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
五千年的光明與璀璨凝結(jié)成一串串古老而神奇的文字,古老的羊皮卷、奇異的獸骨、千年的石碑,都鐫刻成一段段不朽的神話。——書,這個令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人癡迷的東西,它如同潘朵拉的魔盒,引誘著我去打開。
愛詩。自從小時候被爸爸逼著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時,就愛上了這種精致、婉約的文體。它和諧流利的韻腳,一語雙關(guān)的奇妙,字字珠璣。寥寥數(shù)筆就勾勒出一派蕩氣回腸的詩篇。塞外風(fēng)沙高聲歌頌的是:“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意志;江南煙柳低聲吟唱的是“水光瀲滟晴方好,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優(yōu)美意境。每次細(xì)細(xì)品完一首首精美的詩,我都會如癡如醉的回味一番。在詩的國度,我穿梭于詩中的風(fēng)花雪月,惆悵于詩的離情別緒,感傷著敏感、憂傷的詩人們所見;所聞;所看。他,如同一匹野性難馴的馬,在詩原之上,自由馳騁。他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純美愛情;有“我歌鈅徘徊,我舞影零亂”的孤單寂寞;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雄健奔放;有“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狂放不羈。他就是李白,這個仿佛有著仙風(fēng)道骨的詩人,他豪放、狂野的詩句令我深深著迷。
戀散文。喜歡讀一篇篇風(fēng)格迥異的優(yōu)美散文。從那看似胡言亂語的雜亂篇章,琢磨著它所蘊含的深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像陰柔綿軟的太極拳,看來好像不成章法,其實以柔克剛,以力借力,傷人于無形之中,高深莫測,變化多端。散文,看似淡淡的幾句閑言碎語,如同平靜的水面。然而誰又知那風(fēng)平浪靜之下隱藏著怎樣的波濤洶涌。散文,不用華詞麗章的堆砌,不用激情澎湃的宣泄,只是輕輕揮墨,一筆帶過。輕描淡寫之間,只留下只言片語,令人回味無窮。如同冰清冷艷的山茶花,不需太多繁瑣裝飾,只是一朵冰肌玉骨的花兒,襯上一片透亮的綠葉兒。便構(gòu)成一幅鮮活美艷、韻味十足的畫,絲絲幽香,沁人心扉。
無論是詩、散文還是小說都是文明藝術(shù)的體現(xiàn),書是人們尋求心里安慰的處所,是人們的精神食糧,是萬古不變的快樂源泉。它把凌亂散落的文字編織起來,化成一盞盞照亮人類發(fā)展的路,化成一個個令人沉醉的夢。我喜歡書,喜歡它有著歷史般沉重的藏傷感。抱一本書,貼在心口,我仿佛聆聽到它強勁有力的心跳聲和沉重的嘆息聲。靜靜的聆聽著,聆聽他描述的滄海桑田的變化,及千年前的燦爛輝煌……
或許,在某個角落,一本黃褐色、殘舊的書,落滿灰塵,靜靜的躺在那里,里面的無數(shù)秘密,等著人們?nèi)グl(fā)現(xiàn)打開……
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看書了。那時候還不識字,都是媽媽念給我聽,每天睡覺之前念一個故事直到進入入夢鄉(xiāng)。漸漸我認(rèn)識了一些字,就開始看漫畫書,最喜歡看的是《七龍珠》,因為沒多少字,所以勉強看的懂,后來,看見《西游記》里面也有個孫悟空,便也迷上了這本書。于是,我讀書的經(jīng)歷開始了——
說到《西游記》就不得不介紹一下這本書了,這本書寫的是唐僧帶領(lǐng)三個徒弟上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經(jīng)過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回正經(jīng),大徒弟孫悟空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這部書的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lǐng),天不怕,地不怕,具有很強的反抗精神,他雖然有大英雄的氣度,但還是喜歡聽恭維的話,他機智勇敢,最大的特點是好斗,他敢和妖怪斗,敢和神仙斗,敢和玉皇大帝斗,還敢和如來佛祖斗。豬八戒好吃懶做,心里還總想著高老莊的媳婦兒,還有時讓師傅不停的念緊箍咒,伺機報復(fù)一下孫悟空。雖然他這樣,但人們還是喜歡他那滑稽可愛的樣子。沙和尚心地善良,任勞任怨且忠心耿耿,但沙悟凈有個缺點就是不敢反抗。最后就是唐僧了,他心地善良,慈悲寬厚,,曾經(jīng)被人說過軟弱迂腐,但他并沒有失去信心,一直堅持不懈,最終取得了成功。
還有一本相同類型的書,就是《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對我教育很深,主人公魯濱遜在船只失事后,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最后終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國。故事描寫了一個聰明,勇敢,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魯濱遜。這本書帶給我很大的震撼,我總是在想:如果我獨自生活在荒島上的話,我能活下去嗎?因此,我們一定要向魯濱遜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他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
從這兩本書中,我不僅得到了閱讀的快樂,而且還獲得了人生的啟發(fā)。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曾經(jīng)說過:書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是呀,如果沒有書,人類不可能知道歷史,人類也不可能創(chuàng)造未來,如果沒有書,人類將永遠(yuǎn)蒙昧無知,如果沒有書,世界將是多么枯燥無味!因此,我們應(yīng)該好好珍惜每一本書,要把書當(dāng)做自己的好朋友,多讀書,讀好書,讓好書伴我成長,讓書香伴我同行!
