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獨立為話題的作文(8篇)
【篇一:成長,需要獨立】
有一則小品:一個小學生在學校吃午飯,當他興高采烈地打開媽媽精心準備的飯盒時,卻“哇”地一聲哭了。其緣由是竟是幫他剝了十多年雞蛋的媽媽這一次忘了給他剝。他想請同學幫他剝,可他的同學竟也不會……
無獨有偶,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個現實版的,在中國科技大學小年班,有一位學生,成績優異,但因為無法獨立生活,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先留級后輟學,可惜了這一個人才。
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幕。如果說小品有一點夸張的話,那么現實生活中像科技大的那位學生的人不是大有人在嗎?許多大學生上大學時都是父母幫忙鋪床掛帳,有的甚至還陪讀,這是幸福還是悲哀?
說實話,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不會洗衣服,不會整理床鋪,不會做飯,也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可是,自從我過十歲后,我的媽媽便鄭重地對我說:“你已長大了,要學會獨立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在媽媽的細心指導下,我學會了許多東西。
我學會了洗自己的鞋子、襪子,穿著自己親手洗的鞋襪,心里美滋滋的,也懂得格外地愛惜,生怕弄臟了。媽媽也替我高興,說:“兒子呀,你的那雙手曾經像假手一樣不管事,現在變得變得靈巧多了,不錯,媽媽替你高興喲。”
我學會了做飯。那天,我還露了一手,爹媽都去上班,我做完作業后,沒事了,就想:爹媽上班也很辛苦,今天,要讓他們輕松一回。我就找菜籃子,看冰箱,做了三樣菜,小白菜,綠豆芽,蕃茄炒雞蛋。當他們回來,看到我的杰作,媽媽流下了幸福的淚水,爸爸也連連夸獎。
我學會了整理房間。我房間的書桌、床鋪都讓整理得井井有條。每當媽媽的好友來我家拜訪,看到我的房間時,都不禁大聲驚嘆:好整潔啊。每當此時,媽媽總會微笑地看著我。我知道,這是媽媽對我的贊賞。
學會獨立,遇到困難時不會絕望,相信自己可以處理好;學會獨立,遇到挑戰時不會退縮,相信自己能在挑戰中獲勝。獨立,是一個人走向社會,立足社會的關鍵。
【篇二:我懂得了獨立】
小時候,爸爸媽媽總對我說:“長大了要學會獨立!”獨立,這兩個字常常縈繞在我的耳畔,可是,“獨立”到底是什么呢?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懂得。
今天,媽媽囑咐了我一件事:要我自己去圖書館,還有去交電話費。因為今天媽媽有事,所以不能陪我去了。我想;自己去就自己去,反正去圖書館的路,我蒙著眼睛也能找到。吃完中飯后,我提著一袋子書,坐上了406公交車,一路上在車上顛顛簸簸的,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圖書館。走到圖書館門口,上面寫著“湖南省圖書館”幾個大字,雖然來了許多回,可今天是一個人來,感覺與平時大不一樣,走進圖書館,開始看書了,不一會兒,我找著了四本書,這時,我心想:看了這么久的書,口渴了,去買杯奶茶吧!
我想著便走出了圖書館,買了一杯奶茶,一邊喝一邊走,路上看見了許多獨自來圖書館的學生,一會兒,我便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車,坐在車上,自言自語道:“今天過得真開心,雖然都是很平凡的事。”突然,我瞪大了眼睛:“哦!我今天還得去交電話費,差點兒忘了。過了良久,終于到家了,過了馬路,我像離弦的箭一樣,立馬沖向了“中國移動”“請問你是要交話費嗎?”還沒等我問,服務員馬上問我。“是的,交50元。”我客氣地說。我又不禁在心里贊嘆:這里營業廳的服務員得態度真好!
