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辦法真好作文
我聽爺爺說,動物是懂音樂的,奶牛聽音樂擠奶,牛奶產量會增加;家禽聽音樂會長得更快,產蛋量會有所增加。
那么,音樂對植物是否也會有影響呢?我去問媽媽,媽媽搖搖頭,我去問奶奶,奶奶也回答不出來。我大膽地問老師,老師說:“你可以通過觀察與試驗自己得出答案呀!”這是個好辦法,比別人告訴我現成的答案強。
我開始有計劃地按老師的辦法進行觀察與試驗。春天,在我家陽臺上,我把一盆吊蘭吊在音箱的側上方。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學回家,我都在陽臺上放音樂《同一首歌》《彩云追月》等旋律平緩、聲音悠揚的歌曲,時間各一個小時。春夏之交,我發(fā)現靠音箱一邊的垂蔓上長了許多小吊蘭,上面還開出了小白花,就像一道綠色的小瀑布,小白花就像瀑布上跳躍的小水花;我仿佛感到它們是愛音樂的綠色的小精靈,要不,它們怎么會慢慢靠攏音箱?而離音箱遠的一邊仍然什么也沒有。啊,通過實驗,我發(fā)現了植物的生長與音樂有關!我興奮得一連幾個晚上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不著。
植物是不是對所有的音樂都喜歡?我還是用老辦法——實驗來得出答案。我仍用這盆吊蘭作第二個試驗,當我放旋律柔和的抒情歌曲時,小吊蘭輕輕晃動,仿佛想翩翩起舞;當我放節(jié)奏感強烈的樂曲時,小吊蘭激烈晃動,好像很不安。一段時間,我一直放節(jié)奏感強烈的樂曲,直到放暑假才結束試驗。結果是快節(jié)奏、強旋律的樂曲使小吊蘭失失去往日的生氣,竟然有幾個小吊蘭發(fā)黃枯萎從垂蔓上掉下來,垂蔓也慢慢地往兩邊分,而不愿往音箱一邊靠了,它們好像在躲避什么似的,吊蘭再也不像綠色的瀑布了。從此我再怎么努力,吊蘭也沒有恢復昔日的風采。
這個試驗讓我明白,植物與音樂大有關系。旋律舒緩、節(jié)奏平穩(wěn)的音樂有助它們的生長;節(jié)奏快、旋律強的音樂被植物視為噪音,對它們的生長不利。可見植物和人都不喜歡“噪音”。
我們人聽音樂是靠耳朵,植物沒有聽覺器官,可它與音樂又有關系,我百思不得其解。后來在自然課上,我學到了聲波。我頓時豁然開朗:由于優(yōu)美的音樂發(fā)出的是均勻的聲波,使植物感到舒服。當這種聲波有節(jié)奏地刺激植物時,促使植物體內的細胞加速分裂,更好地滿足植物的生長需要,植物就長得好,花也開得大。而強節(jié)奏的音樂聲波刺激植物時,它感到不舒服,破壞了它正常的細胞分裂,不能進行正常的養(yǎng)料輸送,導致植物因缺少養(yǎng)料而枯萎或死亡。
通過試驗,我明白了植物與音樂關系密切,人類可以利用音樂培育花草,美化環(huán)境,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我從中領略了無窮的樂趣,明白了不少科學知識?磥,自己動手做實驗的辦法真好,我們通過這個辦法,還可以獲取更多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