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記憶作文1000字
小時候愛聽一首歌,歌名已經記不起來了。但清清楚楚地記著其中的一句,也是最喜歡的一句:“磨剪子嘞——鏘菜刀——”。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喜歡——我小時候經常這樣,挺奇怪的。小時候非常非常喜歡聽這首歌,每天都要聽兩三遍,起床聽,中午曬太陽的時候聽,晚上睡覺了也要聽。
有一次到鄉村去游玩,站在將要收割的金色麥田旁邊,感受著柔和而又溫暖的、同樣是金色的陽光,與暖風。突然聽見從鄉村里隱隱約約傳出一句老頭唱的歌謠:“磨剪子嘞——鏘菜刀——”,從此我就記住了那句隱隱約約的歌謠、鄉村和那一片將要收割的、翻滾著金色的麥浪的麥田,以及那同樣是金色的陽光與暖風。
過了好些時間,一年夏天,我在姐姐家玩,想歇息了便打開陽臺的窗子,曬著太陽往樓下看。忽然,我又聽見了那句歌謠“磨剪子嘞——鏘菜刀——”,同樣是位老頭唱的。我努力探頭往發聲源那里望,但是沒望見一個人,更別說唱歌的老頭了——因為那里有一片枝繁葉茂的樹林。于是,這段記憶也被鍍上了一層金色。
現在,每當耳畔響起“磨剪子嘞——鏘菜刀——”的歌聲時,我總會放下手頭的事情,迅速打開窗戶,一邊聽,一邊尋找唱歌的老頭。雖然我總找不到,但是我相信我會找到他,因為我聽到的是那么熟悉的歌謠!
其二·綠洲
過去,姥姥家的樓底下有一片綠洲,那是怎樣的一片綠洲呀!有兩片樹林,樹林里的樹一棵緊臨著一棵;地上長滿了碧草,被人踏過無數遍的小道上也有把腰桿挺得筆直的草,草是一株連著一株,上面開著紫色的小花,一直有蜜蜂和蝴蝶光臨這里,仿佛這里就是它們的家鄉一樣;南邊有一片很高的草長成的草地,里面有許多許多豎著剪刀須的翠綠的螞蚱;被高的矮的草覆蓋著的土地一直是濕漉漉的,仿佛永遠不干竭一般;隨隨便便挖一塊土,無論深淺和寬窄,只要挖土了,就能捉到一堆活蹦亂跳的蚯蚓。那是多么神奇和歡樂的綠洲呀!
我們小孩子和老人們都喜歡拎一把凳子到綠洲里去坐一坐、聊聊天、玩一玩。在夏天,樓下的綠洲是最受歡迎的地方——無論天氣有多熱,往綠洲里一坐,立馬心曠神怡,特別是最中央。因此,去晚了就只能坐到綠洲的邊緣去了。
我那時最喜歡挖蚯蚓。無論挖走多少蚯蚓,下一次去收獲依然是極多的。我還摸索出了一套捉蚯蚓的辦法:在草地上放幾塊磚,下雨后把磚掀開,就有好多蚯蚓了。這個方法特別省力氣,而那時雨也多,好像老天爺特別支持我一樣。除了捉蚯蚓,我還愛玩泥巴,當然不是攪個稀糊糊,我是玩“泥巴建筑”。有一次我用泥巴搭了一座橋,還有一次建了一座古城呢!所以每逢周末、節日,我總要去姥姥家,然后喊一聲“我到樓下玩去啦!”,就風一般跑到樓下去玩了。
可是后來,有一隊工人來這里,砍掉了大部分樹,施工時又踏平了草地——從此綠洲就一蹶不振——再后來高草叢鋪成了停車位,草坪和蚯蚓被封殺在了水泥磚塊之下——綠洲沒了。但我總想什么時候能從磚頭縫里鉆出來一株青草——我心里還有著那么一片綠洲。
其三·花圃
夏天,人行道旁的花圃里長滿了又高又大的指甲花,開出了大朵大朵的艷麗的指甲花,叫我看得忍不住想摘下一朵。或者在家種一株,看它挺直腰桿、抽出葉片、綻放花朵,都是一種享受,都能感受到愉快。最喜歡的是收集這種花的種子。這種花的種子長在一個莢里,種子成熟后變得很脆。這時候就和伙伴一起去收集種子,比賽看誰收集種子時莢不破又收集得最多。
現今路旁的花圃去陪伴綠洲了,但在我心中,花圃同綠洲一起存在。
其四·田頭的燒烤
小時候,最喜歡去姥姥家,除了去樓下玩,還常在夏天和秋天的周末里和姐姐、小姨一起去鄉村田頭燒烤。夏天和秋天,收了莊稼,農民不要的秸桿都扔在地頭,燒烤就變得簡單了許多。只用拿上打火機和兩三個土豆或紅薯,就出發啦。走到鄉村,隨便找一個田頭,抱一團秸稈,找一處安全的地方,火一點,土豆紅薯什么的往里面一塞,就在旁邊邊玩邊等地蹲在那里;鹨粶,立馬上去,不顧燙手燙嘴的剝開就往嘴里填,好像沒吃過土豆紅薯一樣。吃完了,就在鄉村里游逛游逛,通常玩一下午才回姥姥家。
如今,“燒烤三人組”解散了。每當夏、秋季的周末在家有點空閑時間,就一邊曬太陽,一邊望著土豆或紅薯,一邊回憶著金色下午的燒烤。
其五·雨中的游戲
姥姥家樓下的綠洲還存在的時候,夏天每逢下雨,只要不是暴雨,我就特意穿上一件厚點的衣裳,飛奔下樓。到樓下,那時腿腳還麻利的姥姥也跟了下來。我就走起積了許多雨水洼的道路來,姥姥就說:“別踩水坑啊!”我就偏往水坑里走,還得意地把水坑里的雨水跺得老高,“啪啪”響。跺過癮了,就在雨里跑起來。等雨下得大些了,我就往綠洲里一鉆,避雨。一會兒姥姥就上樓拿傘,再打著傘過來“護送”我啦。
有時下起了雷暴雨,我和姥姥就躺在床上數閃雷。數著數著,姥姥就睡著啦。我卻睡不著,直到雨停了、姥姥睡醒了才模模糊糊地要睡著——炸雷聲太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