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導:小學生寫作幾種訓練模式
隨著中考的步步逼近,很多同學感到時間的緊迫和自己的緊張。閱讀不知如何下手,作文不知如何開筆,很多棘手的問題擺在眼前。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作文指導之小學生寫作幾種訓練模式,供大家參閱。
小學生寫作幾種訓練模式
以前,我們的作文課堂缺少真正的寫作指導,習作茫然無路,“一句話告知寫作題目,找兩篇范文讀給學生”這是許多習作課常見的現象。但這樣的指導學生仍不知道選材如何,如何構思之意。他們把例文當成“權威”,但孩子們還不知自己已失去了懷疑的目光,自己的創造性就停滯不前了。只靠模仿效率低,人云亦云無個性。
在不斷的實踐和修改中,有幾種訓練模式效果頗佳:
1、“一課一練”,沙里淘金
作文教學不能孤立起來,它姓“語”,更姓“小”。北師大版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切主題鮮明,系統性強,一課中值得學習的寫法有好幾種,面面俱到不現實。我“沙里淘金”一課不確定一種寫法學習,有了強烈的針對性才有效果的保證。《野草。》一文作者將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思想隱含在對小草與種子的贊美中,這種寫法含蘊而富有啟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課的訓練點就不確定為“象征”寫法,《白衣天使》倒敘的寫法開卷興波,一開始就給人一個強烈的印象,本課寫法學習確定為“倒敘”。
2、規范指導,心明手順
我們長低估學生的理解力,寫法敘述不規范。元代程端禮說:“作文以主意為將軍……句則其裨將……如通篇主意間架未定,監期逐旋慕擬,用盡心力,不足文矣。”但同學常在老師評語中看到“無中心”,其實80%的同學在動筆之前沒有接收到規范的指導,我們應明確告訴同學“作者通過材料反對的、贊成的就是中心。”幾例后同學們就明白了主題對作文的統帥作用。
3、摘錄筆記,活學巧用
語文學習重積累。如果你認為語文學習寫于語文課本的話,那你就是一個失敗的語文教師!我會向同學推薦相應量的課外讀物,并規范“摘錄筆記”,每周五天都有“專題”:“好詞佳句”“名言警句”“佳篇有約”“荷尖練筆”“自由天地”。這五個專題照顧不同層次的同學,練習空間相對寬松。長期以來他們便從積累中學會應用,有時還會產生創造性的火花。“爛筆尖”不可忽視,它可減輕大腦記憶負擔,比大腦記得準,有了這個孩子們仿佛擁有了一個“記憶庫”,語言暢達就有保證了。
4、動感作文,魅力無窮
《課標》規定“鼓勵學生多練筆,不僅要求有一定練習次數,還要求每次練習有一定質量。”“寫作教學應讓學生多動筆。樂于表達,要求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的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獨特感受。”我們班有十個動感習作小組,一組一本,每人一天一篇,一周為一個周期。習作組長固定為周一進行,后面的組員在一周之內都有機會閱讀出自同伴的優秀習作。家長也擁有了一次指導、督促、評講的時機。如此以來,正如葉圣陶說的:教學做合一,手口腦并用。
5、滿分習作,特殊獎項
《課標》指出:要鼓勵學生點滴進步。農村學生更渴望被肯定,但在保護其“興趣”的同時,我們還應把握住這“捧星”的度。我在班里設立了“滿分作文”-----本次最優秀的一篇。一個百分給了其余同學一個真實的典范。為了使人人有提高,我設立了“清新飄逸獎”、“中心突出獎”、“活學活用獎”、“獨特開篇獎”······這些不同獎項使同學認識的更明確。古人云“一個怪癖,余篇震驚”陳一新曾因一個“生命如歌,我要奏出最美的永恒”而被評為“最佳進步獎”。
要寫好作文我們農村的孩子最能下苦,我們需要這種精神但絕不做習作中的“拼命三郎”,孩子需要“點金術”,我們便應幫助學生,讓他們做一只習作途中的蜜蜂,既“采花蜜”,又會“加工”!
