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800字
每當身在那些木橋古鎮,領略著獨屬于中國的的古色古香,我總是在幻想著迎著微風細雨在古橋上遙望遠處朦朦朧朧的亭臺樓閣若隱若現、有感而發吟詩一首;在四方桌前沏上一杯清茶、領略墨色書香;在清冷月光下靜坐于湖邊,望著如鏡般的湖面靜影沉璧波光粼粼,揚手輕撫古琴揍一曲琴殤。
古時候的百姓,為的就是一種享受慢節的生活。而在當下,這個網絡科技發達,高速公路密密麻麻地鋪天蓋地,大街小巷上陌路人各自行色匆匆擦肩而過,從此導致了現如今已習以為常的碎片化生活。
為何稱之為碎片化生活,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個整體拆成各個零碎的部分。譬如說,古時的人通常都是將一整本書讀完,細細品味其內涵。而現代的網絡科技時代,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上,各種小段文章如碎片一般將人們的生活填滿。
再比如說現在人手一個的微信,在曾經沒有手機信息的年代,大多都是飛鴿傳書。而現如今,來往的短信都是以"短"著稱,有些時候甚至只有一個符號。
碎片化生活,往往是忙碌的。正因為如此,各類繁瑣的事情才會將原本完整的生活沖得支離破碎,從而形成碎片化的生活。而長期過著這種生活,難免會有不少人覺得乏味枯燥,失去對生活的信心與希望。
而當我們遇上碎片化生活,比如說現在年輕人都喜歡刷的微博。在國外,在我們中國人作為"低頭族"的同時,那些外國人卻是人手一本書,雖也是低著頭,但情趣與層次卻大不相同。與其用分分鐘讀一小段吐槽的文字,還不如靜下心來沉靜于書香之中,也可陶冶自己的情操,拓寬課外閱讀量,成為一個真正有知識、有內涵的人。
記得以書信來往的人,都稱之為筆友。而手機微信騰訊等發達的同時,筆友也隱去原本的名字而被世人叫做"網友"。而這樣的變化,到底又存在著什么意義?
碎片化的生活,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習慣。而在這種世事紛擾不斷的年代,又有是否有人想過如何將分崩離析的生活將其拼湊成完整的、更有意義的一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