今天真快樂,因為我今天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獨立”,我也體驗過“獨立”的滋味了!我決定下次也自己去圖書館,甚至一個人去我能去的地方,因為媽媽常告訴我:長大了一定要學會獨立、要堅強,不要做“溫室的花朵”我一定把媽媽的話銘記于心。
【篇三:我渴望獨立自主作文】
在我幼年的時候,看著哥哥姐姐們背著書包去上學,似乎是件很快樂的事,于是就盼望快快成長。
日歷翻了一頁又一頁,掛歷換了一幅又一幅,小時候的愿望已成為現實,但是,長大后的我煩惱一天比一天多,我越來越想從父母的庇護傘下掙脫出來。于是,我開始渴望獨立自主。
在我成長中的每一天,似乎都是父母給安排打理的。我經常這么想。每天早晨醒來,媽媽幫我擠好牙膏,盛好水,拿好毛巾,然后我只需穿衣洗漱吃早餐,接著就由老爸專車送去學校。在家,我的任務就只是學習,至于煮飯洗衣等雜務,都是父母干。就像一個編好程序的機器人,只做命令做的事,沒有自己的思想主張。就這么成長:穿什么樣的衣服,要聽媽媽的;吃什么樣的食物,要聽媽媽的;出去玩,也要聽媽媽的……總之,幾乎所有事都要服從于媽媽的安排,不能獨立自主地去干任何事。漸漸地,我沒有了自理能力,沒有了個人主見,遇到丁點兒事情只會依賴于爸爸媽媽。伙伴們之中,自理能力最差勁兒的就是我,別人已經會做飯給父母,我卻還要等媽媽煮飯給我吃。
這么鮮明的對比,讓我產生了很強的獨立心理,我好想掙斷父母親的束縛,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孩。現在,我已經讀初二了,很多事都會自己干,很多事都會自己想,不再是父母眼中百依百順的小孩。這應該是好事的!可是,在父母眼中,我的獨立行為被視為叛逆。初中住校生,每學期開學都必須搬行李回學校,收拾行李本是自己該做的,但媽媽總放不下,硬要幫我收拾,滿滿一箱東西,全是額外之物。我為此總要和媽媽大吵一架。還有,作為初中生,應該自己教學費,可媽媽又放不下,跟著我來,真是陷我于尷尬之境地!
我親愛的爸爸媽媽,收起你們的庇護傘,我渴望獨立自主!
【篇四:我生活在獨立中】
我從小就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小時候,在奶奶家,奶奶對我關心備至。上小學四年級了,與媽媽住在一起。住了一年就與外婆住了。那幾年一直到現在,領略了什么叫獨立,什么叫自己的事自己做,什么叫自強。
說獨立,可以說還說不上,畢竟還是生長在媽媽的羽翼之下。但是,太多的事壓在我身上,就好象我一個人生活著一樣。
有時候,會很開心,因為沒人能幫我;有時候,會很驕傲,因為我比別人懂得更多生活常識;有時候,會很討厭,因為外婆不理解我,與我不合;也有時候,會很喜歡,因為我在獨立中得了點自由。
自己的事,畢竟是自己做,從不勞駕外婆大人,也請不起,甚至我還要照顧好外婆大人,呵護她,關心她,有點厭煩。
雙休日一來,忙得不可開交。買菜、燒菜不可避免。另外,打掃房間,付各種用費等等。媽媽一令下,心里再不想去也要去。因為必須去,父母之命不可違嘛!硬著頭皮,邁著沉重的步子,用著寶貴的時間,說著客氣話……完事回來還要向母親大人匯報,做得不好挨批,好嘛,聽表揚。
很喜歡一個人的生活。雖說,我現在很自由,家人管不了。可誰知道,比嚴還嚴。我給人表面的自由,怎么會讓他人看到封閉的內心呢?
我認為我生活在獨立中,因為我不渴望父母的愛,使我懂得自己怎么愛護自己,怎么保護自己,怎么獨立!
與同學在一起,很快樂,我出與同齡在一起的感覺。因為我覺得很純潔很開心。或許是我太獨立,以至這小小的熱鬧使我開心。
一個人的生活在獨立中,我覺得應該很快樂。雖然很累也很苦,但是至少有自由空間。對我來說,我向往自由,哪怕是給我一點點的自由,我也很開心,很滿足。
在獨立生活中,我領悟到什么叫寂寞,那就是熱鬧的開端!在獨立生活中,我領悟到什么叫難過,那就是幸福的開始!在獨立生活中,我領悟到什么叫辛苦每那就是享受的開啟之門!