小學生作文常用的幾種寫作手法
寫生法
學習畫畫,要從寫生、素描學起;學習書法要從描紅臨帖練起;學習狀物也需從寫生素描練起。我們作文時,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繪出來,讀者看了文章,如見其物,我們的作文就有了堅實的基礎。用寫生法描寫物品要注意描寫的順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或先中間后兩邊,或先兩邊后中間,或先整體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體。其次要注意細部的描繪,使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轉動法
采用轉動法描寫物品要有一定的順序,不能顛來倒去。其次要準確地運用方位詞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轉換物品的方向時,要用方位詞標明。此外要有詳有略,能反映物品特點的一面要詳細描述,其他作簡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剝筍法
有些物品結構比較復雜,光用轉動法還描述不清,抓不住特點,我們就要從外到里或從里到外的順序把物品的結構描述出來。這就要用過渡詞語把進入哪一層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點地介紹物品的結構。
擬人法
把動物比擬成人要注意找出動物的特征與人相似之處,并進行細致的描繪。把動物比擬成人,首先要從整體上把它比擬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處。這樣,我們讀了以后才能有整體感。如果只抓住局部進行比擬,容易顯得不倫不類,不易讀者想象。把動物比擬成人,也用于動物動作的描寫。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動想象動物動作的目的。
化動法
想象物品的動態要與靜態描寫相結合,這樣才能相映成趣。文章從描寫靜態轉入想象動態或從動態轉入想象靜態,描寫要交代清楚,否則會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動態要符合物品的特點,使人讀了可信。
說明法
采用說明法描寫物品時,首先要真實地說明它的特點,其次要抓住重點來說明。例如對物品的各部分進行說明時,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質地;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特點;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作用。此外說明物品的歷史、特點或用途時要圍繞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遠。
運用“五覺”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顏色、形狀;耳朵可以聽到各樣的聲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頭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澀;皮膚可以感知物品的軟硬、冷熱。我們描寫物品時,可以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感受來寫物品的特點。采用“五覺”法來描寫物品,要注意圍繞物品最主要的特點寫,切忌支離破碎。此外,還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描述。
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們在描寫物品時,把感情寄托于對事物的愛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運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關鍵是找準物品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的地方,使物品與感情相統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托物言志法
采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征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征等。
小學作文起步:描寫老師的N種方法
【審題指要】
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而且是寫一位老師。從文題看,對作為寫作對象的老師沒有其體的時間限制,以中學生的經歷,寫中學老師、小學老師,甚至幼兒園的老師都可以。文題也沒有其體要求這位老師是教什么的,所以題材范圍較廣。文題中的“敬愛”是寫作重點,“敬’是尊敬。“愛”是熱愛,“敬愛‘即尊敬熱愛,“最’進一步強調了尊敬熱愛的程度。“我,則規范了作者與作文中的老師間的關系。
【選材建議】
寫人離不開記事。選材應緊緊圍繞“最敬愛的“這一關鍵詞語進行。所選事情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幾件,但必須新鮮、典型,能夠充分展示老師的美好心靈和優秀品質,突出“我最敬愛的”這一中心。應該注意的是,對這類較常見的作文題,選材時一定要注意一個“新“字,在反映老師熱愛學生、兢兢業業工作、勇于奉獻的精神等的同時,還應注意反映新時代教師的特色。另外,從文題出發。還應選擇自己較熟悉的,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師。
【寫法指導】
所選材料應緊緊圍繞“最敬愛的’這一關鍵詞語,使文章主旨鮮明。應恰當運用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通過一件或幾個生活片斷,反映出鮮明的人物個性,體現“最敬愛的’這一中心。作文要求寫老師,人物形象既要有普通老師的一般特點。又要注意其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和時代特征。作文除應有清楚的記敘、生動的描寫外,還可加人恰當的議論和抒情,表達對老師的尊敬和熱愛,寫作時一定要有真情實感。
寫與眾不同的老師
【審題指要】
這一文題的中心詞為“老師“,應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與眾不同的”對“老師”一詞起修飾限制作用,是寫作此文的關鍵。“與眾不同”是一個成語,指與大多數的不一樣,一般指人的性格、行為不同一般或事物獨有特色。“與眾不同的老師”就應該指同大多數老師不一樣的。有獨特的性格,行為不同于一般的老師。既然是寫老師,他的獨特之處主要應表現在“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與眾不同”的管理班級的方式(一般指班主任)及“與眾不同”的師生關系等方面。
【選材建議】
要圍繞老師的生活選材。圍繞關鍵詞語選擇“與眾不同“的事情來反映“與眾不同”的老師。要注意從正面立意,選擇能夠突出老師新思想、新觀念、新做法的事例來寫。如果寫科任老師可選擇能突出老師“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的材料,如果寫班主任老師可選擇能表現老師管理班級的新方法的材料。
【寫法指導】
寫作時應選取典型事例。從多方面反映老師的“與眾不同”。所寫內容要新,突出老師的新思想、新方法。應盡量采用新順的方式。與眾不同的寫法。語言應流暢、風趣。可適當運用對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