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生活作文1000字
某知名媒體曾言:“碎片化閱讀已成為大眾閱讀的趨勢。”誠然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無時無刻不拿著手機,曬朋友圈刷微博,這仿佛變成了人人追尋的潮流,誰若不這樣做,就仿佛是活在這個科技發達時代的史前人類一樣。顯然,我們已然躍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時代,它的名字可以叫做“碎片化時代”。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的生活在各方面也隨之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我們處在一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我們在上學、休息的間隙刷著社交軟件,看著熱搜里的關鍵詞,瀏覽著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這便是我們的生活里常見的日常景觀。我們對這些場景習以為常,但卻無暇深味這生活背后所蘊含的深刻意味。
很多時候,當打開一個鏈接,如果發現是長篇大論的文章,我們習慣性傾向于直接跳過,因為我們更喜歡簡潔的文字或者短視頻;拋開專業的學術研究,我們也幾乎不會去管作品本身的價值如何,而僅僅關注作品是否流行、是否“正能量”;我們對于審美的趣味也近乎膚淺,因為我們現在仿佛只夠欣賞快適的藝術……追求簡潔、快速、高效,這便是我們的目的,誠如張小龍在解讀微信成功運營理念時所言:“要讓用戶一分鐘內愛上你!”
我們很難再去想象當年電腦剛走進中國的情形,也許那個時候,我們開機的間隙都夠泡一盞茶了,而今稍微卡機,我們便會怒不可喝;我們也很難想象當年杜甫也許為了見到好友李白,得騎著毛驢跨越萬水千山的生活圖景,而今我們只要打開手機,即時視頻就夠了;我們習慣了吃著外賣,即刻趕赴解決下一個也許是雞毛蒜皮的問題……
在我們現今這個書籍、知識、信息都極大豐富的年代中,會發生這種現象,到底是怎么了?我們選擇封閉自己,躲進自己愿意且能夠接受的微小領域,成了最貧瘠的人。就拿前段時間《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網絡上引起巨大反響這件事來說,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們“提筆忘字”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各式各樣的輸入法幾乎代替了寫字,令人們覺得好像手寫字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舉足輕重了,也便忘卻了“顯得不那么重要”的漢字書寫方式。
我們在追求高效的生活模式下,卻變得更加步履匆匆。作為一名學生,我對此深有體會。每當我回到家寫作業時,手機里總會有若干個qq群不斷閃爍;當我把手機關機,做了沒多久作業時,又會聽到母親催我吃飯的聲音;當我吃完飯后,又會被叫去洗澡……這樣的場景不斷交替上演,使得想要靜下心來,不間斷地一氣呵成地做一件事仿佛已經成為了遐想。這樣過著碎片化生活的我們,可能已經喪失完整做一件事的能力了……
我們在建造完美生活的人生路上,卻仿佛無形中丟失了幸福的能力!我們可能連安靜地呆一個下午,研讀一本書的耐心也沒有;我們在追求財富和人身自由的路上,卻一步步作繭自縛、“負能量”得不行;我們再也感受不到等待、期盼帶來的愉悅和滿足感,我們崇尚當下兌現……
在這個時間被切割粉碎的時代,我們是否已經喪失了全面思考和理解生活的本事,而僅僅滿足于社交場合(無論是虛擬的,還是現實的)的談資給自己帶來的滿足感?我不知道,但在這個技術掌控一切的時代,我們還有自己的詩和遠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