【篇五:我渴望獨立】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上的人有了呵護自己的孩子的觀念。以前的家長將孩子當成奴隸般培養獨立的觀念,隨著歲月的摩擦,漸漸地消逝了。現在普遍存在的是把孩子當成“掌上明珠”,這讓孩子們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讓他們被獨立遠遠地拋棄了。也許,家長們會認為這樣是在對孩子們好,這就是所謂的愛孩子。可是,他們錯了,他們根本不懂孩子們的心……
永無止境的嘮叨再一次在耳邊想起:“寶貝女兒,來吃早餐了,快點啊,爸爸在等你呢,他還要送你去上學呢!哎呀,你怎么還不出來啊?快要遲到了!”這無聊加啰嗦的嘮叨早已成為每天早上我們家的一道風景線了!今天早上,這句話從媽媽口中已飛出過幾十次了。不就是第一次偷偷試著真理書包嘛,肯定要多花一點時間的啦,用不著每個幾秒鐘就喊一次吧?你就不可以當我在睡覺嗎?
這是,見我還未出來的啰嗦老媽疾步走進我的臥室,用很關切的語氣說:“孩子,你怎么還在整理書包呢?你怎么不早說你的書包還未整理好呢?來,媽媽幫你整理!”說罷,便從我手里躲過所有的課本,把書包推到自己的身前,一絲不茍地整理起來,嘴里還不時地吐出幾句話:“以后要是要干什么,就來叫媽媽,懂嗎?”我最受不了這句話了,媽媽,為什么你總把當殘疾人來照顧呢?整天依賴你,我很不樂意!因為你讓我感覺自己毫無所用,就像一個傀儡,總是靠別人來操縱……我努力得反駁著:“媽媽,難道你就不可以讓我自己動手做一些東西嗎?”媽媽卻很和顏悅色地說:“女兒,你專心讀好書就行了!這些,等你長大了,你就會了!行了,你去吃早餐吧!”我的心靈的鏡子像是被什么一瞬間打碎。我從媽媽手中奪過那個還殘留著媽媽手上的余溫的書包,穿上我的運動鞋,猛地沖出了我那太天堂的家,留下爸爸。媽媽不解的目光……
也許是我太任性,不過我有權選擇。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也許是我太懦弱,不過我也有權堅強。獨立!媽媽,你想得好單純:獨立,怎么會是現在不會,以后就會的呢?變得獨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養成的!媽媽,我知道你關心我,愛護我,可是太愛會變成溺愛的,我不希望我像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木偶,成天倚在你的懷抱里,享受著你給的溫暖,等到自己變得一無所有的時候,留下我一個人體會寒冷……
我們需要培養獨立,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溫室。搖籃里,終將要離開這些依靠,去外面的世界里,建造屬于自己的溫暖木屋。一個缺少獨立的人,就像只擁有一個僵硬的軀殼,卻沒有一個完整的靈魂。所以,我們需要獨立。同學們,如果你還是一個享受盡溫暖,不曾經歷過風雨的人,那么,請你試著離開這些溫暖,去試著經歷外面世界的風風雨雨吧,相信你擁有的會更多!
我渴望獨立!
【篇六:獨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題記
沒有了云,天空會不會寂寞,沒有了天空,云該到哪里去漂泊?是否若云和天空不曾相識,他們就不會彼此深深依賴?
但,似乎云和天空的相識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
我的出世給家庭帶來了歡樂和希望。父母教會我在這個世界上怎樣學會獨立生存,也是他們讓我望盡了世間的善惡是非,爾虞我詐。父母說,希望我能用正直的獨特的方式,在這個世界上簡簡單單地生活著,一直下去。
我慶幸,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自由地生存;我歡喜,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學會了獨立。
我輕輕地推開心靈之窗,望見外面的世界有鳥語花香,還有我所向往的地方。我知道,人類生存的世界,是個美麗和探索的世界。我很樂意我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雙腳立著地,雙手頂著天。
微風輕浮,潔云飄散,唯留湛藍,獨守人間……
像我們與父母,總會分開。父母含辛茹苦的陪伴我們走過那么多歲月。看成長路上的磕磕絆絆,一直有父母在身邊,才如此安心向前……
像我們與伙伴,總會分散。分開前的我們談笑風聲。不過是想隱藏眼角那不易察覺的淚花!憶共同走過的短暫瞬間,一直有他們的陪伴,舊時的你我,共度曲折,一同享樂……
像一個一夜之間便長大的孩子一般,突然明白,漫漫長路,黑夜茫茫,人遠天涯近,我們只是獨行的過客,與任何人同行――都是短暫的……
突然憶起往事,心驀地有種隱隱作痛的感覺。片刻兒,我忘卻了那種痛,因為我長大了,已學會了獨立生存。我的過去,現在已成為我的歷史故事,至少我還一直懷戀著它,不覺間竟雙雙清淚沾裳。
或許應體驗一次獨立的心靈之旅。在漫漫無期的旅途中,沒有航標,沒有燈塔,獨立便是我們唯一的依靠……
【篇七:獨立自主也是一種本領】
我覺得,獨立自主也是一種本領。
放學了,我走出校門,常常會看到這樣的一道“風景線”:一個個放了學的小同學走向自己的家長,將書包從肩膀上拿下,交給他們。而家長也沒有什么“怨言”,從孩子手中接過書包,拉著孩子的手走回家。這時,我就會想,難道那些小同學就不會自己背書包嗎?答案十分明確,他們自己會背書包。那么,為什么他們還是讓家長來背書包呢?那還不是那些小同學養成了習慣,養成了一顆依賴大人的心,不會獨立自主。我們現在就要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不要依賴大人,因為獨立自主也是一種本領。
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的一個真實故事:復旦大學一個上海籍的本科生居然在從學校回家的途中迷路了,后來是由巡警把他送回了學校。聽他父親說,他從上小學開始就一直是由父母接送的,迷路那天是他生平第一次獨自“出遠門”!這個故事難道還不證明了我們處處依賴父母,養成了軟弱、無能、任性的壞習慣嗎?難道我們就不應該自主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么?