一本書或許能改變?nèi)说囊簧槐緣臅赡軙挂粋正常的人走上犯罪的道路,一本好書可能使一個人從此發(fā)奮圖強,努力工作和學(xué)習(xí)。
書陪伴我走過六年的小學(xué)生活,它是使我從一個不明事理的小孩改變成一個擁有文化知識的初中生。書改變了我,我感謝它。它使我讀了許多關(guān)于書的課文,如,《竊讀記》講述了一個渴望讀許多書的小女孩,致使她放學(xué)后躲在書攤里看書。《如果我去環(huán)游世界》講述環(huán)游世界之時,如果帶上一本好書,能使旅行更加有趣味性。《別餓壞了那匹馬》……講關(guān)于書的文章數(shù)不勝數(shù)。書帶我上天入地,穿越時空,遨游海洋,探索不為人知的廣闊的宇宙奧秘。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也曾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中國古時候的偉大詩人杜甫也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一些名人名言都贊揚“書”,由此可見書對于我們而言多么重要。
同學(xué)們,好書伴我們成長,我們都一起來讀好書,學(xué)習(xí)更多有用知識,讓書成為我們成長的好伙伴。
讀書人,不分年齡界限。男女老少皆可。
閱讀一本好書,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情。閱讀一本好書,能帶給人無限的感觸與心靈的升華。
在暑假里,我讀了許多書。其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喬治.·奧威爾所著的《1984》。這本書,預(yù)測了未來,預(yù)測到了中國的文革。
或許會有人說,我這個年齡應(yīng)該看我這個年齡的兒童書目,而不是這種政治諷喻小說。可我覺得,一本真正的好書,不論什么年齡段的人看了后,都會有很深的感觸,我也不例外。
看完這本書后,書里面的內(nèi)容久久纏繞著我,讓我無法忘記,有種恐怖的窒息感和迷茫。在這本書里有幾句話,光這幾句話就夠人們咀嚼的了:
戰(zhàn)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所謂自由就是可以說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在遮蔭的栗樹下;我出賣了你,你出賣了我——”
誰能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能控制現(xiàn)在就控制過去。
在奧威爾筆下的世界是黑暗的,恐怖的。所有人都永遠(yuǎn)對老大哥崇拜,老大哥是他們的神,無所不能的神。書內(nèi)有一個情節(jié)讓我難忘,主角溫斯頓所在的大洋邦在進行仇恨周,游行、演說、呼喊、歌唱、搖旗、招貼、電影等等。六天下來,民眾對歐亞國的憎恨已經(jīng)達(dá)到不共戴天的程度。可是不早不晚,消息傳來,大洋邦的交戰(zhàn)國不是歐亞國,而是東亞國。歐亞國是盟邦。這種事黨是不會承認(rèn)的。大洋邦正與東亞國交戰(zhàn),一直是與東亞國交戰(zhàn)。于是,所有有關(guān)的政治文件,大部分也因此作廢。所有的報告、記錄、報紙、書本、手冊、電影、錄像帶和照片,全部都被訂正。沒有任何的歷史證明大洋邦與歐亞國曾經(jīng)交戰(zhàn),大洋邦一直都是與東亞國交戰(zhàn)。
溫斯頓有獨立思考的精神,對所處的社會產(chǎn)生懷疑。溫斯頓在小說第一部分懷疑到第二部分奮發(fā),再到第三部分被徹底毀滅,深刻的體現(xiàn)出個人力量的渺小與無助。也讓人反思,即當(dāng)社會真的發(fā)展到大洋邦那個樣子是做什么都晚了。
這本書實在是給了我太多的感觸。
也讓我真的體會到了一本好書的魅力所在。
多讀好書,充實自己的心靈,最后送給同學(xué)們一句話:“同沐四季風(fēng),共享讀書樂!”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舒適思想進步的見證;書伴隨著人類走過了漫長歷程。
數(shù)同樣可以改變?nèi)说囊簧淖円粋人的思想。書也同樣可以提高人們的文學(xué)素養(yǎng),使之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
從古至今,懸梁刺股的蘇秦,鑿壁借光的匡衡,以及現(xiàn)在的很多文學(xué)巨匠少年是無不對書如癡如醉。然而,書的海洋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只是一葉小帆在那無盡的大海中飄蕩,我們所學(xué)的知識才只是大海中的一卷波濤,一片浪花。我們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努力吮吸知識的乳汁。一個人不可能一生學(xué)完所有的知識,但要先超越群雄,必須用知識的力量。所以,當(dāng)我們在抱怨讀書的艱辛?xí)r,是不是應(yīng)該好好反思一下,不要在浪費青春,浪費生命。
