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高級語文教師述職報告
十五年前,我踏上了講臺。從教以來,我感到非常幸福,我覺得這小小的三尺講臺上有做不完的工作,在這里,我可以用我的知識、智慧、情感和我一生中最旺盛的精力和體力,為學生們留下一些或許對未來有用的東西,我心中充滿快樂。
多年的教育生涯培養了我特別能吃苦、能忍耐、能戰斗、能奉獻的良好品質,干工作一絲不茍,從不敷衍,更不怨天尤人,總是努力把工作做得最好。20xx—20xx學年度,由于積勞成疾,我三次住院做肛瘺、闌尾炎手術,都是利用寒假、五一、暑假休息日,從不愿因為個人私事耽誤教學,并且病未痊愈就走上了講臺。肛瘺之苦,制作課件時不能坐,我就跪著,批改作業時不能坐,我就站著。我的工作精神感染了同學們,我帶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那一年期末考試,全班35名學生在全校同年級(800多名學生)前100名中竟占了14名,兩個全校并列第一名都出自我們班,在全校引起了轟動。
在多媒體班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多媒體教學很快成為我校特色,多媒體班成為我校的一個文明窗口。我的多媒體教學技能在全市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多次在新鄉市教科研會議上發言,兩次獲新鄉市多媒體作課大賽二等獎,多媒體課件制作獲市級二等獎,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學生在競賽中多次獲獎。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已成為學校教育刻不容緩的歷史重任。為確保創新教育真正落實到班級活動中,我在班級文化活動的內容、組織方式、管理制度、評價方式等方面都做了文章。
在班級文化活動中,把每項活動都變成鍛煉學生創新能力的陣地,活動中注意發揮集體的力量。從活動的組織形式、活動的具體安排、主持、活動的評價都做到讓學生做主體,讓學生給出恰如其分的評價。我則由“導演”、“監督”退到“顧問”的位置。我班的家長會、主題班會、文藝匯演、聯歡會均由學生自己策劃、安排,均收到了良好效果。其中,迎國慶文藝匯演、廣播操比賽、拔河比賽榮獲全校一等獎。這樣,在活動中展示了集體的智慧、凝聚力、團結和拼搏精神,在展示中吸取有益的經驗和啟示,進一步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改革班級管理制度,變治為導,讓學生成為管理的主體。由學生根據班內的具體情況,班委集體協商,班主任從中協助,拿出優化好的方案,創造性的開展工作。班內開展“天天無違紀,周周展笑臉”活動:周末,由學生集體評議出本周內無違紀的同學,獎給一個“笑臉”,表現突出的同學,獎給兩個“笑臉”,作為期末評先的依據,在評“笑臉”活動中達到讓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讓有特長的學生牽頭成立各類興趣小組。組長既是學員又是老師,以此帶動全體,努力提高活動的質量。我們多媒體班學生成立了“馨馨俱樂部”,“主席--理事--成員”互助互愛,力求上進,共同發展,各組競爭熱情非常高。另外,同學們又組成了板報小組、書法小組、讀書小組、科技小組等,成立了“啟明星”文學社,組長、組員上下齊心,相互促進,各人的綜合素質明顯提高。所送畢業班升學率居全縣榜首,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在學生、家長、同事及領導中享有很高的聲譽,所帶班級連年被評為校優秀班集體。
回首往事,幾多感慨。如果問我干教育的感受,我會說,我很累,但很充實。是領導、家長及學生的信任使我背負著責任,是強烈的責任心使我激流勇進。面對學生,我可以說一句:你們的老師面對過去,他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