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泊秦淮》為題的想象作文:憶《泊秦淮》
原標題:書嶺伐檀 | 憶《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誰在岸邊,吟著千古佳詩?誰又在對岸,唱最后的古謠?逐步落敗的統治在腥風血雨中飄搖。故土往時的盛景,如今又怎好淺嘗?
長安城內外,暗灰冷寂的天空下,依舊繁榮的酒樓,飄了滿山的葉,河邊磨朽的木臺,被涌上的水浪刷洗著今日的新塵。來玩的船只在看似安靜的秦淮河上悠蕩,河面倒映出燈火闌珊的夜與或急或徐的路人。這里的一切一切,引誘著你,這只向往光明的飛蛾。
煙霧朦朧,江面上像是鋪了一層若隱若現的薄紗。浩空中那一輪皎月被墨色的夜籠罩著,微微泛起了光,在云煙中穿行。你揮揮衣袖,示意船夫停靠邊岸。付過了銀兩,辭別掌舟人,登岸。你望望四周,內心如同打翻了瓶子的五味佐料:欣喜,惆悵,擔憂,懷念……是過于熟悉此地么?像是夢里的一場盛宴,你又再次邂逅了這場美夢。而兩岸的景色此刻又多么真實啊!婦人在河畔,浣洗衣物。彎如鉤月的橋,依舊橫臥水面。從以往到如今,長安城的夜景未曾多變。繼續行走于河畔,兩旁的鬧市籠罩在沉默的黑夜里。河中,你支離破碎的倒影與陰郁的夜色相融,濃得像你解不開的憂國愁緒,壓抑得像你緊縮的眉目。
人常道:“一切景語皆情語。”是么?長安城此刻多美啊,美得你都癡目忘歸,可你心中卻在一聲一聲地嘆息。沉重的嘆息聲唯你自己聽清。燈火闌珊的鬧市,旅人在賞景,路人在散心,有情人執手共徜徉,老夫妻挽手恭候春夏的輪替。人人心寬如袖,不憂他事,共話近景。你又何嘗不想,這幻真幻假的景,長留?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遠遠地,對岸傳來一兩聲秋娘清脆的嗓音。猶豫著,你顫抖著挪動雙腿。一步步近了,樂師在柳下撥弄著瑤琴琴弦,舞姿妖嬈的歌姬和著曲子,翩翩起舞。舞著一曲又一曲……“麗宇方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
本是美妙的歌曲,此刻在你耳中卻是一種亡國的預兆。你驚訝抬眸,卻只見熙攘的人影夾雜著舞娘曼妙的身姿。一瞬間,悲憤充斥著整個頭腦,你想從耳畔驅走這妖艷嫵媚誘人之音。
但,一切只是徒勞。曲依續著,舞依舞著,終是快了了。“玉樹流光照后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落紅滿地,歸寂中……”曲已了,舞終落。人群一片喧嚷,此刻唯你內心莫名地躁動。你加快腳步,欲離開這是非之地。剛才的一切,走馬觀花似的,在你腦海中輪回。已忘了是穿過了多少條小街小巷,終是避到一席清靜之地。你望月獨自惘然,月亦長嘆。
不見刀光劍影,不見殘兵鐵甲。只是飛沙走石在看似繁榮的長安城內悄然形成。
長安此夜,唯你喟嘆。
作者:陳夢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