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本真,享受生活作文900字
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只能用一些空余的時間進行閱讀,購物,社交等一系列生活。這一種生活的方式被稱為碎片化生活。
據《人民日報》調查結果顯示,網絡、報紙和電視是受訪讀者最重要的三種信息渠道。并且通過采訪發現近四成的人習慣于“先看標題,如果感興趣就往下看”,另有32、99%的人會“挑喜歡的版面或欄目看”,從頭到尾的閱讀完整張報紙的人卻不到15%。
面對讀者閱讀時間的減少和碎片化趨勢,我認為這種生活方式一直持續發展下去對于社會和人們來說是不利的。我們應該要回歸本真,放慢節奏,享受生活的樂趣。
碎片化閱讀會使人們降低對內容真偽的辨識能力。碎片化的閱讀通常源于網絡,但是網絡上的文章是自由的,只要你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觀點就可以發表,并被人們閱讀。雖然在網絡上不乏有好的文章被發表出來,比如名為“羅輯思維”的威信公眾帳號,他秉承死磕自己,愉悅大家的理念,將有種、有趣、有料的各種段子融入話題內,引領孩子們獨立、理性的思考。
然而發布謠言制造輿論,以搏人眼球的文章也是屢見不鮮,比如在今年年初在朋友圈里大量轉發一條提醒大伙最近不要吃魚的消息,其消息說,邵武某醫院,多人感染SK5病毒死亡中央電視新聞已播出暫時別吃魚肉,酸菜特別是草魚,酸菜魚,水煮魚。實際上這些都是假的。經記者向疾控專家證實,根本不存在SK5病毒。因為民眾對內容真偽的辨識能力的降低這些虛假的消息被當成是真的,造成了恐慌。
碎片化的閱讀再讓我們變得輕松的同時,也讓真正有效的閱讀變得更加艱難。碎片化的閱讀它將文章的深度放到最淺,使讀者不需要思考就可以一目了然,就好像每天都在不停更新的娛樂新聞,如同場中美色,一眼即過。但真正的書刊,報刊卻是有邏輯性的,他需要人們去思考它的深意,并反復閱讀。正如孔子所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正是由于碎片化閱讀的全民化、普及化、簡易化、輕松化,讓讀者產生了惰性閱讀思維。從碎片化閱讀發散到我們的生活,網上購物,微信,QQ聊天都是惰性思維的體現,這些都不利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由此看來,我們應該放慢生活的節奏,回歸本真,享受生活,并體驗生活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