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得了合作的作文
每個人都會偏向自己,希望自己比別人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合作的收獲會更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懂得了合作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篇一:我懂得了合作的作文
“獨腳難行,孤掌難鳴。”每當我看到這個名言,我就會想起那天的事情,更讓我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有一次,學校舉行手抄小報評比。老師將我們分成三人一個小組,要求我們兩天內完成。我和蔡鼎宇、水佳炎在一組。我想:一張手抄小報還要三人合作完成,真是沒有那個必要,我自己就能做成功。中午回家,我一個人忙碌起來,可是不管怎么畫都不好看,我開始不耐煩了。到了學校,看到其他小組的同學都在做:有的在設計版面;有的在剪裁精美的圖片;還有的在一絲不茍的抄寫……我們小組的其他兩人也在忙碌著。是啊,有時候需要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啊!我也上去幫忙剪裁起圖片來。這時,上課鈴聲響了,我們就把手抄小報的材料收了起來。放學前,我們做了分工:我負責設計版面和抄寫,蔡鼎宇負責畫畫和剪裁圖片,水佳炎負責找資料。
放學回家,我先找來報紙,認真的研究報紙版面的設計,又在稿紙上畫了一個又一個,不好看就再做,經過將近一個半小時的努力,一張讓我非常滿意的小報的板塊設計完成了。
第二天,在美術課上,我們把自己準備的材料組合在一起,不到四十分鐘,一張板塊搭配合理、設計美觀、抄寫認真的手抄小報就做好了,非常漂亮。我們將自己的作品交給了老師,后來在學校舉行的手抄小報評比中還獲得了四年級組一等獎。
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不管一個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和更有力。我從做手抄小報這件事情中吸取了一個教訓:人不可以驕傲自大,也知道團體的力量是多么的強大。更讓我對“獨腳難行,孤掌難鳴”這個成語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篇二:我懂得了合作的作文
每個人都會偏向自己,希望自己比別人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合作的收獲會更大?
在叢林里,蜜獾和導蜜鳥常常相互合作,共同搗毀蜂巢。野蜂的巢在高樹上,蜜獾很難找到,而導蜜鳥目光敏銳,一旦發現樹上的蜂巢,就發出“嗒嗒”的聲音提醒蜜獾。蜜獾得到信號,便匆匆趕來,爬上樹咬碎蜂巢,趕走野蜂吃掉蜂蜜。等蜜獾吃完后,導蜜鳥就去享用蜂蠟。
他們真是一對好搭檔。其實所謂的叢林法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也不都是這樣,動物們也可以像蜜獾和導蜜鳥一樣互相合作,共同生存。人類也是如此。
我和妹妹經常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小到看什么電視節目,大到外出去哪玩,都能引發一場“戰爭”。
一天我陪妹妹玩,我們又發生了分歧。一開始,我要玩藏貓,可是妹妹要搭積木,由于她比我小,所以我只好讓著她,跟她搭積木。妹妹要搭成方方正正的高樓,而我要搭成尖頂的歐式建筑,我們針鋒對麥芒,誰也不讓著誰,就自己搭自己的。我心想著趕快搭完讓妹妹看看是不是尖頂的更好看,妹妹也飛快的搭著,不一會積木就用沒了。
我們都守著自己的半成品苦惱著,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把我們的想法結合在一起,中間搭一個尖頂的,兩邊再各搭一個方方正正的。妹妹也同意這個主意,我們就你一磚我一瓦地搭起來。很快我們的“樓”就“蓋”好了,沒想到比單著搭更好看,妹妹也很喜歡,把那個“樓”擺了一個星期都沒拆。
從那以后,我和妹妹的爭吵便少很多,每次我們意見不合的時候,我就會把兩個方法中和一下,得出一個更好的兩全其美的辦法。漸漸地,我學會了與妹妹合作,與同學合作,與父母合作……
愛默生說:“有個從遠古時期流傳下來的寓言,他含帶著意想不到的智慧。說是在創世階段,眾神把‘人’分成了‘人群’,以便以后人能更好的照顧自己;這好比一只手分成五指之后,手的用處就會更大。”
我們這個時代更應認同這個寓言,隨著技術飛速發展,隔行如隔山,分工日益明確。不管要完成什么任務,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合作永遠是我們最正確的選擇。
攜起手來,互相信任,各盡所長,合作共贏。我學會了合作,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