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記憶作文700字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人每天都要吃三頓飯,每頓飯吃的是什么估計記不起來了,但相信餐桌上的記憶都是無法抹去的。
幼年
兒時的事,大多不記得了。但媽媽教我吃飯卻記憶猶深,相信小伙伴們也不會忘記。這是人學會說話、走路以后的又一個難關(guān)。兒時的我調(diào)皮的很,記得媽媽那時教我用勺子,我總是拿不穩(wěn),一勺東西等送到嘴邊,已所剩無幾,急性的我急得哇哇哭,“我不用勺子了,我讓媽媽喂。”我喊著。
童年
童年餐桌上的記憶是向媽媽訴苦。講講在學校里發(fā)生的事,以及和小朋友發(fā)生的爭執(zhí),聽著媽媽的安撫,一會就把學校發(fā)生的不開心的事忘到九霄云外。那時我大概上小學一、二年級,我對新鮮事物接受的比較快,所以那時對什么都很感興趣,在餐桌上滔滔不絕地講著在學校發(fā)生的事,爸爸媽媽也很高興,他們?yōu)槲也坏钟|學校而感到高興。
少年
到了我上四五年級時,學習壓力陡然增加,加上青春期的提前來到,我與爸爸媽媽的“戰(zhàn)爭”不斷爆發(fā)。絕大部分是因為學習,有時因為媽媽的攀比,誰誰家的學習好、習慣好、聽話,我一聽這就煩了,我是我,干嘛和別人比來比去。有時我們會陷入冷戰(zhàn)狀態(tài),誰都不理誰,但終究血濃于水的親情,我們誰都不會先說話,但臉上的拘謹、尷尬,這時只要誰“咳”一下,我們就會笑了起來,把幾天的不愉快也忘了。
有時我們也鬧過大矛盾,但母子沒有隔夜仇,過了一天也就忘了,該怎樣還怎樣。
青少年
上了初中,學習壓力再上一個新臺階,餐桌上的歡聲笑語也少了很多。每頓飯都吃的緊緊張張、匆匆忙忙,怕遲到,怕晚睡影響第二天的功課,只有禮拜天的餐桌上還能找到兒時的記憶。
餐桌上的記憶有好有壞,有笑語有熱淚、有愉悅有悲傷、有興奮有哀愁。但都是記憶深刻、難以磨滅的,是回蕩在腦海無法遺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