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靈在閱讀中悄然成長作文1000字
隨著新教育實驗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閱讀之重要性。閱讀不僅走進校園,而且成為一種時尚,走進每個家庭,走進每個家長的心里,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可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呢?身為一個母親,從孩子的讀書經歷中得到些許啟示。
早在孩子一兩歲時,孩子對毛絨玩具非常迷戀:天線寶寶系列、芭比公主、海綿寶寶、哆啦A夢……令她愛不釋手。地攤邊、超市里一看就是幾個鐘頭,每次都是我連哄帶騙才能把她帶走,家里的玩具盡是各種各樣的洋娃娃。為了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給她買了平生第一本書——看圖識字書。當孩子看到這本書時眼里放著異樣的光芒,至今讓我難以忘懷。孩子每天一頁頁翻著,一遍遍看著,嘴里還不停地問著:“媽媽,這是什么寶寶?”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認識了彼得兔、光頭強、湯姆布里布、瑪卡巴卡……孩子對童話人物的癡迷感染了我,也讓我走進了童話世界。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好奇心也在不斷增加:“媽媽,這是誰?它的媽媽是誰?它是干什么工作的?它生病了怎么辦?”為了回答她的問題,我不停地在手機上搜索資料。“媽媽,為什么不給光頭強裝上頭發,裝上是不是更好看?小矮人那么小怎么能把貨物裝上車?要是把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放在一起就好了,讓她們認識,不是都不孤單了嗎?”……閱讀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孩子的小腦袋里充滿了豐富的想象。
從那時起,每次路過賣書的地方,孩子總會停下來翻閱各種書籍。一次偶然的機會,孩子看見了迷宮書,一連買了十幾本,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開讓我給她讀。不到一天時間,我們就將十幾本書全部讀完。盡管如此,她還是每天讓我陪著一遍遍地讀著,我心中暗喜:以后不愁孩子不愛讀書了。
孩子一天天長大,她對書的熱愛不變,但是興趣發生著改變。逐漸孩子愛上了《唐詩宋詞》《人物傳記》《十萬個為什么》等書籍。盡管孩子還沒到入學年齡,可對書的興趣愈來愈濃。只要孩子感興趣的書,我毫不吝嗇,悉數購回,每天陪她一遍遍讀著,樂此不疲。
當我發現同齡孩子都看童話書時,我納悶了:是否該給孩子也選擇童話書、寓言書、勵志方面的書呢?經過短暫思考后,我自作主張,給她買了《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女孩故事》,誰知女兒連一本都沒聽完就不想聽了。我想:堅持下去,孩子就會被書中的故事所吸引,興趣是培養起來的。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孩子一看到書就愁眉苦臉,總是找借口不想聽。“強扭的瓜不甜。”看到曾經對書那樣癡迷的孩子,現在卻一句也聽不進去,我只有放棄。
后來,孩子學了拼音,為了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和拼讀能力,我又專門買了注音版的繪本書籍,每天讓孩子拼讀和親子互讀。說真的,孩子拼讀能力并不差,就是不愿讀書,每次都是淚眼婆娑,撅著小嘴,極不情愿地拼讀著。有人說堅持21天的重復就會成為習慣。為了幫孩子養成習慣,我堅持著……誰知堅持了一段時間,孩子到了書店,連其他書籍也不愿意翻閱。看到孩子這個樣子,我不止一次問自己:“是我做錯了嗎?難道真的是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我又一次帶孩子來到書店,并對孩子承諾:選擇你喜歡的書,我不再干涉。孩子欣喜若狂,一下子抱回《海底動物大密探》《海底小縱隊》《大耳朵圖圖》等大大小小十幾本書,興奮地邊走邊看。看到孩子又一次沉醉于書中,我笑了:原來孩子不是不愛書,而是愛自己感興趣的書。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事實告訴我:閱讀首先使孩子好之,進而樂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閱讀有了興趣,就會產生極大的熱情,就會將家長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才會把閱讀看作是一件樂事,從而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