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課堂學習的好段
【編程序】
經過一番思考,我終于編出了程序,可以“上機”了。面對陌生的計算機,我心里像有十五只吊桶在打水,七上八下的。首先該怎么打呢?我望著那一跳一跳的光標,想起趙老師說過,在輸入程序之前要清“內存”,我按了此鍵,果然顯示器上的字消失了。于是我便照著紙上的程序編了起來。開始很不熟練,一個字母往往要找好久,不是按錯了“上檔鍵”,就是忘了“空格”。趙老師在一旁鼓勵我:“不要慌,要沉著,要細心。”按著,按著 ,我費了好大勁,終于把設計的程序全部編完了 。為了證實我究竟編得對不對,就在機器上運行了幾遍 。對了,沒有差錯!望著顯示器上的程序,我興奮得從座位上跳了起來。
【老師來啦】
大約過了三四分鐘,又聽見樓梯上有“咚、咚、咚”的腳步聲,同學們以為范老師來了,竄位的忙著回了位,喝水的忙向座位跑,看小人書的忙著藏起來,在一起談笑風生的女生,也連忙坐得端端正正。有的人慌忙中抓起桌上的語文書或者數學書胡亂地翻了起來,就連把書拿倒了,也顧不上正過來;有的人還用書遮住自己忍不住笑的臉,強裝做專心致志學習的樣子。
【自習課】
自習課上,同學們的神態動作各不相同。做題的,手里拿著筆不停地算著、寫著;被問題難住的,趴在桌子上,把頭埋進臂彎里思考,一會兒又“騰”地一下直起身來;背誦的,表情動作更加復雜,一會兒眼睛狠命地盯著書,好像要把書上的每一個字都生吞下去,一會兒又雙手捂住耳朵,緊閉著眼睛,嘴里嘟囔出一長串的話——沒有誰能聽清一個字;靠墻邊兩位研究題的同學腦袋都快貼在一起了。
【摩擦生電】
教室里靜悄悄的,同學們都豎起耳朵等待著,而馬老師卻叫一位女同學上臺,要她把自己的鋼筆桿使勁往頭上擦擦,再把它伸向一堆碎紙屑。霎時間,奇跡出現了!許多紙屑立即自動地粘到筆桿上。正當我們看得目瞪口呆時,馬老師問道:“哪來的電呢?”大多數同學轉入了沉思,只有一個同學小聲回答:“摩擦的唄。”
【解剖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