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作文:道不遠人—誠信待人
華容縣僑聯(lián)環(huán)城學(xué)校1008班 陳昌明 輔導(dǎo)老師:包慧蓮
人無誠信不立,業(yè)無誠信必衰,國無誠信則危。故無論為人,處事,安身,立命,皆不可失誠信。
——題記
如果種下一棵幼苗,在風(fēng)霜刀劍的磨煉中定會長成一株參天大樹;如果撒下一片草籽,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定能長成一處綠茵碧地;如果播下花的種子,在清風(fēng)明月的撫摸下定可長成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如果人生立下誠信的守則,在流光易轉(zhuǎn)的旅途上你會一路撿拾芬芳的花朵,收獲豐碩的果實……
鏡頭一
李白曾說“海岳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正謂諾言如磐石,才有“得黃金萬兩,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誠實守信青史留名,流傳千古,告訴了我們諾言的價值。
圣賢先人除留下傳世經(jīng)典,其為人之風(fēng)范,更讓后人高山仰止:曾子的夫人要去集市,他的兒子也哭鬧著要去,妻子只好說等下回來殺豬給他吃。其妻從集市回來,曾子馬上殺豬,妻子阻止說只是說說而已,曾子卻說:“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曾子用果斷的行為告訴孩子要言而守信,大人對孩子的諾言同樣價值千金。教子尚如此,待人更不用說。
儒家學(xué)說傳人如此守信,變法強國的政治家也毫不遜色。商鞅徒木立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商鞅在城南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并稱把這木頭搬到城北即賞十金,百姓無人敢信,亦無人去搬。商鞅于是把賞金提到五十金。有個人試把木頭搬到城北,商鞅當即賞了他五十金。從此,人們相信商鞅是個講誠信的人。商鞅在秦國的變法獲得成功。秦國從此成為當時最強盛的國家。改革者的誠信贏得人民的信賴,興旺了國邦。
歷史告訴了我誠信就是信守諾言,一諾千金。
鏡頭二
生活小事如海邊沙粒,細小繁多,瑣屑不堪。但有時的一件小事,卻讓人終生難忘,可溫暖一生,可鞭策一生。
那是三年級時的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后,瘋鬧的我們大汗淋漓,同伴們一股腦擁向旁邊的小賣店。我很想去,但我沒錢,但見人聲嘈雜,老板手忙腳亂,冰淇淋的香甜致命的誘惑著我。我趁亂也拿了一個,迫不及待撕開,沁涼的滋味流淌在舌尖,喉嚨,真是舒坦無比,但砰砰的心卻看到老板刺一樣的目光。我是坦白還是溜,猶豫了一下的我終于鼓起勇氣來到老板面前。我小聲地說,我沒錢。老板愣了一下,卻說:“你們一起六個人,今天冰淇淋特價銷售,買五送一,你的那個就是送的!”我一怔,看著那滿頭是汗、皺紋爬滿了額頭的臉,平常都兇巴巴的,這一刻卻又是這樣慈祥、友善,我有種莫名的感動。
從此我明白了:誠實就是不貪小便宜,不弄虛作假,不為一點小利喪失人格。做人要誠實守信猶如一棵發(fā)芽的種子,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扎下深根,伴隨我成長,催促我奮進。
鏡頭三
當代社會,城市高樓林立,街上行人步履匆匆,鄰里之間相見不相識。經(jīng)濟越來越發(fā)達,人與人之間卻越來越冷漠。街上行乞的老人小孩都是專業(yè)乞討隊;路邊突然倒下的病人不敢救,新鮮嬌嫩的蔬菜水果一不小心會含有毒素。剛從媽媽肚子里出來的孩子,你也會冷不防讓人捅上一刀,三聚氫氨奶粉忽悠了億萬中國人……
諸如此類的報道可以說不勝枚舉,關(guān)乎人們吃喝拉撒,關(guān)乎人們道德操守,關(guān)乎人們生命健康。可這些急功近利之徒,利益成了一切的先導(dǎo),利益成了唯一的目的。他們將誠信、道德、良心拋之腦后。
但我們中國民族是個悠久的民族,積淀了五千年的歲月與文明并不是這些污穢與昧心之舉就可以抹殺的。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將誠信放首位者,宋慶齡冒雨等友人,洪戰(zhàn)輝帶幼妹上學(xué),大學(xué)生背起生病的母親上學(xué)……
是啊,圈點歷史的點滴,淘洗生命的浪花,經(jīng)歷人生的風(fēng)雨后,我明白了誠信就是不自私、不欺騙、不虛偽、不空談,誠信就是堅守、信賴、恒心、永遠。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就是一個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