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生活對人們真的有利嗎作文1000字
碎片化的生活悄無聲息地融入了每一個人的生活,在每個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加上一個叫做”碎片化”的修飾詞,似乎聽起來更加酷了些,可是這又是否僅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緣由呢?
碎片化的生活就好比是無線局域網,雖說看不見,卻又總是在身邊充斥著。或者可以說,是我們本身把生活變得碎片化了。公交車上,馬路上,地鐵里等無不充斥著碎片化的生活,低頭族比比皆是,互聯網儼然成為了世人溝通交流、獲取信息、娛樂玩耍的主要產物,被其左右著。我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總是愛在寫作業的時候翻看手機。不管有沒有人找我,我都喜歡看看這看看那,偶爾看累了又想玩玩游戲。玩游戲的時候心里驟然會升起一絲罪惡感,因為沒有好好完成作業還玩得起勁,可漸漸地愉快代替了罪惡。
反正,碎片化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了啊。
我在兩個小時里動了半頁作業,玩了四五把游戲,看了不少視頻。時間的流逝我感受得很透徹,可手中就是放不下那手機,更收斂不了我那碎片化的思緒。然而,該做的始終得做,作為學生還是應以學業為重。可是,最應該學習的時間被我拿去做不同的娛樂活動了啊。于是,我只能動用寶貴的睡眠時間。可是我也知道,基本上周一到周五沒有能補覺的一天,只能在不斷的循環中輪回著因果。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有的時候每一件事都會變得雜亂無章。心理素質差的人見了就頭大,看著一摞要做的工作深深的感到一種崩潰感。可是,似乎就算沒有那么多事做也一樣能使心情煩躁。事很少的一天休息日,往往是使人高興的。于是,許多人選擇窩在家里看看視頻聊聊天,困了累了還能隨時打個盹,很是愜意。可是一天下來沒干多少事,卻發現并沒有想象中那么舒暢,感覺玩得疲乏,看得勞累,睡得困倦。明明是自己愛干的事,卻被自己過得如此之累。休息日似乎沒有盡到休息日的義務。但實際上,并不是所謂休息日的錯,僅僅是我們把生活變得碎片化。生活變得應接不暇,人也過得渾渾噩噩。
碎片化的生活使人無需邁出家門、邁出國門就能獲取各類信息,方便至極,使人愉悅。然而,它也會讓某些人的生活工作變得失去節奏,若要改變,只能通過自己。我不想被碎片化的生活給束縛,我努力想去擺脫這種束縛,但現實卻是殘酷的,好比當今的時代又怎能離開互聯網一樣,人們在無奈中不斷的做著選擇————遠離或是接受,周而復始,難以決斷。但是,萬事萬物的惡源終究得有方法來加以根治。所以,我們應懂得在適當的時間里放下手機,靜靜體驗生活,學會舍得,完完整整地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讓生活碎片化。這樣,才能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