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1000字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能影響并改變一切的,是我們遇上的碎片化生活。
有些人不懂,碎片化指什么,我們的生活每天很充實很完整,怎么就像鏡子摔碎了一樣變得碎片化了呢?不妨舉個例子,在和家人聊天時,或在忙于某事時,手機響起,大多數(shù)人都會第一時間拿起,來回好幾次,事情就這樣碎片化了。
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購物來說,現(xiàn)在最流行的就是網(wǎng)購了。原來,人們總是要走出家門,去超市商場購物街來一次性購置那些需要的物品與衣物穿著。而現(xiàn)在,大家都足不出戶,想到什么就到網(wǎng)上買什么,一付款,只要坐等送貨上門。
這樣確實方便了人們,也讓大家更輕松地買到商品,但這種碎片化的購物真的很好嗎?當(dāng)然不是。網(wǎng)購并不用制定什么計劃,有時逛著購物網(wǎng)站看見喜愛的東西,不管自己是否需要,就二話不說加入購物車,一來二去,反而花了很多錢在無用的東西上。這會使人們變得沒有計劃性,往往只是憑著自己的一時沖動去意氣做事而不計后果。
作為一個學(xué)生,缺少不了閱讀的必要。而隨著電子書的發(fā)展,那些報紙雜志逐漸被人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等軟件提供數(shù)不盡的新聞熱點,想讀什么文章,一輸入關(guān)鍵詞便跳出幾十萬條搜索結(jié)果,方便簡單。只要你想閱讀,拿起手機,就可開始。
而這樣的碎片化閱讀,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名詞——“低頭族”。走在路上,時不時有一個低著頭看著手機的人擦身而過。這樣是十分危險的,電視中時常有關(guān)于低頭玩手機而釀成的慘劇,失去性命的人不在少數(shù)。再者,雖然閱讀的很多很廣泛,但卻忽略了深度,往往只能讀到皮毛,泛泛了解,不能擁有更深層次的思考與體會,起不到什么大作用,閱讀是無效且又浪費時間的。古代的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閱讀《周易》,一本書翻來覆去許多遍,深刻理解其中含義,鄭板橋在《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中提出讀書要有選擇地精讀,而不是什么都看一遍。現(xiàn)在的碎片化閱讀,不正是與之相反?
約翰·列儂曾說:“人不能改變自己,就去改變世界。不能改變世界,就去改變自己。”碎片化的生活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不被它所牽引所影響。手機消息提示音響起時,你可以選擇不去管它,等做完這件事后再去查看;與朋友聊天,有不是緊急的電話進來,你可以先掐斷,等空閑時間再撥回;網(wǎng)購時,你可以先想一想需要什么,有一定計劃地去購買……
碎片化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帶來了從前所沒有的便利,也證明了科技發(fā)展的巨大進步,但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它也改變了人們原本擁有的好的習(xí)慣,增加了一些對我們無益的事物。但我們只要做好自己,不讓碎片化影響自己,生活會更好。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遇上另一個全盛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