神如何的美,語言如何的美,哥特式教堂如何的美,俄羅斯的白樺林,美國的夏威夷,佛得角的海洋如何的美,真正的一所房子,面朝著大海是個什么樣子?西藏的圣山圣湖賦予的名字到底有什么意義?人所賦予存在的名字的什么意義?對未知世界的種種想象為何恐懼?宗教描繪死后的世界與人生前罪惡的審判又什么警示作用? 我們不是抱著極大的熱忱及努力和希望,為現存世界的美麗,為享受這現實的文明,為一個個夢想而活的如此的朝氣精神嘛。倘若想象一旦破滅,藝術的造血能力下降,所有的東西都成為前人的復制品,搞的自己似苦行僧,這是莫大的悲哀。
我為此不繼續接受中國的再教育也有這部份原因,為月亮保留一份神秘色彩吧,為自己喜歡的女神保留一份神秘色彩,越接近現實越趨于失望,探索是夢想持續的動力,但萬不可攪醒它。印象畫派梵高的《星空》,中國遠古美麗的神話傳說,一切魔幻小說,科幻小說都是前人后人藝術想象力的創作,我深深地為這些藝術家精明的構思折服。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不愧為偉大的人文主義者,活的不明不白,說死即便死又有多少啟示及意義呢?魯迅以為祥林嫂、阿Q、華小栓、潤土。《傷逝》,《明天》故事中的主角之死,劉和珍君,楊德群烈士的死對當時的中國都沒有多少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