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900字
當曾經(jīng)的我們,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到底是好是壞呢?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感到深深的無奈。地鐵上,看書或學習的人幾乎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轉眼望去的一快塊蒼白的屏幕,和人們盯著它時麻木的、冷漠的表情,身為學生的我們,是應該苦笑還是嘆息呢?
春節(jié)時,親戚好友圍在一起吃飯,可是我們的注意力永遠在那個小小的光屏上,不知不覺,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也許我們之間并不是無話可聊,但使我哭笑不得的是,為何我的耳邊灌入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搶到了一個紅包;我在群里發(fā)了紅包等等之類的無趣的話語呢?也許有人說,微信QQ等軟件拉近了大家的距離,這一點不可否認,但是有多少人之間的距離被真正“拉近”了呢?
對于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只用四個字來概括我個人的觀點——弊大于利。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們的生活也逐漸被現(xiàn)實分成了零零碎碎的碎片。有些同學在回家做作業(yè)時,一會兒手機“叮叮當當”地鬧了起來。不管有事無事,都會條件反射似的,毫不猶豫地扔下手中的黑筆,去看手機;又是一會兒,電話響了。做題時剛理好的思緒又被切斷,急匆匆地跑去接電話了……有同學甚至把手機放在旁邊,邊聊天邊做作業(yè)——這倒好了——作業(yè)沒做成,消息可是收發(fā)了一大堆。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也許碎片化生活真的給我們帶來了一些便利——自從qq;微信等軟件出來時,它也真的免去了千里迢迢寄信時的不便。可是我真想問問我的同學們,有多少人的家長是下班至睡覺,全程刷微信、微博,甚至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也不放過的呢?又有多少同學一放學就抱起iPad、手機等津津有味地玩起來的呢?又有多少同學為了偷偷玩一小會游戲,偷偷躲在被窩里看手機,然后第二天上課昏昏欲睡的呢?——不是沒有吧?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中國的傳統(tǒng)離我們越來越遠。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各位有多少人知道重陽節(jié)的由來呢?大家知不知道,也是一個未知數(shù)。可是在場的各位,有誰會不知道什么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雙十一的呢——也沒有吧。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我自己也真不知道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會何時“滅絕”,但希望至少不是二十一世紀。
當曾經(jīng)的我們,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到底是好是壞,至今,相信所有人都已經(jīng)擁有了答案——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