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征文:文明禮儀伴我行
高XX級8班 譚晶潔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在人類發展的進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應堅守心靈的底線,捍衛它的神圣。
所謂底線是指在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應堅持的一種標準。思想的底線即健康,向上;道德的底線即誠實,善良;法律的底線即奉公、守法。
講文明,習禮儀已經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德,F在的我們正處于成長中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決定我們的未來,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道德修養。
小時候,我們就知道了孔螎讓梨的故事,于是,我們漸漸懂得如何孝敬長輩。長大后,我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知道了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在文明的氛圍里,我們學著做一個知禮,守禮的人。其實,文明禮儀就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文明禮儀是律已、敬禮的一種行為規范,在生活中,我們要知禮、講禮、守禮。比如,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講臟話,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要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座,不闖紅燈……
但文明禮儀是說著容易,做著難。在我們所熟悉的生活中,人們的自我感覺總是良好的,一點不覺得生活竟會有這么多瑕疵。一大早,有些居民樓下的汽車、摩托車等都是喇叭長鳴,吵得人們心神不寧,有些從事晚間工作的人更是對此氣憤不已,卻又無能為力;在大街上,我們會看到一些人像潑婦罵街一般,就為一丁點小事而大吵大鬧,一點也沒有寬容之心,旁人卻只是拿它當個笑話,絲毫也沒有從中領悟到什么;公交車上,當有婦女抱著小孩上車,旁邊的人卻只顧自己安逸,或仰頭大睡或兩耳塞著耳機,隨著音樂晃動,或故意用報紙掩面,當作沒看見。還好這個社會總還是有那么多人有公德,雖然累了自己,卻解了這位婦女當前的困境。我想,置身于這樣的處境,即使是那微微的一笑,也能讓人感到無限感動吧!畢竟這世界需要用道德禮儀來搭建幸福的橋梁,需要用愛心來揚起人們心中的風帆。一顆充滿了責任、道義的心永遠是一個盛放愛的水晶盆,而一張拉不下的面子,一顆自私自利的心僅僅是一張漏洞百出的網,真的有點可憎。這個社會需要每個人把愛“保存”“復制”和“粘貼”,而不是靠一個人或一個基金會去傳播。
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儀之邦,文明之國,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文明美德猶如一粒粒微塵,灑滿人間,是它在我們最無助的時候給予我們慰藉和幫助,是它帶給了最困難的人們以希望。
它像一根蠟燭,雖然比不上燈塔的巍峨,但是,它能迸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它并不是那樣渺小,它是“文明”的光環。它無私地燃燒著自己,照亮著別人。
生命的光彩并不在于它瞬時的不可一世,也不在于它的偉大與渺小,而在于它的價值,在于人與人之間真誠地溝通,以禮相待。人與人之間正是傳遞著這樣偉大的信念,美德,才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每一個生命的降落都是赤裸裸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生命的價值在于你的體現,你的所作所為。從明天起,做一個具有美德的人,讓文明禮儀伴著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