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在我心中——新世紀,新風采
姚旎哲 09生物工程 a班
九十年前,在那風雨如磐的舊中國誕生了中國共產黨,她像一盞明燈沖破了漫漫長夜的黑暗,像初升的朝陽給沉睡的大地帶來了希望的曙光。九十個的風雨春秋,九十載的不懈奮斗,中國共產黨從單薄走到厚實,從年輕走向成熟,帶領中華人民歷經千辛萬苦,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走上了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踏上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里程。
這些年來,祖國大地上,最響亮的歌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3億多人中,唱的最多的歌還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盡管,這支歌已唱了68年,比新中國的歷史還要長,但中國人民唱起來仍是那樣一往情深,那樣心情澎湃,那樣回味無窮。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聽過這首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雖然當時自己的年齡還很小,但也能理解這歌詞含義,能從中知道中國共產黨的無私與偉大。自己從小就對共產黨充滿敬佩與向往。
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用鮮血染紅了我們黨的旗幟,為人民譜寫了今日的歡歌。我們黨90年來傳承的精神,積淀的經驗,是我們永遠要學習的寶貴精神財富。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的黨性不能減退,應時刻用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標準衡量自己、要求自己。要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增強黨性修養,活到老、學到老,繼續傳承黨的精神。
今天,新一代的黨員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繼續發揮著老一代共產黨員的精神。中國哪里需要黨員,哪里就有黨員的身影。汶川大地震、玉樹地震等無處不有黨員的身影。在這些事件中充分顯現出當代黨員強烈的愛國熱情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地震發生后,他們立即行動起來,與全國人民一道,投入到緊張的抗震救災過程中。在救災一線,滿懷對災區同胞的愛,奮不顧身的進行救災行動。武文斌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在參加四川汶川抗震救災中,因連續奮戰、過度勞累引發肺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光榮犧牲,年僅26歲。這就是大公無私,這就是當代青年,這就是當代中共黨員。
黨中央對黨建工作十分重視,取得了可歌可泣的成就。我院也不例外。XX年3月27日,學院圖書館報告廳召開了XX年學生黨建工作研討會,會議上馬書記強調,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作用是黨建工作的重要環節。學院黨委將嚴格控制發展質量,堅持三個標準、一個程序。應積極地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強化黨支部和黨員在集體建設中的作用。研討會結束后,各系又在系內召開黨建會議,總結學院黨建研討會與根據系部具體的情況進行貫徹和落實。系部會議中我系陳永強書記就如何加強黨組織建設、黨員管理,提升黨員的責任意識進行了詳細深入的總結,并圍繞存在的不良現象,提出了相應的措施。系黨總支將完善化學與生物系學生黨建相關規定,從制度上加強對學生黨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的管理,規范入黨操作流程。通過黨建研討會,進一步完善了我院的黨建工作,使我院黨員更好的服務于人民。
青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要把握歷史機遇,努力學習,勇于實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理想,用自己的知識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為祖國的現代化事業貢獻青春和力量。當代的學生黨員是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更是學生群體中的一面旗幟,大家應該切實地帶動周圍的同學共同進步,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一種矢志不渝信念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