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那扇窗作文指導
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有的只是對困境絕望的人。惟有打開奮斗之窗,才能夠微笑面對生活,迎來明天的日出。以下是有關《打開一扇窗》的命題作文指導方法與例文,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指導《打開一扇窗》
主備人:尋乃春審核人:尋乃春九年級班姓名
審題:
《打開一扇窗》是命題作文,本文題的關鍵詞是“打開”與“窗”。“一扇”意在提醒我們注意尋找寫作的具體切入點,寫作過程中注意保持筆力的集中以及敘議焦點的一致,以免出現“走題”現象。
“打開”這個詞強化了“窗”的特征。“打開”本身即包含著一個過程,一種變化。大致可說,由內而外的“打開”側重于表示一種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小我走向大眾、由袖手走向參與的理性、積極的心理歷程;而由外而內的“打開”則側重于表示一種探尋與發現、追求與展示的積極的人生態度。而且,“打開”一詞還包含著寫作主體的積極、主動、自覺參與的人生觀。
對“窗”的象征義、隱喻義的理解與把握是關鍵,是解題的圓心。“打開”一詞則隨著“窗”的圓心的理解而呈現出不同的語境義。
構思:
《打開一扇窗》可以實寫也可以虛寫。實寫則為打開真實的窗,寫所見所聞所感。虛寫則層面更多,有心靈的、文化的、理解的、寬容的、友誼的、道德的、情感等等層面。還可以虛實結合,既有打開真實的窗,也蘊含著窗的象征義。不論選擇哪個角度,哪種文體,最關鍵的是明確你所書寫的“窗”的內涵,關注到“打開”和“一扇”在文中如何體現。
結構安排:單純故事總領——故事——總結
指導過程:
1 你打開的這一扇窗戶是指什么?
2 文章的主題是什么?
3 你是如何打開這一扇窗戶的?打開之后,你看見了怎樣的風景?又有了怎樣的人生感悟?
4 說出你打開窗戶的具體故事。
5 文章結構如何安排?
范文例子: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會穿過許多房間,它們并非只是門和墻的集成體,大門緊閉也未必是一條死路,我們還能為自己打開一扇窗,獲取新的空氣與陽光。
曾被喻為美國傳媒界“金礦”的莎莉·拉斐爾女士也有過失落的生活經歷,她嘗試投身于各個行業,卻屢次碰壁。經統計,她平均每1。5年便會被辭退一次。這意味著一扇又一扇大門在她面前無情地關上,但從未被擊倒的她卻打開了一扇屬于自己的人生之窗,并且陽光明媚。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說過:“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上帝,那么他能幫助我們的時候也只有在我們改變自己之時。”是的,只要我們走出失敗的陰影,上帝關起一扇門的同時也必將打開一扇窗,不要放棄,不要把今天的陰云帶上明天的路。
我國第一位獲得歐洲體育學博士學位的專家田麥久,曾是國家800米紀錄的保持者,但是在一次車禍之后他卻再也沒能站起來。坐在輪椅上的他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終日將自己關在屋里思索后半生應該如何度過。幸而他終于為自己打開了一扇窗,將對體育的熱情投入理論領域,開始攻讀博士學位。最后,他成功了,并成為了國家田徑隊的主教練。正是這位坐在輪椅上的主教練,率領國家隊在亞運會上兩次奪冠。
奇跡往往始于打開一扇窗后透進來的第一縷陽光,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往往始于走出大門被關閉的黑暗。恰如德國精神學家林德曼的理論所陳述的那樣:一個人只要保持精神上的樂觀,便能維持肌體上的健康。生活所形成的往往是一種鏡面反射,我們的面龐經生活之鏡的反射之后也預示了前方的道路。
君不見李白“放白鹿于青崖間”的曠達,君不見陶潛“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清高,君不見屈原“紉秋蘭以為佩”的自尊,君不見竹林七賢士“鄴下放歌”的執著,當功利仕途的大門關起的時候,他們為自己開啟了精神獨立的窗,人生價值就這樣燦爛起來。
請記住,打開一扇窗,翻開人生的新篇章,前方必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致在守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