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珍惜擁有的議論文三篇
【篇一】
天上沒有一絲烏云,整個的純白色,我最喜歡這種境遇。是的,寧靜而安逸。面對此種大自然的恩賜,我沒有順從地坐在綠茵茵的草地上,平靜的注視著周圍的一切。
一個小男孩在媽媽的陪同下,也來到這里,他把風(fēng)箏放的老高老高,風(fēng)箏悠然的飄在空中,顯得那樣茫然。看著世間萬物盡收眼底,它真有點飄飄然了,瞧!我多高!它一定很得意。
此時,它聽到一陣嘰嘰喳喳的聲音,它抬起頭,一群鳥從它頭上飛過,正在討論如何筑巢的問題。
風(fēng)箏有些驚恐,誰在我的上方?難道還有人能飛的比我高?不,我不服,我一定不能讓別人睬在下面,我一定要擺脫那條可惡的繩子,它是我的束縛。因為它,我不能高飛;因為它,我比別人低;因為它,我注定要失敗……想著,想著,風(fēng)箏化氣憤為力量,奮力的掙扎著,終于掙脫了那根線。風(fēng)箏興奮極了,它自由的飄向遠方,但很快的墜落下來,重重的摔在地上……
面對眼前的一切,我無能為力,也有點措手不及。風(fēng)箏看不到自己所擁有的幸福與安逸,總羨慕鳥兒們,認(rèn)為自己沒有它們高,沒有它們自由,一味想掙脫,想得到更高的快樂,但最終卻失去自我。
生活也亦如此。
曾經(jīng)的自己想成為一名演員,因為有漂亮的外表和表演的天賦;想成為一名畫家,因為能像梵高一樣和有超人的意志;想成為哲學(xué)家,像柏拉圖一樣有超人的智慧;想成為作家,像韓寒一樣成為文壇奇才。但種種幻想都是遙遠的,因為那些不屬于自己。雖然如今的自己像水一樣平凡,但我可以躺在屬于自己的角落,仰頭望太陽,數(shù)星星,看月亮……
雖然世間再多的精彩留給我們的只是平凡,但我可以喜愛泡開的菊花茶的清香;可以撫摸附在藍色窗欞上的雨珠;可以感受長發(fā)的飛舞張揚;可以親吻春雨細(xì)如絲的甘甜;可以享受實實在在的生活。
自然是無私的,我們都擁有陽光,擁有空氣,擁有雨露與花香。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自我。何不尋求實實在在的夢想,并為之奮斗不息呢?或許那才真正屬于你。
【篇二】
無論是誰,活在世上,便擁有著各種東西,如親情、愛情、友情、金錢、家庭……即使你孑然一身,無依無靠而又身無分文,你依然擁有時間,擁有生命。
人人都應(yīng)該珍惜他們所擁有的,熱愛他們所擁有的。
擁有是一種幸福。茫茫人海中,有人患得患失,有人斤斤計較,其實無論怎樣,得了什么,失了什么,都該坦然接受。失去何嘗不是另一種擁有?中國臺灣漫畫家蔡志忠先生有一句話:“如果拿橘子來比喻人生,一種橘子大而酸,一種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會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會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了酸橘子會感謝它是大的。”
幸福的大小,并不取決于擁有的多少與好壞,而在于你是否珍惜了你所擁有的。
史鐵生說:“感謝疼痛,是它讓我感覺到了我還活著。”即使是痛楚,也值得史鐵生如此的珍惜,可見,不論我們擁有什么,都應(yīng)該去珍惜。
我曾讀過一篇文章,叫做《冬天,有個男孩想吃西瓜》,講述了一個男孩在冬天向媽媽提出了吃西瓜的無理要求,但在夏天里卻只吃了一點就不想吃了。而當(dāng)他長大成人的時候,他仍是這樣。讀書時,他想踏上社會,但工作以后,卻又懷念起在學(xué)校的時光。他原有許多朋友,他卻認(rèn)定這些人全都虛情假意,直到大家都離開他了,他才開始懊悔。
他就這樣一次次的擁有,又這么一次次的失去。
直到有一天,他年老體衰,感到自己快不行了,躺在床上的時候仍咀自己的不幸,長嘆世事的不公。
這時,死神出現(xiàn)在他面前。
“你還沒有明白過來嗎?”
