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閱讀于我們的影響作文1000字
現如今,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如同一張紙,在高科技的強烈撞擊下,粉碎成無數個小碎片。而正是這些小碎片構成了我們碎片化的學習、碎片化的購物以及碎片化的閱讀。
在這個科技新興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充斥著這樣幾個詞: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我今天所要論述的主題——碎片化閱讀。
碎片化閱讀對我們的影響無非兩個方面,正面與反面。正如一枚硬幣,具有兩面性。而在我看來,碎片化閱讀給我們帶來的益處多于弊端。
碎片化閱讀帶給我們最大的好處無疑是擴充了我們所獲得的信息量與知識面。這就是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不去選擇閱讀報紙而是去刷屏、點贊。
相比較報紙,手機上的新聞簡潔精煉,對于長期看手機的人,可能兩分鐘就可讀完一整篇,但是,似乎有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人花短暫時間得到的信息,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跡嗎?就像鄭板橋《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中所提“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也就是說,碎片化的閱讀比較適合于一些小篇幅文章。
其次,碎片化閱讀給予人們更多選擇。對于報紙來說,你可能花了錢卻只能看到自己不感興趣的新聞,而你真正喜歡看的類型報紙上卻無法一一羅列,因為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出版社無法一一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然而,網絡新聞就不一樣了,就比如說我爸,他喜歡看“一點資訊”,這是一個新聞軟件,我爸著迷于軍事方面,所以他可以篩選看的內容,先選擇“軍事”板塊,再根據大標題,挑選出自己感興趣的加以閱讀。
而且,碎片化閱讀似乎更加便利。手機攜帶方便,這是出門必備品,走在路上,隨時隨地都可以關注新聞,你總不可能走到哪兒都捧著報紙看吧,先不說報紙上的字體小,假如刮風或者下雨,又如何看報紙呢?
益處有三點,那弊端有多少呢?
第一,碎片化閱讀會讓人們忽略很多小細節,給他人造成麻煩。在地鐵上,在排隊時,在各種場合,都能發現碎片化閱讀者,他們是碎片化閱讀的鐵桿粉,他們用各種短暫的時間進行短暫的閱讀,先不說這種行為的對錯,因為是非本就是相對的,而且我自身也是贊成碎片化閱讀的。但是他們帶給別人帶來的影響確實存在。讓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小姨開車,看到紅燈,她本能地停下,然后本能地掏出手機回條微信,刷刷屏,突然后面有喇叭聲傳來,才發現已經綠燈,她本就是新手,一聽喇叭聲,就有點緊張,結果車就熄火了,再重新啟動,綠燈都快過了,給后面的車輛帶來不便。所以碎片化的閱讀者們也要分場合閱讀。
第二,碎片化的閱讀容易讓人舍本逐末,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為在短暫的時間內,想要透徹的了解事物本質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們對于信息的了解,只停留于片面如同管中窺豹。所以碎片化的閱讀帶給我們僅僅是一眼即過的內容而已。
簡略地說,碎片化的閱讀在我理解主要優點有3條,主要缺點有2條,但我個人還是比較支持碎片化閱讀的。
碎片化閱讀帶給我們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好是壞,這是我們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渡期,因此,選擇碎片化閱讀還是拒絕碎片化閱讀,都是大家的選擇,我依舊保持我的觀點——碎片化閱讀帶給我們的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