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小學生一等獎征文:《誰拯救了科隆大教堂》讀后感
記得很久以前,我讀過一篇名為《誰拯救了科隆大教堂》的文章,感觸良深,讀后心中經久不能平靜。文章不長,講述了一個感恩的故事……
聞名于世的德國科隆大教堂,是德國一個著名的景點。然而,這座教堂能在二戰中完整的保存下來,卻與一群流浪漢有關。流浪漢們生活在教堂的地下甬道里,二戰后期,盟軍決定轟炸德國的科隆。得知此事的科隆人紛紛外逃。教堂即將被炸毀,在這緊張的時刻,流浪漢們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們要將鑲嵌在教堂四壁上描繪著完整的圣經故事的一萬多塊玻璃拆卸并保存起來,留給后人。拆卸在危險和緊張中進行著,就在玻璃即將拆完時,盟軍的轟炸機來了,流浪漢們沒有退縮,仍就趴上高高的教堂頂,冒著粉身碎骨的危險向下傳遞著玻璃….這一幕感動了盟軍轟炸機上的飛行員,最終,他們沒有炸毀這座具有重要意義的教堂。
讀完這篇文章,我淚流滿面。我被流浪漢們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玻璃的勇敢行為震撼了。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堅定的信念和臨危不懼的勇氣,在令人難以想象的危險處境下去完成這樣艱巨的工程……而他們只是一群衣衫襤褸、身份卑微的流浪漢,卻在這生死關頭挺身而出,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奮不顧身地想要保住這些玻璃。他們心懷感恩,他們感謝教堂多年來對他們的庇護,感謝它為他們提供了軀身之地。也正是因為他們這種感恩的心和勇敢的行為,感動了盟軍,使教堂完整地保住了。
是的,我們今天的生活不會面臨像他們那樣的危險,也不會需要我們付出生命的代價。然而,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勇敢與堅持并不只有在舍身忘死中才能體現。我想,我們還是學生,對我們來說認真學習就是我們需要努力完成的目標。能夠堅定目標,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地努力,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勇敢!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寧愿做疾風中的勁草,也不做溫室中的小花。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向他們一樣學會感恩。感恩并不一定要我們去創造什么“壯舉”,能夠在別人給予我們幫助時,說一聲“謝謝”, 我覺得這都是一種感恩;在老師和家人為我們付出辛勤勞動時,學會尊重、學會體諒,都是感恩;在生活中善待他人,友愛相處;也是感恩……
文章結尾是這樣寫的:“上帝也有保護不了自己的時候,這個時候,他需要那些懂得感恩的人的幫助”。我想,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珍惜生活;樂于幫助別人的人,自己也能獲得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