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征文:一個樸實而雋永的名字-----“六大堆”
每每經過球場路時候,我的腦海里就會閃現出“六大堆”三個字。我是從媽媽的口中知道這三個字的。六大堆什么?六大堆沙子?六大堆石頭?還是六大堆書籍玩具?不,都不是,是六大堆英雄烈士的尸骸。
首義之槍躺在博物館里,寧謐中回想那縈繞耳畔的百年前的第一聲槍響;首義之門佇立在鬧市中,喧囂中靜看百年來的車水馬龍世事變遷;而“六大堆”---漢口球場路口的一隅,在人來人往中默默守護著百年前的英魂,笑看云卷天舒。這里,沒有蒼松翠柏,沒有玉砌雕闌,小小的園門守護著六塊寫著“鐵血精神”的水泥墓碑。
水泥墓碑下,那些在辛亥革命中,應著敵人槍響倒在血泊中的英雄烈士們早已在這里長眠。當時敵方氣焰囂張,以至于烈士們暴尸街頭,沒有一個人敢去收埋。最后還是由“善堂”出面派人驗收集中的。犧牲的烈士太多了,一堆碼不了,兩堆,三堆……五堆,還有余,六堆!于是,在尸骸的旁邊分別挖六個大坑,把烈士們一起放進坑里,很擠很擠。他們相互依偎,宛如他們仍在并肩作戰。一杯杯黃土將他們掩埋,一個個土包隆起了,他們的骨骸變成了六大堆黃土,而且堆頭不小,從此,武漢的這里就有了一個新的地名---“六大堆”。
那些烈士從何而來?不知道,他們又是姓甚名誰?不知道。他們國爾忘家,公而忘私,他們為了國家獻出自己僅有一次而又寶貴的生命,他們靜靜地躺在“六大堆”下,他們的墓碑上雖然沒有孫中山先生的題字,但他們依然浩氣長存。
媽媽說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六大堆”,就是從小生長在武漢市的人也不一定知道。但,一旦你了解知道,你就會明白那樸實無華的名字背后的雋永;一旦你了解知道,你就會帶著深深的崇敬去緬懷,緬懷那百年前的壯烈,緬懷那無怨無求的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