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發現過的母愛
每個人都渴望母愛,我亦不例外,但從我懂事起,每每見到母親,母親都是嚴肅的神情,冰冷的面容,似乎從來都不會笑。
還記得六年級的那次語文競賽,我不敢松懈,生怕落后。在競賽前的一個晚上,我坐在書桌上,努力溫習到十一點多,房門突然被推開了。
“把湯喝了,去睡覺!”母親端著一碗湯,走了進來,那不容反抗的語言讓我不敢抬頭,只能服從。
“臨時抱佛腳,有什么用?”母親瞥了一眼書桌上的書本和習題,走了出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淚水浸濕了枕頭,心中失望極了。本以為母親進來時給我打氣加油,卻沒有想到竟是一盤冷水向我潑來。
第二天,我精神奕奕的走進考場,班上的同學卻一副筋疲力盡的樣子,一點兒精神都沒有。
過了幾日,試卷發了下來,我考了全班第一,年級第三。我高興地跑回家,想著母親這下會高興了。
可是,卻又是一盤冷水等著我的到來。
“才考好了一次,以后再接再厲吧。”母親那毫無半點喜悅的話語讓我又一次失望到極點。
有時我會想:我到底是不是母親的親生女兒?為什么連一個溫暖的笑容都不曾給予過我?
還有一次,我去上興趣班,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老師提前下課,同學一個接一個被接走,最后只剩下我一個。
五點了,母親還沒來,我決定淋著雨回去,我多么希望會在前面的轉角處碰上母親打著傘來接我的身影啊!可是——母親始終沒有出現。
淋著雨回到家,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映入眼簾,我就這么渾身濕淋淋地站在門口,知道母親發現了我。
“站在那兒做什么?去洗澡,出來吃飯。”
又是那冰冷的話語,又是那副我所討厭的嚴肅面容。我才發現,心竟比淋過雨的身子還要冷上幾倍。
直到那天,母親因做飯而切到了手,整塊皮都要掉了下來。父親打電話讓我回家拿銀行卡送去醫院,我手忙腳亂的開始翻抽屜,卻掉出了一本筆記本。
我翻開看,第一頁上面赫然寫著“寶貝十一歲生日”的字樣,往下看,看得我熱淚盈眶。
原來母親是怕我從小在庇護里長大,不夠堅強,不夠獨立,怕我以后遇到一點兒小事就哭,才裝出一副嚴母的樣子。
本子里還帶著一疊相片,我一張一張翻看,從我一歲到現在十二歲,從我幼兒園到我現在初中,一張不漏。
我又笑了,笑自己的愚蠢。我怎么不會是母親的女兒呢?母親的愛一直在我的身邊,從未離開過,是我不曾發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