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有感
江濱實小四(3)班 李沛奕
今天是國慶節,我想看電視,但爸爸不準。爸爸說:“共和國的生日,是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不適合娛樂、旅游、吃喝……”
我說:“我要為寫作文準備題材。”
爸爸說:“你已經學到過、看到過、聽到過許多這方面的知識、故事,只要靜下心來,好好地想一想,認真體會,組織組織,就可以了。”
我雖然很不高興,但也只好如此。
我想起了爺爺。他從不慶賀生日。他說:“自己的生日是自己母親痛苦并有生命危險的日子,所以在生日的時候,應當靜默,體會母親的痛苦與辛勞。”
爸爸也從不慶賀生日。他說:“庸庸碌碌一生,有愧于先祖的養育之恩。不必慶賀了。過生日的時候,應該想一想,多年來做過的事情,想一想生命生生不息傳遞的意義……
我想,生日這個概念,看來是和先輩緊密相連的。
共和國的生日,是無數革命先輩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當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冒著槍林彈雨,吃著草根、野菜、樹皮,甚至皮帶,浴血奮戰時,他們肯定不是為了讓今天的我們,嘴里塞滿了零食,懶洋洋地躺在那里看電視。更不是為了讓我們隨手仍掉自己不喜歡的飯菜。
、王二小,他們的年紀和我們相仿,也是十幾歲的孩子。但他們面對兇狠殘暴的敵人,面對血淋淋的屠刀,機智勇敢,大義凜然,視死如歸。那時,中國有成百上千的這樣的孩子,為了共和國的誕生,獻出自己年幼的生命。我想,他們肯定不是為了讓今天的我們擁有更多漂亮的衣服、好看的鞋子、有趣的玩具......而死的。
楊靖宇、、、、……千千萬萬這樣的英雄,舍生忘死,前仆后繼。他們肯定不是為了讓今天的我們沉迷于網絡游戲……
黃花崗、雨花臺、渣滓洞……無數英烈,忍受著酷刑,從容赴死,慷慨就義,他們肯定在追求一種比生命更寶貴,比活著更有意義的東西。
那是什么東西?
今天的我們,似乎迷失了先烈們追求的方向,丟掉了他們用生命換來并傳遞給我們的東西。
外國人認為我們喜歡紅色。是的。我們曾經筑起血肉長城,拯救危亡的民族;為了人民的解放、自由,無數英烈的血染山河;多少英雄,披肝瀝膽,粉身碎骨,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我們的國旗是烈士的鮮血染紅的。我們的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也飄蕩著烈士的忠魂……
在共和國生日的這天,我們這些后來的人,沒有把你們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