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1000字
在二十一世紀,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使得越來越多的智能產(chǎn)品出現(xiàn)于世人眼前——動動手指就能隨意上網(wǎng)的手機,更加輕薄以便于攜帶的電腦,可以用來打游戲的手表……個個都是功能全面到令人驚異。而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展,人們也漸漸沉浸于網(wǎng)絡的世界中不能自拔,幾乎是一有時間就拿起手機開始網(wǎng)上沖浪。在公交車上、地鐵中、甚至是車來車往的大馬路上,你都能看見大片大片的“低頭族”。這使得我們的生活被分割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碎片,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tài)與認知。
碎片化的閱讀是影響我們較大的一個因素。短小的文章固然方便了人們,使我們能夠更快地去了解一些東西,但是長期下來,會使我們不愿意去讀長篇的文章——大腦都習慣去閱讀淺顯易懂的段子式文體了,哪里還會愿意去理解那些長長的、需要去思考理解的長篇文章呢?于是乎,大家就都成為了“標題黨”。同時,碎片化的閱讀還會潛移默化地使我們的思維簡單化、扁平化,從而下意識地回避那些復雜又難以理解的信息,并削弱了我們的綜合理解能力——這大概就是為什么我們在英文考試最后的閱讀理解題中會失分得如此嚴重了。
閱讀的碎片化,也進而導致了知識的碎片化。試問,當你遇到一個無法解開的難題時,你最先想到的解決方法會是什么呢?大部分中國人的第一反應會是上百度搜取答案。然而當你輸入了關(guān)鍵詞,并按下Enter鍵后,呈現(xiàn)在你面前的將會是上千個魚龍混雜的回答——這其中有正確的答案,有錯誤的答案,也有偽裝成正確答案的錯誤答案,甚至會有與之毫不相干的廣告——這些信息揉雜在一起,真真假假難以分辨,常常給予人以錯誤的觀念。而且由于常年的碎片化閱讀體驗,人們都不會去思考這些答案是否可靠,僅僅只是瀏覽一遍,然后照抄不誤。曾經(jīng)有一次,我遇上了一道極難的數(shù)學題,在費盡心思將其做完后,我去尋求了“百度作業(yè)幫”的幫助(只是想要驗算一下),卻發(fā)現(xiàn)我的答案和作業(yè)幫提供的答案根本對不上號,并且又連續(xù)看了四個人的解答,皆是如此。于是我仔細比對了我和它的解題過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第一個解答中有一個小小的方程解錯了,而之后四人的解答也是如出一轍——全是跟隊形的。他們連檢查都懶得檢查!
現(xiàn)代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的交流方式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從最古老的書信來往,到近代的電子郵件,最終發(fā)展成為現(xiàn)在的twitter、貼吧、QQ、微信等網(wǎng)絡交流平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正變得越來越便捷。但事實上,人們面對面的交流卻越來越少——聊了還沒幾句,兜里的手機便發(fā)出了“叮叮”的提示音:微信又有新的消息了,便趕緊拿出來看,生怕自己錯漏掉什么,哪怕那只是一串省略號。由此可見,社交方面的碎片化也在默默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呢。
這些變化已經(jīng)切切實實的發(fā)生在我們身邊,我們無法否認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給我們帶來了購物的便利,溝通的自由,以及大爆炸般迅速的信息共享。甚至人工智能阿爾法狗也打敗了圍棋高手,刷新了我們對于AI的認知。我們要做的是如何適應這個時代。碎片化的時間,如果能合理利用,加總起來就是大把的時間,真正應驗了那句“時間是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是會有的”。碎片化的信息,我們?nèi)绻芑ㄐ乃既跁炌,思考驗證,整理分析,就能隨時從知識的海洋中撿拾到美麗的珍珠。我們要么淪為碎片化時代的奴隸,要么把碎片化時代變成手中的利器。你,會選擇成為哪一種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