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書的故事作文
從小,爸爸媽媽就給我訂閱各種期刊,小熊維尼、幼兒畫報等等。從此,這些畫報就把知識的種子埋在了我的心里。每當到街上玩時,看到路邊的店牌或廣告,不管認識不認識,我就都試著念出來,媽媽也不厭其煩地一個字一個字地教會我。
后來,我長大了,上了小學,就開始讀一些大孩子該讀的書了,《十萬個為什么》、《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等等,這些書,又讓我了解了古代歷史、現代科技,常常讓我看得廢寢忘食。我為書中主人公的命運牽腸掛肚,又為他們的成功而喜悅。只要有一本書,無論外面的環境多么喧囂,我都能沉浸在知識的快樂中。
我最喜歡的書還是《我們愛科學》這本期刊,雖然我現在才上五年級,但這本期刊已經伴我六年了,這本書既幽默,又蘊含著無數科學知識,大大開闊了我的眼界。
這次參觀世博會,《我們愛科學》就給我們當了一次“導游”。比如英國館吧,別人可能只看到了每根“玻璃棍”和里面的種子,實際是6萬根蘊含植物種子的透明亞克力桿組成的巨型“種子殿堂”——這些觸須狀的“種子”頂端都帶有一個細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組合成多種圖案和顏色。所有的觸須將會隨風輕微搖動,使展館表面形成各種可變幻的光澤和色彩。“種子圣殿”周圍的灰色地面好像只是草坪,其實它就像一張打開的包裝紙,將包裹在其中的“種子圣殿”送給中國,作為一份象征兩國友誼的禮物。
我認為:沒有書籍,人類就不會進步。就像冰心奶奶說的那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边@個社會才會發展。
從小我就愛聽媽媽給我講書上的故事,長大了我也很愛看書,喜歡書中的故事,當然我和書之間也發生了許多故事。
那天下午下課之后,媽媽帶我去《北方圖書城》看書。我看到了一本名叫〈笑貓日記〉的書,一看書名,我就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就讓媽媽買回了一本,一到家我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我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了,仿佛自己置身于童話世界中,在這個世界里,我和馬小跳的小伙伴一起喜,一起怒,一起開心,一起難過,我覺得自己就是他們中的一員,我覺得我的世界就是如此的多彩。不知不覺間,到了晚上9點半了,到了睡覺的時間了。媽媽讓我快睡覺,我答應了媽媽?墒俏疫沒看完整本書,心癢癢的,于是就悄悄起來,找到了手電筒,藏在了被子下面偷偷地看起書來?粗粗,我的腳卻麻了,我使勁一蹬腳,手電筒“咣”地一聲掉到了地上,媽媽聽到了聲音,匆忙跑了過來,發現了偷偷看書的我,就對我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看愛書是好事,可是太晚了,明天還得上學啊,這樣不僅會影響睡眠,對眼睛也不好呀!”。我知道自己錯了,不好意思地對媽媽笑了。我想應該合理安排時間才是正確的,就答應媽媽以后會注意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漸漸地長大了,我對書的興趣更濃了,我能看各種類型的書,我也學會了思考與提問,書已經成為了我密不可分的好朋友,我和書的故事也將繼續下去。
書像一艘大船,帶領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遨游;書是通向人生道路的階梯;書是一盞路燈,照亮我們走向成功的道路;書是一個時光穿梭機,帶你穿越各種世界,認識形形色色的人。我也十分喜歡書,就和你們說說我和書的故事吧!
記得小時候,我們這里有“抓周”的習俗。在我滿月時,奶奶在我周圍擺了幾樣東西:有汽車、變形金剛、金元寶、警察帽……還有一本《三字經》。我東瞅瞅、西望望,好像每個都喜歡,但最后,我拿的是《三字經后》。奶奶笑得合不攏嘴,摸著我的頭,反復說:“我的大乖孫啊,長大一定是讀書的好料!