但是,并不是所有書都是對人有益的,那些有害的書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學(xué)習(xí),而且還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所以,我們不僅要讀書,還要讀好書,列入中國的四大名著,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簡愛》,《魯賓遜漂流記》。
在生活中,我們不要一昧的去追新物質(zhì)上的享受,把游戲,看電視的娛樂時間用來讀書,雖然剛開始讀書有點枯燥,但你會漸漸發(fā)現(xiàn)書中的樂趣是無窮的,雖然物質(zhì)上的享受給人愉悅,但我們都不希望自己變得無知,變得膚淺。知識的灌溉是十分必要的,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會變得越來越有禮貌,越來越有涵養(yǎng),談吐之間都能流露出一股書香之氣,變得博學(xué),變得高雅。這些都是讀書的功勞。
讀書貴在堅持,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多讀書,還要堅持讀書。如果一本好書讀到一半就半途而廢,那你只是走馬觀花,囫圇吞棗,最終還是不能領(lǐng)會書中的要旨。即使你覺得書中的內(nèi)容十分枯燥,但你也要耐著性子讀下去。“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這樣總是對你有好處的。
讀書時要用心,“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靜下心來,認(rèn)真體會書中要旨。每次讀書,都會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好書不用百回讀”讀書在于多,更在于精,一本會讓你流連忘返,回味無窮的書,那必是一本杰作,這本書你就要認(rèn)真揣摩,讀上好幾遍也值得。
多讀書,認(rèn)真讀書,用心讀書,在生活中處處讀書,你的知識、文學(xué)素養(yǎng)才會想拿青翠的竹筍,在日日攀升。
在成長的歷程中,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抓住有限的時間去讀無盡的好書,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哲人在交談,它能讓我們明白做人的道理;有人說,一本好書就是一盞明燈,它能為我們照亮人生的道路;有人說,一本好書就像迷途中的一塊路標(biāo),為我們指引正確的方向……而我說,一本好書是一瓶空氣清新劑,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一次美好的體驗。
我愛詩,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迷上了世界名著,其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意大利作家米契斯的經(jīng)典之作——《愛的教育》這本書通過一個小學(xué)生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生活中的點滴,刻畫了不同的人物形象與性格,并在他們之間展開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使人感到人類多么需要關(guān)愛。就像中國古代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所提倡的“仁者愛人,義者循理”那樣,每一個真正的君子,每一個真正的仁愛之人,都首先要具備一顆美好的愛心,先愛別人,再愛自己,我為人人,人人才會為我。著名演員潘長江有一句臺詞說得好:“濃縮的都是精華。”《愛的教育》這本書雖然不厚,但里面蘊含著的愛卻無比深厚。它讓我明白了一個永恒不變的道理:愛是人間最美好的情感。如果沒有了愛,太陽也將變得黯淡無光。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人類的營養(yǎng)品。”像我這樣愛書如命的少年,它的功勞更是不言而喻。四五年級時,我的作文就常常被老師當(dāng)做范文在全班朗讀,語文成績也因此提高。于是我更加喜愛看書了,每次的考試作文對我來說都是牛刀小試,名人典故信手拈來,好詞佳句如潮水般涌來,不到一節(jié)課的功夫就把作文寫完了,還常常得到老師的表揚。
如果書是快樂的海洋,我愿做一只小船,游向那未知的遠(yuǎn)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