“這一切都是因為你不懂得珍惜。你敢說你沒有得到別人的愛嗎?你敢說你沒有得到過快樂的生活嗎?但你卻讓它們輕而易舉地從你身邊溜走。
老人想起了他曾在冬天要吃西瓜,他在這個愚蠢的念頭中浪費了一生,卻始終不曾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老人醒悟了,他開始羞愧起來,但死神已將他的生命奪走了。
這個故事值得我們每個人反思,我們有時也難免會像這個主人公一樣,舍棄擁有的,追求沒有的,懊悔失去的。如果不想活得這么悲慘,能做的就是珍惜擁有。
珍惜擁有并不等于“保護”擁有。就像你有一雙跑鞋,你十分地喜歡它,為了使它永遠那樣的干凈,你選擇不穿它,這樣就不是珍惜它,而恰恰是浪費了它,它并沒有發(fā)揮出它的價值時,就已經(jīng)失去了它的價值了。那么這與你從來沒擁有過它有什么區(qū)別?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勸我們珍惜擁有的時光。《黃生借書說》告訴我們,要珍惜擁有的學(xué)習(xí)的動力。“行樂須及春”勸我們珍惜所擁有的享樂的機會……
海倫·凱勒失去了看與聽的能力,但這卻使她更加珍惜她所擁有的堅強的斗志。有些人身體健全,卻虛度光陰,醉生夢死,不懂得珍惜。難道真的要等到失去時才想要去珍惜嗎?
【篇三】
語言犀利,諷刺尖露,詼諧幽默,妙語連篇。這是我從網(wǎng)上得到的其他人對《圍城》的評價。而我,只是其中的一句話感興趣: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這句話說明了一個道理:珍惜擁有。
珍惜擁有,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那些過度的追求,盲目的人,根本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他們不明白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多么好。而一味兒地去追求,卻失去了現(xiàn)在所擁有的,讓人惋惜。書中:城外的人想沖進去。這些人的眼光短淺,不懂的長遠利益,只會盲目從眾不懂得三思而后行,這就致使他們在城里后想逃出來。
得不到的,未必是壞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追求。失敗的時候,總是在那怨天尤人,不懂得反思自己,不懂得換位思考,致使自己一個沉淪在里面,不能自拔。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得不到的,未必是壞事。就如書中城里城外的人。假如他們沒有那些想法,而是安守本份,那么,他們就不會,怨恨自己,埋怨上天。
羨慕別人,不如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我生活中的壞境里,有許多人都一直羨慕著其他人,一味兒地想和其他人一樣。你有的,我也有。而他們卻不知道,有些東西是,人家有的,你永遠都不會有。因為人家知道“珍惜擁有”。羨慕別人有錢,不如珍惜自己擁有的,快樂不一定要有錢,錢可以買來快樂,卻買不到真心的快樂。羨慕別人可以住漂亮的房子,不如珍惜自己的小房子。雖然簡陋和小,卻有無限的溫馨和快樂,沒有孤獨,沒有悲哀。羨慕別人可以穿漂亮衣服,不知珍惜擁有的。雖然穿的并非衣服。但,同樣,也能帶來溫暖,帶來漂亮。羨慕別人,不如珍惜擁有。
《圍城》的妙語,發(fā)人深省,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懂得許多道理。語言犀利,直指重點,讓人茅塞頓開,不要沉迷。而那句“城外的人都想沖進去,城里的人都想逃出來。”更是這書的一大亮點。讓人懂得珍惜現(xiàn)在。