我也真像奶奶說的這樣。從我開始會說話時,我就開始和媽媽讀《三字經》。雖然我還不認是幾個大字,但是我還是每天都喜歡翻幾遍,好像里面有什么稀奇的寶貝一樣。
長大后我的書癮更大了。媽媽常常對我說:“別天天讀,到外面去玩玩?纯赐饷娴男∨笥烟焯旎畋膩y跳的,看看你天天在家呆著!彪m然媽媽這樣說,但是我還是堅持每天看書。
現在我已經六年級了。家里的書架上擺滿了書,有作文書、漫畫書、教科書……班里的圖書更多種類繁多。如果班里進了新書我都第一個拿來看。當我正看得熱火時,同學找我去玩。我就用各種各樣的借口把他們支開,比如:我肚子疼、我還有作業沒寫完、我還沒值日呢……然后我在如癡如醉得看書。每當我看完一本書,就把書的內容分享給大家。同學們稱我為“書仙”,我真為這個稱號感到自豪!
以后,我還要堅持這個看書的好習慣。加油!這就是我和書的故事,希望大家都養成一個看書的好習慣。
每一個人都一定和某一本書有著故事,或許是奇幻的想象;或許是真摯的友情……我和書的故事,也許不那么神奇,不那么特別。但總歸是有牽連的,不很深厚又不至于淺薄。唉呀,我與書的故事也不是那么一會兒就說得清講的完的。
我的第一本名副其實的書,和許多人的也許一樣——《安徒生童話》。那是我一直珍藏到現在的書,那里面的故事我小時候可喜歡讀了,總是不厭其煩地讀了一遍又一遍。還記得那時候,我有一個自認為十分“偉大”的夢想:能夠成為書中的我與書的故事小公主,能成天的玩耍,被所有人寵著;叵肽菚r的我,真是傻的可愛!
后來,我漸漸長大,漸漸地讀了一些有點深度的文章和書,有冰心的《寄小讀者》和《荷塘月色》有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還有培根的《論讀書》……然而,書是讀了,卻提不起我的興趣。我并不喜歡那文縐縐的東西!卻不如小時候那樣親密了。
或許那并不是我的錯。
再后來,我開始積累并背誦古文了。什么《三字經》《弟子規》,我已經早背完了,我開始讀《誡子書》的“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雜說》的“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愛蓮說》的“無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以及《陋室銘》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從那以后,原本不喜歡文章這類東西的我,愛上了古文的韻味,和古人的搖頭晃腦。
我是真心的愛上了語文。
我不想說明我是有多愛語文,和書和文章的故事又是有多深厚。我想這個不一定能使所有人信服。但至少,我和書是有故事和情感的。
那也至少可以證明,我和書,總歸是有牽連的了。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一個多么平凡的字眼!但是,它卻在我心目中占著特高的地位。書籍,是知識的寶庫,在我的記憶里,總有書的故事在我的腦海里飄蕩,每當捧起一本本包著書皮的書時,心里又不禁想起了往事……
小時候的我是個愛看書的女孩,媽媽一有空我就纏著她給我講故事。書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當看著一本本書“退休”時,我會感到無比的悲痛,我把書小心翼翼地藏進書柜里,我不忍心讓它們孤單,每個月都拿出來讀幾遍。
我與書還有許多有趣的事呢!有一次,媽媽為我買了一本書,我非常喜歡它,每天都帶著它。我坐在公園的一個池塘邊,雙手捧著那本書看著,可我一不小心,那本珍愛的書就在我不經意的時候,“偷偷溜走了”,“啪”的一聲掉在那池塘里。一瞬間,我就像一只失魂了的動物,用手去撈,想去搶救那本落了水的課本,書是撈到了,可是我的衣服濕透了,回家后被媽媽罵了。我哭了,但是,那并不是因為那一頓罵,而是對那本書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憂愁。書都浸爛了,翻開書面,眼見的是那渾濁的一片……我又哭了。
書,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是我最要好的無聲老師,它幫助我解決生活與學習上的難題,也給我知識,給我力量,知識就像海洋,無邊無際的。在我生命中,書就像一條船,載我遠航,帶我去尋找知識的彼岸。書,還讓我到廣闊的科學領域去開墾,發現有關人類的奧秘。我和書的故事永遠不會畫上句號,只會隨著我的成長而變得越來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