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我們作文700字
在黃昏的余光下,靠在一把藤椅上,感受著落日的余暉溫暖著面頰,手中捧著一本書,在迎面的微風中細細閱讀,感受著生活,感受著流淌的時光。
這幅圖絮只出現在信息革命前的那一代人的記憶中——我們的祖父輩。然而,對我們這些出生在信息革命時代的人來說,這成了一幅美好的愿景。
街上的人們步履匆匆,低頭盯著眼前一塊小小的屏幕,在那幾分鐘的時間里,讀光一篇微文或是檢查郵件;餐廳中,人們一邊用餐,另一只手在那塊小小的屏幕上下滑動,利用這碎片化的時間完成碎片化的閱讀。
人們的生活變得碎片化,生活節奏愈來愈亂,人的耐心開始消磨,現代的人們已很少有耐心潛下心來從頭到尾完完整整地閱讀一本名著,乃至有些人連區區幾百字的博文都從開始跳到結尾,這是何等的一種悲劇啊!信息時代本應給人們帶來便利的生活與優越的條件,卻成了人類高級精神娛樂的“殺手”。
人們的閱讀分析能力,對藝術的鑒賞能力以及文字敏感度這些年來都在不斷下降,可接觸的信息以指數增長,但其中高質量的文字不增反減。
碎片化的我們,周遭全都是碎片,姑且不提這樣三心二意是否真的能提高效率,即使這種方式確實可行,人類真的因此感到快樂了嗎?整天處于高壓之下,沒有完整的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真的是人類社會的進步與不懈努力所追求的嗎?
縱然,憑我們個人的力量,不可能改變社會,更不可能讓全人類放棄互聯網,一起回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但是,我們自身可以進行調整,把一塊塊碎片重新拼接回去。我們完全可以做到,每天少刷屏看朋友圈、看新聞,勻出來的時間用來給自己放松調整,我們也完全可以關閉智能設備,給自己留下幾個小時安靜的閱讀時間讓書香浸潤心靈。
讓我們放慢腳步,暫時放下手中的小屏幕,去欣賞真實世界這塊更大的屏幕,將碎片化的自己重新拼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