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霜降的三年級小學生作文精選5篇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小編整理了關于霜降的三年級小學生作文精選5篇,歡迎借鑒參考。
關于霜降的三年級小學生作文一
公園里,池塘邊樹木花草比較多,但此時開花的只有星羅棋布,點綴在公園各處的芙蓉。芙蓉樹的花苞和花朵占滿了整個樹梢,開出的花有白色的,有些是水紅的,有些是紅色的,煞是美麗。正應了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詩句:“千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
幾棵楓樹還沒達到“霜葉紅于二月花”境界,但葉尖葉邊大都已呈現焦霜黃,幾片急于展現自我的,已偷偷地變紅了,在眾葉中突兀出來,直撲入你眼球,它們是那么的自信!廣玉蘭樹,由上往下葉子越來越少,來年的花苞卻是越來越多,過不了多久,花苞就會擠落所有的葉子,占領整棵樹?礃幼,它已做好準備獨抗霜雪,度過寒冬臘月了。
公園里的顏色已經變得重了,色彩雖不算鮮艷,但還是很多彩。雖達不到層林盡染,但也可以惹得游人醉,流連忘返。回望公園,景色迷人,霜降來臨,催促我們抓緊欣賞,沐浴在陽光中我們盡情地,貪婪地享受這美的一切。
從幾簇茶花樹旁路過時,弟弟大喊道:看啊,有茶花開了!是紅色的!又來了一個美的傳播使者 !一個劃著船小不時地從湖里撈起掉下的落葉,清理干凈泛起的浮泥的護理員,其身影與景物一同倒影在湖里,形成了一幅秋色濃濃的畫。霜降時刻的秋天,公園是一派景美人美的別樣美!
關于霜降的三年級小學生作文二
霧是霜降開始的起點,這再尋常不過之物,但在此刻,這個秋冬季節的交替點,卻顯得頗為稀奇。不再任何虛偽和掩飾,霧還是霧,不失它的本色,只不過趁著清光待盡,萬物朦朧終作文結,一切還是序言時,憑空描寫了意境,忽明忽暗,忽隱忽現。
其實,說是霜降,不過也只是那一層清霧罷了,褪盡萬千,潔凈其身。那一層又一層的清霧中,抹不去的是清冷,治不了的是柔情。每個節氣都是如此,只不過有些不太明顯罷了,在這個霧意朦朦的城市,每個人,每件事情,每樣事物,仿佛都只是一滴小水滴,映著光輝,忽閃忽現,看到的不單單是人,還有那抹不去的幽清。沒有了霧,仿佛也就沒有了霜降一般。
木芙蓉是開在秋冬之際的花朵,它雖外形像牡丹,但絲毫沒有牡丹花的嬌艷與奪目。涌入眼眶只有它滿身的清香和散不去的芳雅。它開得不濃艷,卻時不時吐露幽美之意。
關于霜降的三年級小學生作文三
不同的年紀也會有不同的心境。小時候,總是特別喜歡秋天,因為秋天一到,許多瓜果都成熟了,我可作文以一飽口福,有脆生生的的大蘋果,有小燈籠似的桔子,有寶石般晶瑩剔透的葡萄……真是吃貨的天堂,現在許是因為長大了吧,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心智也漸漸成熟起來了,開始慢慢變得多愁善感。確實每到秋天,瓜果成熟,可背后卻是花的無私奉獻,是花的默默凋零,化作春泥護花。
我沒有劉禹錫那樣“我言秋日勝春潮”的廣闊胸懷,一到秋日,便覺得纏綿凄婉。
凌晨,我早早起來,披上了一件衣服,走到窗邊,四周很安靜,只是偶爾有汽車開過的聲音,但少了白日的喧鬧,只剩下平靜,這時更能好好感受這美麗的城市,望著窗外的景物,心中是從未有過的靜謐,風吹進房間,帶來一陣陣的涼意,我不禁打了個冷顫。
冬,是真的快要來了!
關于霜降的三年級小學生作文四
霜降,可我也沒看到霜,原來霜只有晚上才能形成,根據資料上說今年的霜降時間是今晚7點46分。原來從春分點開始在黃道上人為地每隔15°圈定一個點,這樣黃道上出現了包含春秋分點在內的24個點,這24個點就是節氣點,當太陽沿著黃道移動到那個點的那個時刻,就是那個點所對應的節氣,節氣是一個時間點,這個時間點所在的那一天通常也被叫做節氣,但兩者的含義是不同的。
五年級:韓澤薇
今天早上起床,我覺得天氣愈發冷了。爸爸告訴我,今天是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我不禁感嘆: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間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都到來了!
師大里有許多爬山虎,這幾天爬山虎的葉子都紅了,就是被霜打紅的,而且被霜打過的柿子就不澀了,要不然吃完柿子后嘴里就會有一股澀澀的感覺。
但霜降也有一些壞處:在外出登山、欣賞美景的時候,尤其要保護膝關節,千萬不能運動過量。膝關節在遇到寒冷刺激時,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所以在霜降前后大家應該注意保暖,要盡量減少膝關節的負重。
關于霜降的三年級小學生作文五
深秋放學后,娃兒們的娛樂活動就是儲備樹葉,為過冬燒炕做準備。背上和自己身高差不了多少的背簍,然后拿著掃把喊上鄰家小伙伴們就往林子里沖,那里已經是歡聲笑語的天堂,跑在上面軟面面的,踩碎的葉子嚓嚓作響,和啃焙干的饃片聲音似的,呼應著孩子的心情。樹上落下的一片片樹葉輕快的舞動著身姿,旋轉著,喝醉了一樣落在了娃們的身上和頭上。土崖上時不時竄出一兩只小松鼠,興奮的蹦上蹦下,被孩子們的情緒感染著。每個娃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不用爭搶,有掃不完的梧樹和楊木的葉子,往背簍里塞差不多自己能背起的量,又一鼓腦往家沖。
差不多立冬前一陣,清晨或傍晚時分,滿村子的上空就會被燒火炕的一層薄薄的煙霧所籠罩。燒火坑是娃們家必備技能,把干樹葉塞滿炕洞,劃著火柴點燃一張廢紙,引燃樹葉,然后不停的用扇子扇風,炕洞里面會竄出一柱柱灰白的煙霧,時不時把娃們嗆的鼻涕眼淚,緊接著用一根長棍在里面捅幾下,好讓氧氣進去讓火燒起來,最后用塞子堵住炕洞保暖。
當疲憊的小身子溜進暖暖的被窩,想著是自己帶來的溫暖,心里是慢慢溫暖與知足。不時從炕縫里拔絲般竄出的煙草味,那就是人間的鄉土味,或者說是落葉殺青般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