不僅僅是人,有些動物的父母也是十分“寵”它的孩子的。在《古今譚概》一書中有一個寓言故事,翠鳥為避免災禍,開始把窩筑在樹的高處。孵出小鳥以后,它很喜愛,生怕小鳥從高處的窩里掉下來摔死,于是把窩向下移了移。等小翠鳥身上長出了羽毛,非常漂亮,它更是加倍喜愛,越發怕小翠鳥摔下來,又一次向下移動鳥窩,移到離地面很近的樹杈上。這樣,翠鳥放心了,然而當路過樹下的行人發現小翠鳥時,稍一舉手便把小翠鳥掏走了。
德國詩人、劇作家、自然科學家和思想家歌德曾經說過:“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類還是依賴自己。”同學們,父母現在是我們的保護傘,現在天塌了有父母來頂,我們現在可以依賴大人,但是將來呢,以后呢,我們還能依賴父母嗎?答案是否定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話誰都理解,這句話大家都掛在嘴邊,但是,又有多少人是做到的呢?所以,我們現在就不能依賴父母,要學會獨立自主,因為獨立自主也是一種本領!
【篇八: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桃花心木》。
在我的課本中,我最喜歡讀《桃花心木》這篇文章。每次讀到這篇文章,特別是這段話,我都頗受啟發。
《桃花心木》一文講述了年青時的林清玄先生遇到了一個種桃花心木的老人,他每次來給樹澆水的時間都沒有規律,引起了林清玄的好奇,通過聊天,林清玄終于明白了原來這位老人的用心良苦。也懂得了不只是樹,人也一樣的道理,正如開頭中的那段話,一直影響著林清玄先生的一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一帆風順的,有時候布滿了荊棘,有時候伴隨著狂風暴雨,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和困難,堅強的人終究能夠站起來,勇敢地和困難搏斗;懦弱的人只會選擇放棄和退縮。要想戰勝人生中的每一個困難,讓自己漸漸強大起來,就必須要學會在逆境中鍛煉和成長,擁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心。
林清玄先生正是這樣的人,他的一生也充滿了坎坷,可是他從未放棄過自己寫作的夢想,正是因為有了像桃花心木一樣的堅定,他才成長為中國臺灣乃至亞洲最著名的散文家。我還想起了安徒生,想起了這個在破舊閣樓里,窮困潦倒的年輕人,正是因為懷揣著這樣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他先后完成了《丑小鴨》、《美人魚》、《拇指姑娘》等聞名于世的童話,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童話大王。
其實,我也是一個夢想的孩子,可是在優越的物質生活里,我有些懶惰、有些依賴,不大愿意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一些困難,也經不住一些考驗。記得剛學長號時,每天都要進行長時間的枯燥練習,吹得嘴都發麻,我實在是受不了了,最后選擇了放棄。今天,當我看到這段話時,我的臉不由自主地紅了,我為自己的不堅定、不努力而感到慚愧,我想,我一定會珍惜每一次挫折和困難,鍛煉自己的意志,不斷地改變自己,努力成為一個堅定的、獨立的男孩。
人生的路還很長很長,我們要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還會有很多很多。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會閃淚光……讓我們擁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架起人生最美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