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記憶作文800字
生活,充斥著片片清晰或模糊的記憶;混雜著悵然若失,揮之不去的淡淡回憶。時光如水,歲月無痕,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進步,生活被劃分成了方方面面的碎片,更多時候我們只能匆匆而來,然后匆匆而過。
提到碎片化的記憶,更多人可能想到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可是我要提到的記憶,卻是一種現代化的學習、記憶的方式。這種記憶方式不難理解,就是把一樣事物分成多個層次、多個方面去理解。這種記憶方式當然也有利有弊。舉個學習上的小例子來說,我們學習化學,習慣于把一個方程式拆分成幾個方面來看,類如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是什么,屬于什么反應類型,是不是可逆反應……這種學習方法似乎把一切明了化了,可這真的好嗎?
此外,還有個例子,我們初三化學學的是一些基本的反應類型。老師教會我們公式,教會我們如何計算,并讓我們背出種種概念,可卻沒告訴我們為什么這些物質會發生反應。這聽起來很奇妙,學習化學并沒有一開始就從本質上去學習,而是從簡單的學起?赡苡行┤藭f,由淺入深地去學習更符合我們的學習規律。可在我看來,如果你連學習的東西的本質都認不清的話,學習又存在什么意義呢?
正如學習包含于生活,碎片化的記憶也存在于生活方方面面。
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需要學習的情況。對于很多人來說,不論是學習生活經驗還是學習理論化的知識,只需要記憶下來就行了,無需再像學生時代那時一樣去深究,去了解背后的原理。這不正是把一件事碎片化了,只汲取表面內容,將其余的碎片棄之不顧?若是這樣的話,那些人的生活難免有些快餐化,而缺少一些活力。他們不是學者,可能甚至不是腦力工作者,他們需要這種鉆研精神又是為了什么呢?
“人正當年輕力壯,誰去想三災六;人正當雄姿英發,誰去想衰朽殘年奄然物化;人正當興致勃勃鉆研學問,誰去想身后的渾渾茫茫?”,這是英國的一位作家——赫茲里特說的。相比于為瑣事悵然若失、匆匆來往于生活之中,何不去尋找屬于自己的鉆研精神?不再滿足于事物的表面,不再只是一知半解,這樣的生活才是有價的。
相比于碎片的內容,全面了解更為人所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